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陶渊明
1、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 2、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其他诗歌创作 3、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 第二章 魏晋南北朝民歌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第二节 北朝民歌与北朝民族的风习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第一节 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 第二节 志怪与志人 第三节 《世说新语》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第一节 《典论论文》与《文赋》 第二节 刘勰与《文心雕龙》 第三节 钟嵘的《诗品》 第四节 萧纲、萧绎及其他 五、 复习思考题:
1、 分析曹丕《典论论文》中提出的关于文学批评的几大观点。 2、 试谈谈你对陶渊明其人其诗的认识
3、 说明小说的发展和《世说新语》的特点。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欣赏、解析唐代诗文中的优秀篇目,了解唐诗的分期及艺术和重要作用,并对唐代的散文艺术作一把握,理解所谓盛唐气象的特征,掌握其突出成就和特定地位。 二、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要求学生课后大量阅读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唐代伟大诗人的作品,能够简要分析诗歌,重点把握唐代文学的重要特色与意义。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李白和杜甫
2、 韩孟诗派与古文运动 3、 白居易与元白诗派
4、 唐代散文的文风改革及突出成就 5、 唐传奇与俗讲变文 6、 唐五代词
(二)教学难点: 1、 李白和杜甫 2、 古文运动 3、 唐传奇
11
4、 唐五代词 四、 教学内容:
概说 1、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 唐诗的分期和各个阶段的诗歌特色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 初唐宫廷文人和诗歌 第二节 陈子昂与唐诗风骨 第三节 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 第二章 盛唐诗歌与李白 第一节 盛唐诗人群
1、 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 2、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
第二节 李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2、李白的诗歌创作; 3、李白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章 中唐诗歌与杜甫
第一节 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杜甫的生平、思想与人格; 2、杜甫的诗歌创作; 3、杜甫的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大历诗风
第三节 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 第四节 元白诗派——新题乐府诗 第四章 古文运动
第一节 古文运动的兴起
第二节 韩愈、柳宗元的散文艺术成就 第三节 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 第五章 唐代的小说与讲唱文学 第一节 唐传奇的兴起与发展历程 第二节 唐传奇的地位与影响
第三节 唐代的话本小说与讲经文、变文 第六章 晚唐诗文 第一节 杜牧与许浑 第二节 李商隐
第三节 晚唐的其他诗人 第七章 唐五代词
第一节 词的起源与敦煌曲子词 第二节 唐五代词的创作
1、 温庭筠、韦庄及其他花间词人 2、 李煜与南唐词人 五、 复习思考题:
1、概述隋代文学在六朝至唐的文学发展中所起的过渡作用。 2、试谈谈你对盛唐气象的理解。
3、比较李白和杜甫的诗歌,领略其不同的艺术风格。 4、试赏析李煜《虞美人》一诗,品味其中滋味。
12
?
第五编 宋代文学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概况以及宋词的艺术特征,领会词的美学意味,掌握宋代文学的独特成就与历史地位。 二、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熟读并分析苏轼等宋代文人的作品并能背诵其中的经典诗词,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词作鉴赏。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 2、 宋代文学大匠——苏轼 3、 宋词的伟大创作及其影响 4、 宋诗的创作 (二)教学难点:
1、 苏轼的文学创作与伟大成就 2、 宋词的艺术 四、 教学内容: 概说
第一章 北宋初期文学
第一节 北宋初期诗歌的三大流派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词
第三节 北宋初期的散文理论与创作 第二章 北宋中期的文学变革与苏轼
第一节 欧阳修与诗文变革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二节 北宋中期的词
第三节 伟大的文学家——苏轼
1、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2、苏轼的古文和辞赋创作; 3、苏轼的诗歌;
4、苏轼的词; 5、苏轼在文学上的意义与影响 第三章 北宋末、南宋初期文学 第一节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 第二节 李清照的文学创作 第三节 周邦彦和词 第四章 南宋中期文学
第一节 陆游与中兴四大诗人 第二节 辛弃疾的创作成就 第三节 朱熹的文论 第五章 南宋后期文学 第一节 宋末词人 第二节 江湖诗人
13
第三节 严羽和《沧浪诗话》
第四节 文天祥与宋元之际的诗人 第六章 辽金文学的发展 第一节 辽的文学
第二节 金诗词与元好问 第三节 《西厢记诸宫调》 五、复习思考题: 1、 试述宋诗的特点。
2、 以两位词人词作为代表,比较婉约词与豪放词的不同。 3、 北宋中叶欧阳修领导了诗文革新运动,其主要成就是什么?
4、 简析《前赤壁赋》是如何做到景、情、理的有机结合,体现出理趣之美的。
?
第六编 元代文学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对元曲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进行了解,熟悉主要作家,把握元代文学的特点,特别要求掌握好关汉卿、王实甫等著名戏剧创作家的代表作品和风格。
二、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通过阅读和学习元代的著名剧本,了解元剧的创作特点及个人作品的不同风格,课后能找机会进行一定的表演。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关汉卿与元杂剧 2、 元散曲的特点 3、 元代诗文作家作品 (二)教学难点:
1、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白朴、王实甫)的创作 2、 元曲的结构 四、 教学内容: 概说
第一章 关汉卿与元代前期杂剧 第一节 元杂剧的兴起
第二节 关汉卿和他的杂剧创作
1、关汉卿的生平思想和创作旨趣; 2、关汉卿的喜剧创作; 3、关汉卿的悲剧创作;
4、关汉卿的杂剧艺术和影响 第三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14
第四节 白朴和马致远
1、白朴和《梧桐雨》; 2、马致远和《汉宫秋》 第二章 元后期杂剧
第一节 杂剧的南移与衰落 第二节 郑光祖
第三节 其他作家与作品 第三章 元代散曲
第一节 元散曲的兴起与特点 第二节 元代前期散曲 第三节 元代后期散曲 第四章 元代诗文 第一节 元代诗文概况 第二节 元代前期的诗歌 第三节 元代中期的诗歌 第四节 元代后期的诗歌 第五章 元代南戏
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和发展 第二节 高明的《琵琶记》 第三节 四大南戏 五、 复习思考题:
1、 比较关汉卿和王实甫的杂剧作品,说明本色派与文采派作家的创作特点。 2、 分析《西厢记》中张生与崔莺莺的形象。 3、 元散曲的兴起及其特点是怎样的?
第七编 明代文学
一、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小说的源流和发展、演变的过程,能够理解明四大小说的深刻内涵和意义,对其中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能进行简要的分析。 二、 对学生自学的要求: 阅读、熟悉四大名著的内容,并能根据作品对其中的各色人物进行分析和评价,能有独到的见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明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与主要成就 2、 明代小说的主要作家和作品 3、 明代传奇的发展与繁荣 4、 明代的短篇小说 (二)教学难点: 1、 明四大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的意义 2、 汤显祖和《牡丹亭》的创作及其特色 四、 教学内容: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古代文学学习提要(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