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辊式磨、风机、胶带输送机等运噪声 行或在对设备点检时,因机械噪声超标 1.机器运行不正常; 2.机器消声器、减振器不起作用; 3.操作工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听力受损 Ⅱ 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使检修; 2.检查机械设备的消声器、减振器,应保证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严管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煤粉制备系统的除尘设备应选用煤磨专用的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除尘设备必须有完善的防燃、防爆及防静电的设施; 3.细粉分离器可布置在露天并应便于上部防爆阀的检修; 4.煤粉系统的所有风管应减少拐弯,必须拐弯时,应防止煤粉堆积; 5.原料煤储存时间不应过长; 6.加强通风; 7.防止明火及静电火花; 8.在制粉车间加装CO检测装置; 9.煤粉输送过程中,煤粉易积聚的场所应加强通风、喷水措施降低煤尘浓度。 8 1.煤粉泄漏; 2.煤粉积聚; 3.煤在储爆炸 煤场所储存时间太长; 4.存在点火源。 1.通风不良; 2.人员违章; 3.设备故障。 设备损坏 人员伤亡 Ⅲ 9 空间内没有良好通风,工作人中毒员没有配窒息 备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设备检修时缺乏人员监护 人员伤亡 Ⅱ~Ⅲ 1.设备检修前加强内部通风; 2.检修时应配备便携式CO检测装置和呼吸器; 3.检修过程中应有专人监护。
危险源辨识、评估
BZH-SN-9.1-O1 序号: 序危险触发事件 号 因素 1.装卸中发生轻柴油品泄漏; 2.设备、阀件损坏、管道超火灾压、破裂泄爆炸 漏; 3.拆卸、检修设备引起泄漏; 4.油料产生油气。 七、熟料烧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事故 危险 形成事故原因 后果 等级 防范措施 1 1.明火; 2.因人体、设备、油料流动产生静电; 3.炽热体、摩擦、撞击等原因产生火花; 4.雷击或雷电作用产生着火源。 设备损坏、人员伤亡 Ⅲ 1.严格执行燃油区动火制度; 2.油区不准堆放易燃物品; 3.油区禁止吸烟; 4.严禁穿带钉子鞋进入油区,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5.严禁使用敲打时产生火花的工具; 6.泵房所有电气设备应选用防爆型; 7.储油罐与管道都必须做防静电、防雷接地设计。 2 1.人员违章操作; 高处2.人员工作坠落 不慎; 3.缺乏安全警示标志。 1.工作人员未按要求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2.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 3.栏杆、地面损坏或不符合要求。 1.人员误操作 2.煤粉燃烧不完全 3.设备、管道腐蚀 4.人员无防护 5.安全除尘设施不健全 6.设备故障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不按照规定使用临时照明设备; 3.触电保护装置失灵、避雷设施失效; 4.监护措施不力或没有监护。 人员伤亡 Ⅱ~Ⅲ 1加强安全教育; 2.高处作业要有人监护; 3.高处的栏杆、地面要按要求设计、施工,如有损坏及时修复; 4.危险部位要加装安全警示标志。 中毒3 与窒息 1.煤粉燃烧不充分、CO泄漏; 2.烟尘、粉尘泄漏。 人员伤亡 Ⅱ~Ⅲ 1.制定完善操作规程; 2.定期巡检,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CO报警仪保持正常使用状态; 4.加强人员防护; 5.配备齐全的除尘设施; 6.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1.人员接触带电设备; 触电 2.设备接地不良。 人员伤亡 Ⅱ~Ⅲ 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 3.保证触电保护设施的完好性; 4.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5.做好监护工作。 5 机械伤害 6 灼烫 7 起重伤害 8 物体打击 1.防护措施不1.人体不慎当; 触碰设备的2.人员违章; 旋转部位 3.皮带正在运2.设备运行行,无防护; 中检修,造成4.紧急停车装置剪、割、绞等损坏; 事故 5.人员操作失误。 1.安全保护设施不健全; 2.蓖冷机冷却系统出现故障; 3.操作人员安全1.人员接触意识差,违章操设备、管道等作; 高温部位; 4.高温设备、管2.熟料伤人; 道保温不良; 3.风阀漏风5.热气管道泄漏伤人。 或阀门坏损,热气喷出。 6.设备损坏,尤其在预热器人员撤离平台。 起重设备运行过程中,司起重缓冲装置失机违章操作、灵、无重量限制、司机与指挥提升限位装置 工配合失误 1.人员违章; 物料、物体、2.设备故障; 工具掉落或3.安全防护措施飞出 缺陷。 1.机器运行不正常; 2.机器消声器、减振器不起作用; 3.操作工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人员受伤Ⅱ~致残、Ⅲ 设备损坏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保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人员伤害 Ⅱ 1.高温管道做好保温防护; 2.热气输送管道、阀门设置安全防护设施,严防泄漏,做到设备、管道完好; 3.采用蓖板测温、电视监测高温区、拉链机报警等安全监测措施; 4.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5.为操作人员配备完备的防护用品,并在操作时穿戴好防护用品; 6.现场配备数量充足、位置合理的应急救护用品。 人员伤亡 Ⅱ~Ⅲ 1.对起重机械定期检查; 2.起重机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3.加强安全教育。 人员伤害 Ⅱ 1.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2.及时维修设备;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9 回转窑、箅冷机组、带式输送机、辊式磨、风机等运噪声 行或在对设备点检时,因机械噪声超标 听力受损 Ⅱ 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使检修。 2.检查机械设备的消声器、减振器,应保证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危险源辨识、评估
BZH-SN-9.1-O1 序号: 序危险触发事号 因素 件 八、水泥制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事故危险形成事故原因 后果 等级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不按照规定使用人员临时照明设备; 伤亡 3.触电保护装置失灵、避雷设施失效。 防范措施 1 1.人员接触带电设备; 触电 2.设备接地不良; 3.雷击。 Ⅱ~Ⅲ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 3.保证触电保护设施的完好性; 4.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5.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漏电保护装置完好。 2 1.人体不慎触碰设备的旋转部位 机械2.设备运伤害 行中检修,造成剪、割、绞等事故 1.防护措施不当; 2.人员违章; 人员3.紧急停车装置损伤亡 坏。 Ⅱ~Ⅲ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保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4.安装紧急事故停车装置拉线开关; 5.保证防跑偏装置的完好。 3 1.高温设备、管道的隔热保温材料缺灼烫 失; 2.违章或个体防护不当。 1.回转式烘干机、高温烟气管道等外表的隔热保温材料日常维护、保养、维修不到位,可能使局部保温材料损坏; 2.操作人员劳动防护用品穿戴和使用不当; 3.作业区域照明损坏没有及时更换或采光不足,安全警示标志不明等,可能造成操作人员误触及高温物体造成灼烫事故。 1.人员违章; 2.设备故障; 3.安全防护措施缺陷。 人员伤害 Ⅱ 1.回转式烘干机、高温烟气管道等外壁应采取隔热保温措施; 2.设备、设施的工艺布置应符合有关标准要求,保证设备之间、设备与墙壁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 3.定期检查和维护回转式烘干机、高温烟气管道上的隔热保温层,确保完好无损;设备、设施检修时拆除的隔热保温材料包覆层应及时安装; 4.教育职工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5.作业区域照明损坏及时更换保证工作和维修照明。 4 物料、物物体体、工具打击 掉落或飞出 人员伤害 Ⅱ 1.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2.及时维修设备;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 车辆运输车辆及环境无伤害 序 1.场内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 2.厂区作业环境不良; 3.载物不稳,货物超高; 4.车辆超速; 5.无证驾驶。 人员伤害 Ⅱ 1.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使设备状况良好; 2.运输道路宽度、路况等应遵循《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6 人体不慎高处从高处坠坠落 落 1.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损坏; 2.违章操作。 人员伤亡 Ⅱ~Ⅲ 1.依据《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固定式工业钢平台》设置防护; 2.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加强通风; 2.保证防尘设施的效果良好; 3.工作人员配发劳动防护用品。 7 1.通风不良; 粉尘作业环境人员2.缺少除尘设备; 危害 粉尘超标 伤害 3.防尘效果不好。 Ⅱ 8 磨机、风机、胶带输送机等运行或在噪声 对设备点检时,因机械噪声超标 1.机器运行不正常; 2.机器消声器、减振器不起作用; 3.操作工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听力受损 Ⅱ 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使检修; 2.检查机械设备的消声器、减振器,应保证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危险源辨识评估供参考(水泥企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