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时间为1小时),再将试样表面降温至-20℃并在-20±5℃条件下保持16小时(其中降温时间为2小时)。实践证明,经受大型耐候性试验而不产生空鼓、开裂的饰面砖墙体,能够有效地防止饰面砖层的脱落。
在外围护结构封闭外保温的墙体,能有效地减少墙体温差变形,防止饰面砖部分出现应力集中,如外墙女儿墙、挑出部分全封闭外保温层。同样起到防止面砖脱落的作用。
在外墙外保温墙面上粘贴面砖,需要考虑的关键技术因素主要有:
l、要在保护保温层的前提下,使外保温系统形成一个整体,转移面砖饰面层负荷作用体,改善面砖粘贴基层的强度,达到标准规定要求。
2、要考虑外保温材料的压折比、粘结强度、耐候稳定性等指标以及整个外保温系统材料变形量的匹配性,以释放和消除热应力或其他应力。
3、要考虑外保温材料的抗渗性以及保温系统的呼吸性和透汽性,避免冻融破坏而导致面砖脱落。
4、要提高外保温系统的防火等级,以避免火灾等意外事故出现后产生空腔,外保温系统丧失整体性在面砖饰面的自重力的影响下大面积塌落。
5、要提高外保温系统的抗震和抗风压能力,以避免偶发事故出现后的水平方向作用力对外保温系统的巨大破坏。 门窗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及防治
采用新型节能门窗,改善门窗绝热性能。由于玻璃的厚度小于墙体的厚度,玻璃的导热系数大于墙体的导热系数,而且墙与窗框、玻璃与窗框之间有间隙存在,因此除控制窗墙比外,门窗的节能技术和措施也非常重要,常用的提高门窗的节能质量的技术和措施有:
1)采用新型的传热系数满足节能标准的塑料门窗、玻璃钢门窗和铝合金断桥门窗等。
2)玻璃结构的建筑,其供热和制冷费用要比非玻璃结构的建筑高得多,由此会产生的过高能源消耗,设计进行认真权衡。一般来讲,墙上玻璃面积占15%最理想,占15%—35%良好,占35%~70%就很差,应该尽量避免超过70%。中低档居住建筑玻璃面积就更应该进行控制。
3)为了减少玻璃窗的散热损失,应该采用双层玻璃乃至三层玻璃。增加玻璃的
层数,在内外层玻璃之间形成密闭的气层,可大大改善门窗的保温效能。如,双层窗传热系数可比单层窗降低近一半,而三层窗传热系数比双层窗又可降低近1/3 。 4)采用新型节能玻璃。科技在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开发出中空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等良好的保温隔热玻璃制品。中高档居住建筑应在成本允许的条件下予以积极地采用,并密切关注最新的科技突破。
5)提高门窗制作及安装质量,减少冷风渗透门窗的制作和安装,应严格要求严格验收。窗户的密封条应要求弹性良好、镶嵌牢固严密经久耐用,增加气密性。户门和阳台门应选用填充聚苯板或岩棉板的门,并与防火、防水要求相结合。 6)在窗户外使用遮蓬或太阳隔板,一方面可以减少太阳辐射,平和风速;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艺术效果和特色。窗内安装遮光帘不但可以遮光,而且可以减少太阳辐射,装饰帘布层不宜太薄。采用这些措施可以显著减少门窗热损耗。 墙体保温工程几个质量问题研究 问题一:
保温墙体工程的裂缝如何界定?在使用过程中“有害裂缝”“无害裂缝”如何划分?保温墙体裂缝不仅有宽窄之分,而且有深度、长短、面积比例之分,有时间之分。有害裂缝的数值规定应通过试验研究确定。无论是内保温还是外墙体保温工程裂缝深度都不宜超过抗裂防护层,而裂缝的宽度、数量应以不产生大量湿汽迁移,引起保温功能失效为前提。墙体保温工程的合格与否与面积墙体上裂缝分布的量相关。 沿用普通混凝土的“有害裂缝”“无害裂缝”划分理论,认为不超过0.2mm宽的裂缝为“无害裂缝”是否恰当?因为,肉眼可见的裂缝范围一般以0.05 mm为界,小于0.05 mm的裂缝称为微观裂缝,大于等于0.05 mm的裂缝称为宏观裂缝,水分子的直径约(0.3*10-6 mm)可穿过任何肉眼可见的裂缝,所以从理论上是不允许裂缝的。混凝土的裂缝划分是从结构承受荷载和水份渗透对混凝土的长期破坏性能去考虑的,而保温材料主要应考虑裂缝对保温性能及保温系统耐久性的影响。 问题二:
如何提高保温系统的传热系数的保证率?一方面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取值用材料的绝对导热值加系数的办法是否合理?另一方面施工的质量波动是不可避免的,实际上,由于原材料、试样检验差异、施工条件等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差异,必然造成墙体保温材料性能的波动。因此,为了保证墙体保温工程的质
量,必须提高保温系统传热系数的保证率。在正常生产、施工条件下,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求出不同地区在湿平衡条件下多组保温材料传热系数平均值、标准差,根据其离散程度,确定可靠的保证率。 问题三:
如何加强不同结构、不同材料墙体保温工程在冬季和夏季湿迁移的研究,研究不仅不会在墙内表面产生结露,而且也不会在墙内部产生结露。那些砌体,那些保温材料的墙需要设置隔潮层?如研究挤塑聚苯板(XPS板)的应用。研究适用保温墙体的防水透气饰面材料等。 问题四:
如何对围护结构进行现场热工测量?对于建筑墙体保温节能的检测应以组成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保温系统性能为主,检测的要求和方法,按照相应的材料标准、技术标准以及系统标准执行(由于地区的差异地方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现场检测建筑整体是否达到节能要求,目前的检测方法和手段还存在诸多限制。由于实际的房间中有横竖暖气管道,有门、窗、圈梁等,各部分材料、构造及位置和热环境不同,在实际的测量中,须将外墙划分成若干个热状况相近的区域,分别测量该区域内的表面特征温度,求出该区域的外墙热流值后再加权平均,求出整个外墙的耗热量。在现场测量中,除门窗外,对于已粉刷的保温隔热建筑墙体(如墙体、屋顶等),测试人员无法直观判断保温隔热建筑墙体传热异常部位,因此,建筑热工法现场测量急需研制测温速度快、灵敏度高、形象直观的测试方法,以提高现场测试水平并为今后建筑节能标识做准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屋面节能工程(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