快适应岗位需要,大胆开展工作,希望轮岗的同志在新的工作岗位上不断学习、不断实践,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概括起来讲,就是要着力提升以下五种能力。
一要提高政治鉴别能力,明辨是非。腐败与反腐败是一场你死我活、没有硝烟的斗争,作为处于反腐第一线的纪检监察干部,没有足够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就会无功而返、功亏一篑。我们讲政治鉴别能力,通俗地说就是要做到“四个知”,即知大小、知轻重、知得失、知长短。知大小,定位才准确。我们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有的人对中央的精神吃不透,有的人对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把不准,还有的人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样我行我素惯了,就会造成服从意识淡薄,政令难以畅通,工作不能一声号子喊到底,也容易找不准自己的位置,长此以往,只能是工作偏向,目标偏轨,对事业有百害而无一益。因此,我们一定要坚持下级服从上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进而不折不扣地完成好上级布置的各项任务,确保上级意图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知轻重,重点才突出。要学会弹钢琴,知道孰轻孰重,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全区,区委区政府布置的中心工作就是重点,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这个重点来进行、来推动。在单位,纪委常委会的决定、委局机关办公会议定的事项和委局领导布置的工作就是重点,别的工作要主动让路。我们每一位同志都要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工作重点了然于胸,这样就不会本末倒置,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知得失,目标才明确。古人说: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的纪检监察工作特殊,我们在教育别人的时候自己要首先受教育,在警示他人的时候自己要首先受警示,不但要以人为鉴,也要以案为鉴,要学会算大账,不要失小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讲,有的人个人主义严重,干一
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着“再上一个新台阶”。我们要摆正心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对得起所拿的俸禄,想一想自己的潜能是不是得到充分的发挥,想一想自己的贡献是不是与所担当的职务相匹配。经常想一想、比一比,心态就会好起来,状态就会优起来。知长短,学习才主动。就是要明白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在哪儿,找准立足点。我们现在既要横向与各室比,又要纵向与过去比,更要放到全市系统内与兄弟地区比,明确标兵与追兵。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才能确立更高的目标追求,激发勤奋学习的热情,鼓起奋起直追的勇气,坚定进入“全市第一方阵”的信心。否则,我们就会被淘汰。
二要提高工作创新能力,争先进位。我们的工作在全区有没有威信,在全市有没有位置,在全省有没有影响,在全国有没有痕迹,这些问题都直接与我们的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和创新的力度息息相关。一方面,要有创新理念。理念决定方向。我经常说,创新就是需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争论、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气魄和胆识。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同志习惯于按部就班,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随大流、图应付、交差事,领导交办什么事就做什么事,什么事都等领导发话了才着手才谋划,没有主动思考创新、超前谋划创新的意识,甚至于有的同志即使在领导交办后还是拖着不办,强调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没有从主观能动性上查症结、找原因。还有的同志认为自己以前的工作还做得不错,潜移默化之中就有一种成就感、优越感,陶醉于以往的成绩,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打瞌睡。孤芳自赏、坐井观天、龟兔赛跑将会使标兵离我们越来越远,追兵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超越我们。因此,没有创新的理念不只是坐失良机、贻误战机,还会迷失方向、积重难返,昔日的追兵也会成为我们学习的标兵。要有创新的理念就必须有“敢”字当头的开拓精神,克服“等”、“靠”的思想,摒
弃怕负责、怕出错、怕冒险的观念,敢闯敢试、敢想敢当,只有在创新的理念上先人一步,才能打开创新局面。另一方面,要有创新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创新的思路说到底就是解放思想的问题,解放思想要真解放,要学会把纷繁复杂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理性分析,从中摸索出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敢于跳出原有的条条框框和思维定势,认真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反腐倡廉规律,自觉把反腐倡廉工作放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来谋划,用改革的精神探索纪检监察工作新路子,争取在创新的思路上高人一招。要从重个案、重眼前、重局部转到重机制、重长远、重整体上来,从注重就事论事、个案查处转到注重事前预防、源头治理、制度防范上来,不断增强反腐倡廉的主动性和前瞻性。要坚持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充分运用技术手段防治腐败,有效减少人为因素干扰,增强制度落实的刚性和工作的规范性。要始终保持创优争先、争先进位的自觉性,以“争创一流”标准用心思考,用心把握,用心去做,力求在创新的成果上胜人一筹。
三是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触类旁通。驾驭全局能力就是要围绕“勤廉海陵”和全区纪检监察工作位列全市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想问题、出主意、作决策,要全局“一盘棋”通盘考虑。一要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分析能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时代,也是一个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时代,我们的工作稍有懈怠,小问题会酿成大问题,小过失会发展成大错误,特别是我们在处理信访问题、民生问题时,要学会分析、总结、提炼,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客观分析内外部环境,把握自身优势劣势,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二要有处变不惊、沉着果断的应变能力。平时就要做一个有心人,关注民情、民意、网情,做好信息的掌控,及时获取突发事件的苗头性资讯,建立可预见性预案;处理突发事件时沉着冷静,注重
从细节上把握尺度,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负责、果断决策;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从复杂的头绪中理顺关系,既要学会从主要的人和事上找突破口,又要学会从“人脉”关系和事件程序上找切入点,在变化中抓机遇、求突破。三要有统筹内外、兼顾上下的协调能力。我们所有的工作都不是孤立的,在内部,我们要加强各室之间的相互协调,做到信息、资源、智力共享,互通有无,共同提高;在外部,加强与各单位、部门的协调,相关工作争取得到广泛的参与和支持;对上级,我们要做好工作的衔接,特别是疑难问题要主动请示、汇报、交流,争取得到关心和指导;对下级,要明确好工作任务和职责,主动沟通工作,解疑释惑,激发热情,出色地完成任务。
四是提高文字写作能力,多出精品。纪检监察机关是一个出思路、出政策、出措施的地方,文字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机关水平,也是纪检监察干部综合素质的体现。一般地说,文字能力强的人,思路清,概括力强,点子也较多,尤其是各室负责人即使不搞文字,但一定要懂文字,要有能力指导下属搞文字,亮出明晰的思路。我们以前做的一些工作,有的甚至是我们的“原创”,但就是因为缺乏品牌意识,缺乏较高的文字综合能力,没有及时总结经验,“醒得早、起得迟”,“墙内开花墙外香”,结果被人家占了先机,抢先“注册”了。一个干部如果对工作想不明白、说不明白、写不明白,干事也就不明不白,因此,我们每位干部都必须把文字写作作为安身立业的基本功,在提高文字写作能力上下功夫。一要善于学习、善于积累。多学、多思、多听、多记,广泛占有材料和信息,努力做到知上情、知下情、知内情、知外情。现在,我们的同志大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个别的甚至连自身的业务知识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出来。当前,我们学习的当务之急就是中纪委的一报两刊和“中国〃海陵”网、“海陵廉政”网,希望大家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时
间来研读。从今年起,我们将在全委开展“一日一学、一月一考、一年一评”的读书读报活动,每人每天至少读书读报一小时,每月进行一次“月考”,题目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监察》、《党风廉政建设》期刊、“中国〃海陵”网、“海陵廉政”网,考试的成绩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依据。希望大家从现在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读、多看、多思、多练。二要善于总结、善于提升。在机关工作的各个阶段和每项重要工作结束之后,都要认真进行总结,既要总结取得的成绩,得出成功的经验;又要认真查找存在的不足,弄清问题的症结;还要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有些工作刚开始做时摸着石头过河,随着实践推进和总结提高,又反过来推动工作做大做强。我们要善于发现亮点,及时进行总结,创造特色,做大做强品牌。三要勇于实践、乐于奉献。做到勤写苦练,反复锤炼,从平时的读书笔记、心得体会写起,从每周工作要点、每月工作交流写起,把每一次写作的过程都当作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认认真真地把标题、结构谋划好,把重点、要点写清楚,通过日积月累,迅速提升,多出精品。
五是提高团结共事能力,同舟共济。团结共事,就是要团结和谐、同舟共济地干事创业,这是纪检干部工作作风、思想素质的表现,也是体现干部的品格和情怀的重要标志。各室之间可以竞争,但分工不分家,分工不分心,所思、所干都要以大局为重、以团结为重。善于共事,团结和谐,对外是竞争力,对内是亲和力;内耗丛生,对外是排斥力,对内是破坏力。通俗地说就是互相补台,好戏连台;互相拆台,一同垮台。一方面,要加强各室负责人之间的团结。一个单位,中层干部是干事成事的主力,一个室,中层干部是谋事主事的主帅,你们作为区纪委的中坚力量,都是各个职能室的灵魂人物,既不能有占山为王、各自为政的想法,也不能有你敲你的锣、我擂我的鼓的念头,更不能有相互诋毁、推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在全县新任纪检监察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