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工程概况
3.1 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主产品:1,3-丙二醇2500t/a。其中,医药级150 t/a,工业级2348 t/a,试剂级2 t/a。
副产品:2,3丁二醇400 t/a,乙酸400 t/a,乳酸400 t/a,干酵母655t/a,菌体655t/a。 3.2 产品标准
本项目生产聚合级1,3-丙二醇,目前国内尚没有此产品的生产,因此该产品还没有国家标准。本项目根据生产PTT的需要,确定1,3-丙二醇的质量标准如下:
外观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无机械杂质及乳光 浓度 ≥99% 色度 ≤15号 氯化物(C1-) ≤0.001% 硫酸盐(SO4+2) ≤0.001% 铁(F) ≤0.005% 灰分
≤0003%
主副产品理化性能详见表3-1-1。
11
表3-1-1 主副产品理化性能
序号 产 品 名 称 理 化 性 能 危险性概述 毒性状况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以浓度5%的食料饲大鼠15周,无明显毒作用。12%可致大鼠发育不良。给予10ml/kg2天,5周内大鼠全部死亡。 致突变性: DNA损伤:大鼠口服2100mg/kg,10周(连续)。 未见中毒报道。 1 侵入途径:吸无色、无臭、具咸味、吸湿性的粘稠入、食入、经液体;相对密度1.05(25℃);相对密皮吸收; 度(空气1)2.6;闪点79℃;熔点-27℃;健康危害:对1,3-沸点210-211℃;饱和蒸气压0.13kPa;眼和皮肤无丙二醇 引燃温度400℃;与水混溶,可混溶于刺激作用。未乙醇、乙醚;用作溶剂,用于有机合见中毒报道。 成。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CH3CHOHCHOHCH3 几乎无色的固体;分子中有二个不对称碳原子;D(-)形式:相对密度0.9869(25℃),折射率1.4315,沸点179~180℃(0.1兆帕,742毫米汞柱),熔点19.7℃;L(+)形式:相对密度0.9872(25℃),折射率1.4306(25℃),沸点179~182℃;DL形式:折射率2,3-1.4310(25℃),沸点172.7℃(0.1丁二醇 兆帕,742毫米汞柱),熔点7.6℃。内消旋体:相对密度0.9939(25℃),折射率1.4324,沸点181.7℃(0.1兆帕,742毫米汞柱),熔点34.4℃;有吸湿性;与水混溶,溶于乙醇和乙醚;用于制备树脂和用作溶剂等。由玉米葡萄糖经加酸水解或由甜菜糖蜜经发酵而制得。 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在生产环境中,本品蒸气对人没有危险,未见其对人有损害的报告;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 3 乙酸 CH3COOH 学名醋酸;无色澄清液体;有刺激气味;密度1.049;熔点16.7℃;沸点118℃;溶于水、乙醇和乙醚;无水的乙酸在16℃以下凝固成冰状,俗称冰醋酸,凝固时体积膨大,以致能使容器破裂;普通的乙酸约含 纯乙酸36%,无色透明液体,密度1.049;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于制乙酸纤维素、乙酸乙烯酯、乙酸酐、氯乙酸、乙酸酯和盐等;适用于生产对苯二甲酸、纺织印染、发酵制氨基酸以及用作杀菌剂等;乙酸的主要工 12
业生产方法有乙醇、乙烯经乙醛的氧化法、烷烃液相氧化法和甲醇羰化法;也可由木焦油(木材干馏产物)中用溶剂萃取分出。 * CH3CHCOOH OH 又称2-羟基丙酸;因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所以有两种光学异构体;(1)左旋乳酸或?-(+)-乳酸,熔点53℃(从乙酸或氯仿中结晶);比旋光度???546.1+2.6℃(2.5克/100毫升水);21.22 溶于水、乙醇,不溶于氯仿;它的许多金属盐是左旋体;(2)右旋乳酸或??????乳酸,熔点52.8℃(从乙醚或异丙醇中结晶);旋光度???546-2.6°(821.5克/100毫升水);溶于水、乙醇、丙酮、4 乳酸 乙酸、甘油、不溶于氯仿;它的许多金属盐是右旋体;等量的左旋体和右旋体混合得 外消旋体或???乳酸,白色结晶;熔点16.8℃;沸点122℃(1.8千帕,14毫米汞柱),82~85℃(66.6~133帕,0.5~1毫米汞柱);溶于水、乙醇,微溶于乙醚,不溶于氯仿和石油醚;乳酸广泛应用于食品、皮革、纺织、医药、塑料等工业;它还是人体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体;由淀粉、马铃薯、糖蜜、牛乳发酵制备或乳糖的氧化制备。 3.3 建厂地点
本项目厂址位于黑龙江肇东市西面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厂区西面和北面均为空旷地。厂区东距肇东市11.5公里,距哈大高速公路约7公里。肇昌路自厂区南面通过,厂区南边距肇昌路中心100米,交通运输十分方便。厂区已三通一平,是建厂的最佳选择。厂区占地面积约109200㎡。
开发区具有非常好的公用工程条件,还可提供优惠的政策,为在此建厂的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硬件与软件环境,是建厂的最佳选择。
13
3.4 工艺技术路线、设备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4.1 工艺技术路线的选择
3.4.1.1 1,3-丙二醇现有的生产方法
国际上制备 1,3-丙二醇(1,3-PDO)的方法分为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两种。
化学合成 1,3-丙二醇有4种方法,目前工业化的有2种:
(1)“EO”法:以环氧乙烷(EO)作原料经氢甲酰化反应得到了3—羟基丙醛(3—HPA),然后加氢得到1,3-丙二醇。其工艺特点技术难度大,装置投资高。目前国内很难开发这一工艺路线。
(2)丙烯醛水合法:丙烯醛水化制3-HPA,再加氢制得1,3-丙二醇,投资相对较低。丙烯醛水合法的缺点是丙烯醛来源困难,有剧毒,国际上没能商品出售,且制得的丙二醇质量差。 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方法分两种:
(1)以工业甘油为原料,经厌氧发酵制取 1,3-丙二醇。
(2)运用基因工程手段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基因和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基因同时移入某一细菌体内,再利用该菌发酵制取1,3-丙二醇。但由于以上两种基因来源关系远,基因重组不易成功,即使重组成功,亦不具遗传稳定性。
综上所述,根据我国多年发酵法生产甘油的研究水平世界领先,清华大学教授刘德华等人的的甘油二步发酵法生产工艺世界首创,并且二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实验已获成功,所以我们采用先供氧制取甘油后厌氧制取1,3-丙二醇的二步藕联法新工艺,进一步扩大中间试验,方案合理、技术成熟、现实可行。
3.4.1.2 拟采用生产技术及技术来源
本技术利用淀粉水解糖为原料,通过二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即:淀粉水解糖→甘油→1,3-丙二醇。首先,玉米淀粉经液化、糖化工序得到葡萄糖液,然后进行好氧发酵、提取得到甘油,甘油再经第二步发
14
酵、提取得到1,3-丙二醇,所得产品纯度达到聚合级,成本具有国际竞争力。
二步发酵法生产1,3-丙二醇,技术来源于清华大学的研究成果。实验已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①发酵液中1,3-丙二醇≥7%, ②1,3-丙二醇生产率≥60%, ③甘油转化率≥90%, ④发酵周期≤60小时, ⑤1,3-丙二醇提取收率≥85% ⑥1,3-丙二醇纯度达到聚合级。 3.4.2 工艺流程简介 3.4.2.1 工艺流程概述
淀粉与自来水配成一定浓度的淀粉乳,加入适量的淀粉酶,利用二次蒸汽喷射液化。液化终点的DE值为28%左右。然后升温升酶,调节PH为4.5,加入适量糖化酶,控温58~60℃糖化,达到糖化终点时DE>97%。
斜面菌种经摇瓶培养后,按适当接种量接入一级种子罐,经一级种子培养后,培养成二级种子,然后培养成三级种子接入发酵罐。
发酵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发酵将糖化液转化为甘油,第二步发酵将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
来自糖化工段的糖化液,配以玉米浆等其它成份后,经蒸汽连续消毒后进入第一步发酵罐,并加入少量的消泡剂。来自空压站的空气,经除湿、除菌过滤后计量通入种子罐或发酵罐。按种子培养成发酵要求的通风调节空气流量,种子培养和发酵全过程的温度控制在35±1℃。发酵分二阶段进行。二阶段的通气量和工艺条件不同,第一阶段发酵以葡萄糖浓度达到2-3%,甘油浓度开始下降为终点,转入第二阶段发酵。第二阶段发酵与第一阶段在同一设备中进行,发酵至残糖浓度约1%结束。
来自第一步发酵工段的发酵液经絮凝和离心分离成浓相和稀液,稀液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丙二醇报告书(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