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辨识、评估
BZH-SN-9.1-O1 序号: 四、原、燃料制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序危险事故危险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原因 号 因素 后果 等级 1.人体不慎触碰设备的旋转部位 机械2.设备运行伤害 中检修,造成剪、割、绞等事故 1.防护措施不当; 2.人员违章; 3.紧急停车装置损坏。 防范措施 1 人员伤亡 Ⅱ~Ⅲ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保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4.安装紧急事故停车装置拉线开关; 5.保证防跑偏装置的完好。 1.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2.及时维修设备;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 3.保证触电保护设施的完好性; 4.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5.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漏电保护装置完好。 1.加强通风。 2.配料仓顶和仓底及输送设备转运点均应设除尘设施;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3.破碎系统,应设有除尘装置。宜采用袋式除尘器。 4.带烘干的磨机在进、出料口必须设置锁风装置。 5.物料应尽可能密闭输送和减小落差。 6.保证防尘设施的效果良好。 1.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使设备状况良好; 2.运输道路宽度、路况等应遵循《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严禁无证人员及酒后驾车 2 1.人员违章; 物料、物体、物体2.设备故障; 工具掉落或打击 3.安全防护措施缺飞出 陷。 人员伤害 Ⅱ 3 1.人员接触带电设备; 触电 2.设备接地不良; 3.雷击。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不按照规定使用人员临时照明设备; 伤亡 3.触电保护装置失灵、避雷设施失效。 Ⅱ~Ⅲ 4 粉尘作业环境粉危害 尘超标 1.通风不良; 2.缺少除尘设备; 3.防尘效果不好。 人员伤害 Ⅱ 5 车辆车辆运输及伤害 环境无序 1.厂内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 2.厂区作业环境不良; 3.载物不稳,货物超高; 4.车辆超速; 5.无证驾驶。 人员伤害 Ⅱ 6 高处人体不慎从坠落 高处坠落 辊式磨、风机、胶带输送机等运行噪声 或在对设备危害 点检时,因机械噪声超标 原煤自燃或火灾 电气火灾 1.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损坏; 2.违章操作。 1.机器运行不正常; 2.机器消声器、减振器不起作用; 3.操作工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原煤自燃引起火灾 2.线路绝缘老化引发火灾 人员伤亡 Ⅱ~Ⅲ 1.依据相关技术规程设置防护; 2.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使检修; 2.检查机械设备的消声器、减振器,应保证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7 听力受损 Ⅱ 8 人员伤亡 Ⅱ~Ⅲ 1.原煤堆经常洒水 2.绝缘老化的裸露电线应及时更换 3.严禁违章操作
危险源辨识、评估
BZH-SN-9.1-O1 序号: 五、原料粉磨及废气处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序危险事故危险触发事件 形成事故原因 防范措施 号 因素 后果 等级 1.人体不慎触碰设备的旋转部位 机械2.设备运行伤害 中检修,造成剪、割、绞等事故 1.防护措施不当; 2.人员违章; 3.紧急停车装置损坏。 4.未设警示标志 1.设备旋转部位必须设置防护罩;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保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4.安装紧急事故停车装置拉线开关;保证防跑偏装置的完好。 1.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 3.保证触电保护设施的完好性; 4.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5.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漏电保护装置完好。 1.依据相关技术规程设置防护; 2.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4.高平台按要求设置护栏 5.高处作业应系安全带。 1.完善安全防护措施; 2.及时维修设备; 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1.高温管道做好防护措施; 2.设置防烫伤的安全警示标志; 3.严禁违章操作 1 人员伤亡 Ⅱ~Ⅲ 2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人员接触2.不按照规定设置临带电设备; 时线路; 人员伤触电 2.设备接地3.触电保护装置失亡 不良; 灵、避雷设施失效。 3.雷击。 4.未设接地保护、漏电保护或失效 1.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损坏; 人员伤2.违章操作。 亡 3.带病上班高处作业 Ⅱ~Ⅲ 3 高处人体不慎从坠落 高处坠落 Ⅱ~Ⅲ 4 1.人员违章; 物料、物体、物体2.设备故障; 工具掉落或打击 3.安全防护措施缺飞出 陷。 作为干燥热源的热烟气灼烫 人员伤害 Ⅱ 5 灼烫 1.热烟气输送管外部未设置防护措施; 人员伤2.安全警示牌缺失; 害 3.违规操作。 1.烟气中CO超标且泄露; 2.仓顶人孔未盖好,人员不慎跌入; 3.料仓清仓时未做好防护工作。 Ⅱ~Ⅲ 6 烟气中CO超中毒标或跌入粉窒息 状物料造成中毒窒息 人员伤亡 Ⅱ~Ⅲ 1.加强烟气管道的检查维护避免烟气泄露; 2.仓顶人孔盖必须盖好; 3.料仓清仓时必须做好防护工作,并有人监控。 7 粉尘作业环境粉危害 尘超标 1.通风不良; 2.缺少除尘设备或失人员伤效; 害 3.未佩戴防尘口罩。 1.机器运行不正常; 2.机器消声器、减振器不起作用; 听力受3.操作工没有正确使损 用安全防护用品。 Ⅱ 1.加强车间通风。 2.按要求设置防尘设施,并保证工作有效。 3.配置专用防尘口罩。 8 噪声 作业环境噪危害 声超标 Ⅱ 1.严格执行设备巡检制度,及时发现运行异常,及使检修; 2.检查机械设备的消声器、减振器,应保证起到降低噪声作用; 3.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危险源辨识、评估
BZH-SN-9.1-O1 序号: 序危险触发事件 号 因素 1.人体不慎触碰设备的旋转部位 机械2.设备运伤害 行中检修,造成剪、割、绞等事故 六、煤粉制备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 事故危险形成事故原因 后果 等级 防范措施 1 1.防护措施不当; 2.人员违章; 人员3.未停车检修; 伤亡 4.缺乏安全警示标志。 Ⅱ~Ⅲ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意识; 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3.保持安全防护设施的完好; 4.加强安全警示标志的完好。 2 1.未采用防爆电器; 2.违章动火灾 粉尘达到爆炸极限 火。 3.违章作业 1.人员接触带电设备; 触电 2.设备接地不良; 3.雷击。 1.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不按照规定使用临时照明设备; 3.保护装置失灵、避雷设施失效; 4.监护措施不力或没有监护。 1.通风不良; 2.缺少除尘设备; 3.防尘效果不好。 人员伤害 Ⅲ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工人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 3.采用防爆电机; 4.采用阻燃电缆。 5.设二氧化碳和干粉灭火器。 1.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及时更换老化线路,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 3.保证保护设施的完好性; 4.操作人员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 5.做好监护工作,保证漏电保护装置完好。 1.加强通风; 2.保证防尘设施的效果良好; 3.工作人员配发劳动防护用品。 1.应建立运输、装卸设备的技术档案,使设备状况良好; 2.运输道路宽度、路况等应遵循《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1.依据 相关技术规程设置防护; 2.制定安全规章制度; 3.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人员伤亡 Ⅱ~Ⅲ 4 粉尘作业环境危害 粉尘超标 人员伤害 Ⅱ 5 车辆运输车辆及环境无伤害 序 1.场内机动车技术状况不良; 2.厂区作业环境不良; 人员3.载物不稳,货物超伤害 高; 4.车辆超速; 5.无证驾驶。 1.无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损坏; 2.违章操作。 人员伤亡 Ⅱ 6 人体不慎高处从高处坠坠落 落 Ⅱ~Ⅲ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危险源辨识评估供参考(水泥企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