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国社保基金在设立背景、使命、机构等方面都与爱尔兰NPRF具有极大相似性,但二者的运营成效却有明显的差距。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筹资、投资环节问题。
(一)筹资模式比较分析
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保基金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央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划入的资金及股权资产、国务院批准的其他筹资资金以及基金的投资收益部分。截至2006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权益总额是2724.16亿元,其中财政净拨入为2341.58亿元,约占85.96%,其他几种资金来源所占比重则相对较少。从这几年的执行情况看,财政预算拨款很不稳定(见表2)。
与爱尔兰NPRF的资金来源相比,我国的全国社保基金虽然在资金来源渠道方面与爱尔兰很相似,但在资金筹集的稳定性方面,却远远不及爱尔兰的NPRF。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财政部门缺乏一个完备的扩充社保基金的长期规划。就我国养老基金的缺口现状及将来的发展趋势而言,我国更应当加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积累速度和发展速度。
(二)投资模式比较分析
根据我国《暂行办法》规定,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买卖国债和其他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金融工具,包括上市流通的证券投资基金、股票、信用等级在投资级以上的企业债、金融债等有价证券。其中,银行存款比例不得低于10%,银行存款和国债的总比例不得低于50%;企业债、金融债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10%;证券投资基金、股票投资的比例不得高于40%。截止到2006年底,其投资运营情况如表3。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全国社保基金与爱尔兰NPRF在投资运营方面差距较大,主要可归因于资产选择、投资方式、区域配置等的不同。
1.资产选择比较
养老储备基金作为一种战略性长期资产,在投资运营的“三性”选择方面是应该有阶段性区别的。正如爱尔兰NPRF的投资策略所划分的,整体上应该划分为纯积累阶段和支付阶段,并且在纯积累阶段应该以“盈利性”为主,重点选择收益较高的长期投资资产,如股票、基金、固定资产等(爱尔兰对此类资产的投资比例在2006年已达到81.4%,见表1),对于高流动性的资产则应采取缩量选择,如银行存款、短期债券等;而临近及进入支付阶段后,资产的选择则根据支付需求适当向“流动性”资产倾斜,同时对长期资产采取缩量策略。
据预测,我国人口高峰期将出现在2035年,养老金支付高峰期将是2050年,因此,真正需要动用全国社保基金填补支付缺口的时间也应当是20年以后的事情,就如此长的纯积累期而言,投资资产理当向收益较高的长期资产倾斜。而我国的《暂行办法》对此并没有做出特别考虑,“一刀切”地做出了资产配置比例。因此,有必要借鉴爱尔兰的阶段性投资经验。
2.投资方式比较
根据我国《暂行办法》规定,理事会可直接运作的基金投资范围限于银行存款、在一级市场购买国债,其他投资需委托社保基金投资管理人管理和运作。但由于《暂行办法》对于投资资产的严格限制,导致我国社保基金的委托投资比重一直不高。在2003年以前,由于没有开展委托投资,社保基金的直接投资比例一直为100%;自2003至2006年间,虽然委托投资比例有所提高,但幅度并不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社保基金投融资策略研究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