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屋面节能工程(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板间缝隙过大在做保护层时没有做相应的保温板条的填塞处理或脚手孔未用保温材料堵严。

墙体和保温材料里的水分还没有散发出来,抢工期上防护和装饰层引起长霉、结露现象。

防治:根本防治方法是阻断热桥,改善室内湿度死角,保持良好的新风条件如尽量采用外墙外保温;采用苯板条完成对线条的表现处理等。

窗的设计位置:采用内保温时窗应该靠近墙体的内侧,外保温则应靠近墙体的外侧。尽量使保温层与窗连接成一个系统以减少保温层与窗体间的保温断点,避免窗洞周边的热桥效应。

窗的设计中还应该考虑窗根部上口的滴水处理和窗下口窗根部的防水设计处理,防止水从保温层与窗根部的连接部位进入保温系统的内部。 外墙面空鼓、脱落

在保温层与其它材料的材质变换处,因为保温层与其它材料的材质的密度相差过大,这就决定了材质间的弹性模量和线性膨胀系数也不尽相同,在温度应力作用下的变形也不同,极容易在这些部位产生面层的抹灰裂缝。同时还应该考虑这些部位的防水处理,防止水份侵入到保温系统内,避免因冻胀作用而导致系统的破坏,影响系统的正常使用寿命和系统的耐久性 1) 基层结构因素:

(1)沉降不均匀破坏。在较长、较大建筑物结构伸缩缝附近,造成保温层空鼓或局部脱落。

(2)框架结构砌体变形。框架结构外墙在砼梁柱和砌体接缝处、易发生因砌体变形而造成的保温层破坏。

(3)脚手架洞口等未砌实,形成保温层局部基层不牢而破坏。

(4)外墙装饰构件固定不牢、移位,形成推拉作用,致使保温层局部空鼓、裂纹后长期渗水,出现空鼓或局部脱落。 2)保温构造层因素:

(1)保温板保温层。找平砂浆与主体墙空鼓,特别是长时间渗水,容易发生持续性空鼓扩大,使保温层连带空鼓或局部破坏;保温板表面荷载过大,极易直接剥离保温层造成脱落;对负风压抵抗措施采用不合理,如在沿海地区或高层建筑外墙采用非钉

粘结合的不合理的粘贴方式,极易形成某些保温板块被风压破坏而空鼓、脱落;建筑装饰造型构造由于和周围构造形成较大的应力结构而发生裂纹、空鼓、长期渗水、冻胀等,久之形成空鼓或脱落。

(2)浆体材料保温层。墙体界面处理不当,除黏土砖墙外,其他墙体均应用界面砂浆处理后再涂抹浆体保温材料,否则易造成保温层直接空鼓或界面处理材质失效,形成界面层与主体墙空鼓,连带形成保温层空鼓;保温层无有效约束而致荷载破坏,保温层表面荷载较大的,应对保温层进行有效约束,分散荷载承受;浆体保温材料和保温板形成复合保温层界面处理不合理,保温板表面不用界面砂浆处理,也易造成保温层局部空鼓。

3)保温材料性能因素:

(1)保温板材:保温板密度太低,生产时掺入大量再生回收料或粉化严重,使保温板和主体墙形成“假粘”或自身“粉身碎骨”而局部空鼓、脱落;保温板自身应力太大,加之不合理粘贴方式或胀缩等因素,形成负风压造成局部空鼓或保温板损坏。 (2)保温浆料:保温材料质量不合格,极易发生粘接不良或日久失效造成空鼓;胶粉料存放时间过长或受潮初凝使其失效,使用时造成粘接强度降低。 4)配套产品因素:

(1)保温板粘接胶浆等配套产品:粘接胶浆和锚钉直接影响保温层的粘接牢固程度,也是当前产生外保温工程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粘接胶浆种类混杂,无法满足粘接EPS板可靠性要求;胶浆级配不合理造成综合性能下降;锚钉选用不合理造成潜在空鼓,移位或脱落。

(2)浆体保温材料配套产品:浆体保温层贴砖或与保温板复合时,钢网和主体墙连接产品选择不当形成无效连接。根据不同墙体应使用专用尼龙钢钉等具有可靠连接效果的配套产品。 5)施工因素:

(1)浆体保温层施工影响因素:基层墙体处理不当,如粘土砖墙未提前淋水湿润直接涂抹时,或未清理表面油污等附着物时,一次涂抹面积过大或速度太快未压实而致局部空鼓;现场造成浆体保温材料级配不合理影响粘接强度,形成施工时局部空鼓或破坏等潜在缺陷;涂抹方法错误易造成局部空鼓发生;违反操作规程施工造成局部空鼓。

(2)粘接EPS板施工因素:点粘方式时,粘接面积小于30%又无锚钉固定时,形成潜在空鼓松动隐患;条粘方式时,粘接胶浆沟槽部分尺寸太小而弥死,满粘或保温板拼缝用胶浆粘死,形成排水、排气不畅及胀缩应力造成内压剥离性空鼓;钉粘结合方式时,粘接胶浆过稀粘接后马上安装锚钉压力太大,使保温板“变形开胶”假粘合,锚钉与墙形成无效连接,形成潜在破坏可能;人为因素影响:施工时不负责地采用对某些板不认真涂胶的\花粘\现象;低温或雨雪天气无防护措施强行施工,使粘接层浸水或受冻,而改变性能形成隐患。 6)其他影响因素:

(1)保温层施工后,后期门窗、空调、落水管等其他工种的施工安装造成人为破坏。 (2)应涂密封胶处未密封,保温层长期渗水浸润受冻。 (3)其他装修施工时的人为撞击等。

以上这些因素对粘接EPS保温层和浆体保温层,都会直接或间接造成破坏。虽然短期不会形成严重破坏,但对几十年使用期限的工程来说,是决不能忽视其影响的。 外墙面砖的空鼓、脱落

1)墙体饰面砖层出现空鼓脱落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温度变形。不同季节,白天黑昼,墙体内外由于温差的变化饰面砖会受到三维方向温度应力的影响,在饰面层会产生局部应力集中如在纵横墙体交接处;墙或屋面与墙体连接处;大面积墙中部等位置应力集中饰面层开裂引起面砖脱落,也有相邻面砖局部挤压变形引起面砖脱落。

二是砂浆抹灰层变形空鼓,造成大面积面砖脱落;

三是水份渗入所引起的冻融反复冻融循环,造成面砖粘接层破坏,引起面砖脱落; 四是外力引起的面砖脱落:如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结构物墙体变形、错位造成墙体严重开裂、面砖脱落,还可能由风压、地震力等引起的机械破坏等。 五是组成复合墙体的各层材料不相容,变形不协调,产生位移。 2)克服墙体饰面砖层出现脱落和开裂的措施:

我们不排斥面砖与墙的粘接既要有一定的强度(拉拔力),根据JGJ126-2000《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和JGJ110-97《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的规定,外墙饰面砖粘结强度平均不应小于0.4MPa(400KN/m2),而北京地区100m高处,实际风压3.66 KN/m2,面砖荷重为0.60 KN/m2,二者组合远小于饰面砖粘结

强度。因此,拉拔强度不是面砖脱落的主要矛盾。

我们从大量试验得出结论,墙体饰面砖层出现脱落主要是上述第一个原因即温度变形造成的。

温度将在墙体内外产生较大的应力,再加上墙面昼夜温差所引起的变形,这种变形往往不是垂直与墙面,而是在面砖和墙体之间产生一个剪切应力,在无加强网的情况下,会形成应力集中,导致饰面砖之间相互挤压,造成大面积面砖脱落。 如此,我们通过试验提供如下结论:

墙体连接的砂浆层、面砖粘接层不仅应有一定的粘结强度,而且要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实验表明,当砂浆层满足一定的柔韧性指标压折比≤`3.0,抗压强度≥15Mpa时,抗裂防护层既具有良好的抗裂作用,又具有粘贴面砖需要的基层强度功效。下表为水泥抗裂砂浆合理的, 性能指标。 水泥抗裂砂浆合理的性能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砂浆稠度 mm 80-130 可操作时间 h 2 拉伸粘结强度,28d MPa >0.8 浸水拉伸粘结强度,7d MPa >0.6 渗透压力比 % ≥200 抗弯曲性 - 5% 弯曲无变形 压折比 - ≤3.0

现场实测得出结论,当面砖粘结砂浆在使用条件下满足2‰以上变形率时,才能保证保温系统不开裂,达到消除材料温差而造成的内应力目的。我们把面砖粘结砂浆的抗拉粘结强度值设定在0.6 MPa~0.9MPa,同时规定可变形性>5‰,而压折比小于3。粘结砂浆的主要性能见表。 保温墙面砖专用胶液的主要性能指标

项目 单位 指标 胶液在容器中状态 搅拌后均匀 无结块 稠度 mm 70-110

拉伸胶接强度达到 晾置时间 min ≥10 0.17Mpa时间间隔 调整时间 min >5 拉伸胶接强度 MPa ≥0.60 压折比 -- ≤3.0 压缩剪切强度 原强度 MPa ≥0.6 耐温 7d % ≥0.5 耐水 7d % ≥0.5 耐冻融 25次 % ≥0.5 线性收缩率 % ≤0.3

为了减少应力集中,分散温度应力,应在与墙体连接的聚合物水泥砂浆结合层中引入镀锌四角网,具体镀锌四角网的作用见附件:试验报告。四角网在抗裂防护层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受力时对周围水泥抗裂砂浆变形和压力抑制的有利效应,同时表现为在材料组合过程中对抗裂防护层的强化。但是四角网在抗裂砂浆中的防腐蚀能力非常重要。

面砖的选择和排砖的间缝会影响面砖的稳定性。面砖的吸水率越小,表明面砖的烧结程度越好,其弯曲程度、强度、耐磨性、耐急热急冷性、耐化学腐蚀等性能就越好。面砖的吸水率对面砖粘结砂浆的粘结性能有很大影响,面砖吸水率不同,粘结砂浆的粘结效果也不同。应该采用带有燕尾槽的面砖。(见试验报告)

面砖勾缝胶粉的性能设定,也要满足柔韧性方面的指标要求,其压折比≤3.0,目的在于有效释放面砖及粘结材料的热应力变形,避免饰面层面砖的脱落。同时勾缝材料亦应具有良好的防水透汽性。

面砖的排序不应挤得太紧,每16~18米(六层)留有不小于20mm的伸缩缝。饰面砖系统应该经受大型耐候性试验。

试验是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物理所根据欧洲规范ETAG 004的规定进行,试件面积为6.25m2。。试验由“高温-降雨循环”80次和“热-冷循环”20次组成,热冷循环为欧洲规范规定试验频率的四倍。“高温-降雨循环”是将试样表面在1小时内加热至70℃并在70±5℃条件下保持3小时,然后在试样表面淋水1小时(水温15±5℃),静置2小时完成一个循环。试验结束后进行48小时的状态调节,再进行“热-冷循环”,即将试样表面加热至50℃并在50±5℃条件下保持8小时(其中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屋面节能工程(2)在线全文阅读。

屋面节能工程(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490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