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37 500/(1-25%) =1 650 000(元) 2009年单位边际贡献
=(1 650 000+1 200 000)/45 000 =63.33(元)
2009年单位变动成本
=150-63.33=86.67(元) 2. [答案]
[解析](1)A(2)B(3)C(4)D ||
(1)取得投资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 950 应收股利 60
贷:银行存款 2 010
借:长期股权投资 30(6 600×30%-1 950) 贷:营业外收入 30
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为1 980万元,但是初始投资成本为1 950万元,注意初始投资成本的概念。
(2)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410-(520-400)÷10×10/12=400(万元),甲公司应该确认的投资收益=400×30%=120(万元),账务处理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20 贷:投资收益 120
(3)2008年乙公司按固定资产公允价值调整后的净利润=612-(520-400)÷10=600(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180(600×30%) 贷:投资收益 180
2008年末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余额=1 950+30+60+120-30+180=2 310(万元) 借:银行存款 390
贷:长期股权投资 385(2 310÷30%×5%) 投资收益 5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60÷30%×5%) 贷:投资收益 10
(4)资料(3)的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6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60
从上述分录可以计算出,2007年度甲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增加额=30+120+60=210(万元) 四、综合分析题(共12题,每题2分。由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
1. [答案](1)C(2)B(3)C(4)A(5)BC(6)A 网站:http://xuekuaiji.com
[解析]
(1)甲材料的实际成本=82×(5 000-200)+11 300 =404 900(元) (2)1月3日产生材料成本差异=49 510-600×80=1 510(元) 1月15日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404 900-4 780×80=22 500(元) 1月28日产生的材料成本差异=78 000-1 000×80=-2 000(元) 1月份甲材料的材料成本差异率=(16 010+1 510+22 500-2 000)/(250 000+48 000+382 400+80 000)×100%=5%(3)第一道工序完工程度=10×50%/50=10%第二道工序完工程度=(10+30×50%)/50=50%第三道工序完工程度=(10+30+10×50%)/50=90% 1月领用材料的实际成本=(1 000+3 250)×80×(1+5%)=357 000(元),因为原材料是在产品开工时一次投入的,所以材料费用应该按照投产量来分配。完工产品应负担的材料费用=(357 000+71 610)/(650+260)×650=306 150(元),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应该按照约当产量来分配。在产品的约当产量=50×10%+110×50%+100×90%=150(件),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10 840+172 360)/(650+150)×650=148 850(元),完工产品的总成本=306 150+148 850=455 000(元)。(4)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对长城公司损益的影响金额=500 000-455 000=45 000(元) 分录为:借:固定资产 550 000 银行存款 35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455 000 贷:库存商品 455 000
(5)华山公司应作的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 600 000 累计折旧 400 000 贷:固定资产 1 000 000
借:库存商品 5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000 营业外支出 5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600 000 银行存款 35 000 (6)长城公司债务重组损失=585-90-2.2×200-50=5(万元) 2. [答案](1)D(2)B(3)C(4)A(5)D(6)BC [解析]
(1)甲公司20×7年度应计提的生产设备的折旧额=(2 400-600)×2/5=720(万元) 按税法规定,甲企业20×7年应计提折旧=2 400÷12=200(万元),甲公司20×7年实际计提折旧72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借方)=(720-200)×25%=130(万元)。(2)应交所得税=[ 8 000+(720-200)+(90-70)+(50-40)+(80-70)+20-2]×25%=2 144.5(万元)(3)20×7年上述两项业务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发生额=130+7.5=137.5(万元) 所得税费用=2 144.5-137.5=2 007(万元)借:所得税费用 2 007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144.5 (5)领用原材料成本=(1 000×200+1 200×300+1 250×100)=685 000(元)=68.5(万元)新产品成本=68.5+21.5=90(万元)新产品年末可变现净值=76-6=70(万元)因新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甲公司应为新产品计提跌价准备20万元。剩余乙材料年末成本=400×1 250=500 000(元)=50(万元)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40万元因剩余乙材料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所以,剩余乙材料应计提跌价准备10万元。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影响所得税金额(借方)=(20+10)×25%=7.5(万元)(6)因所得税核算方法变更,应调整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年初数。应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2 网站:http://xuekuaiji.com
000×25%=500(万元)应调增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1 200×25%=300(万元)则:2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余额=500(万元) 20×7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137.5+300=437.5(万元)
网站:http://xuekuaiji.co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1年注册税务师考前模拟试题-财务与会计(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