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从发射点到落回至同一水平面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
解 从所给的条件分析,本题有两种解法。一是直接利用冲量的定义式,二是根据物体运动的始、末状态,利用动量定理来求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建立Oxy坐标系,物体从发射点到最高点A所用的时间为
y v0 A O ? B x
?t1?v0sin? g由冲量定义,从发射点到最高点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
I1??Fdt??mg?t1j=?mv0sin?j
?t1同理,物体从发射点O落到B所用的时间为
?t2?此过程重力的冲量为
2v0sin? gI2??Fdt??mg?t2j=?2mv0sin?j
?t2方法二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始末动量的增量即为重力的冲量。右图分别为两过程中动量矢量图。
P0 所以物体由发射点O运动到A、B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分别为
P0 ? I1?PA?PO??POsin?j=?mv0sin?j
? PA
I2?PB?PO??2POsin?j=?2mv0sin?j
PB
3-3 高空作业时系安全带是非常必要的。假如一质量为51.0kg的人,在操作时不慎从高空竖直跌落下来,由于安全带的保护,最终使它被悬挂起来。已知此时人离原处的距离为2.0m,安全带弹性缓冲作用时间为0.50s. 求安全带对人平均冲力。
解 人从跌落到最终被悬挂,受到重力P和安全带对他的冲力F的作用,但二者作用时间不同,重力作用于整个过程中,而安全带只作用于缓冲阶段。 由题意可知,安全带对人的作用时间为 ?t1?0.5s,而重力的作用时间为人自由落
体到h?2.0m处的时间与缓冲作用时间之和,即 ?t2?2h??t1 g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人初始下落和最终被悬挂时的速度均为零,所以对于整个过程,人的动量增量为零,由动量定理有
F?t1?P?t2?0
由上式可知,安全带对人的平均冲力的大小为
F?
mg2hg?mg ?t13-4 一作斜抛运动的物体,在最高点炸裂为质量相等的两块,最高点距离地面为19.6m. 爆炸后1.00s,第一块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此处距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为1.00?10m. 问第二块落在距抛出点多远的地面上?(设空气的阻力不计)
解 物体在最高点发生爆炸,其中爆炸力是内力,它远大于物体的重力,所以爆炸前后动量守恒。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
2yv2v0x2Oxy.
Ox1v1x爆炸前,由抛体运动规律,物体在最高处的速度(起抛速度的水平分量)为
v0?x1gi?x1i (1) t02h 爆炸后,由题意可知第一块碎片获得竖直向下的速度v1,向下作自由落体运动,在t1?1s后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 h?v1t1?12gt1 212gt12j (2) t1由上式可得,爆炸后第一块碎片的速度为
h? v1??设爆炸后第二块碎片的获得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有
2mv0?mv1?mv2 (3)
由(1)(2)(3)式可得
v2?2v0?v1?2x11h?gt12g2i?j (4) 2ht1由上式可得,爆炸后第二块碎片作斜抛运动,其运动方程为
x2?x1?v2xt2
12
y2?h?v2yt2?gt22将y2?0代入上式,并且由(4)式可得第二块碎片落地时的水平位置为
x2?500m
3-5 A、B两船在平静的湖面上平行逆向航行,当两船擦间相遇时,两船各自向对方平稳地传递50kg的重物,结果是A船停了下来,而B船以3.4m?s的速度继续向前驶去。A、B两船原有质量分别为0.5?10kg和1.0?10kg,求在传递重物前两船的速度。(忽略水对船的阻力)
解 由题意可知,A船与从B船传过来的重物在航行方向无外力,二者在作用过程中沿航行方向动量守恒;同样,在B船与A船传过来的重物相互作用过程中也满足动量守恒。如图,以A船初始航行方向为Ox轴正方向,设传递重物前A、B两船的速度分别为vA、vB,传递后的速度分别
33?1vA
A
vB
B
O x ?、vB?,重物质量为m. 为vA由动量守恒定律,对于A船与从B船传过来的重物有
? AvB?mAv ?mA?m?vA?m (1)
对于B船与从A船传过来的重物有
? (2) ?mB?m?vB?mvA?mBvB??(?3.4m?s)i代入(1)??0,vB将vA(2)式可得传递重物前两船的速度分别为
vA?0.40m?s?1i vB?(?3.6m?s?1)i
3-6 质量为m?的人手里拿着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此人用与水平面成?角的速率v0向前跳去。当他达到最高点时,他将物体以相对于人为u的水平速率向后抛出。问:由于人抛出物体,他跳跃的距离增加多少?(假设人可视为质点)
解 如右图所示建立坐标系,人在最高处向左抛y u v 物体的过程中,人与物体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
v0 外力,满足动量守恒定律,设人抛出物体后相对地面的速率为v,则物体相对地面的速率为?v?u?,由动量守恒得
?1O x ?x x
?m?m??v0cos??m?v?m?v?u?
由上式可得,人抛出物体后的速率为
v?v0cos??mu
m??mmu
m??m由上式可见,人因向左抛出物体而获得的速率增量为
?v?v?v0cos??又人从最高处下落到地面所需要的时间为
t?v0sin? g所以,人跳跃后增加的距离为
?x??v?t?
mv0usin?
?m?m??g3-7 一火箭垂直向上发射,它的气体质量排出率恒为5.00?10m0s,其中m0是火箭最初的质量。火箭排出的气体相对于火箭的速率为5.00?10m?s. 求发射(重力略去不计) 10.0s后火箭的速度和高度。
3?1?2?1解 不计重力时,火箭在推力udm的作用下飞行,其动力学方程为 dtm对上式两边积分得
dvdm ??udtdtv?ulnm0 m设气体质量排出率为k,则t时刻火箭的质量为m?m0?kt ,代入上式得
v?ulnm0 (1)
m0?kt当t?10.0s时,代入(1)式得,此时火箭的速率为
v?3.47?103m?s?1
将v?dy代入(1)式整理得 dtm0dt
m0?ktdy?uln将上式两边积分,可得10.0s后火箭飞行的高度为
y??uln010m0dt?1.53?104m
m0?kt
3-8 如图所示,一绳索跨过无摩擦的滑轮,系在质量为1.00kg的物体上,起初物体静止在无摩擦的水平平面上。若用5N的恒力作用在绳索的另一端,使物体向右作加速运动,当系在物体上的绳索从与水平面成30变为37角时,力对物体所作的功为多少?已知滑轮与水平面间的距离为1m.
解 如图建立坐标系,由题意知,绳对物体的拉力F大小恒定,方向随着绳与水平面的倾角变化而变化。
由功的定义可知,力对物体所作的功的大小为
??F W??F?dx=?Fcos?dx (1)
xAxAxBxBx 30 ?1m 37?A B O 又由几何关系可知,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第3章 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1(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