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龙门架的卷扬机地锚埋设不牢固,纲丝绳过路无保护设施。清理
设备、维修保养不拉闸断电,在运行中进行保养作业;钢丝绳未定期保养、检查更新;
3. 龙门架的进出料口无防护棚、吊兰机械设备无升降式安全门、与
楼层的通道处未按规定设工具安全门。吊兰处未设禁止载人、最大荷载等警示标识。不严格执行“十不吊”。
4. 两台以上群塔作业时无群塔作业方案,无防碰撞措施。起重机械
与建筑结构拉接不合格。
5. 手持电动工具未安装漏电保护器,平刨、电锯、手持电动工具、
钢筋机械、电焊机、搅拌机等无按规定进行保护接地、接零;对焊机操作时未戴防护眼镜、手套,未站在绝缘板材上进行操作; 6. 圆盘踞无防护挡板,平刨无护手安全装臵,操作时不戴防护眼镜,
手臂跨越锯盘;木工压刨机操作,送料、接料戴手套。 7. 搅拌机无保险挂钩;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未定期进行保养、更
换。钢筋切断机切短钢筋时未按规定使用工具。
8. 翻斗车无专人负责,无证、违章驾驶、违章载人;装载机工作半
径违章站人;料铲装载跨越驾驶室时驾驶室内有人
六、可能产生的后果:
机械起重伤害极易造成人员重伤、死亡和财产损失。
七、应急救护组织机构:
总指挥:韩震刚 电话:13901005315
副总指挥:刘保良 电话:13601242011
苏话成 电话、13801236837
急救组成员:王观宏、李德福、高东存、罗先军、梁树立、汪正龙、刘棚若、汪亚林、李祥安、尹树圣、涞逢军 八、职责划分: 总指挥:韩振刚
1.负责督促安全员组织对本项目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2.定期组织本项目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安全防护设施进行检查;明确机械设备管理负责人。
3.督促本项目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落实机械维修、保养及各项整改措施的所需资金。
4.在发生安全事故时,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总指挥. 副总指挥:刘保良
1、 助总指挥组织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2、 具体组织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措施的落实工
作.检查机械负责人的工作落实情况。
3、 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协助总指挥开展救护工作,总指挥不
在现场时行使总指挥职责.
救护组成员分工:
1.救护组长王观宏负责带领钢筋组实施对伤员的抢救工作 2.罗先军负责在事故发生时组织联系救护车辆;拨打120或999急救电话。
3汪亚林平时负责救护器材的保管,在事故发生时协助组长刘学峰
实施对伤员的抢救工作.
九、应急预案:
1、 一旦发生机械、起重设备伤害事故,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抢
救,并积极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 发生轻伤时,先对受伤人员进行止血包扎;发生重伤或伤员被机械
设备卡住时,应本着先救人后减少经济损失的原则,尽快使伤员脱离危险处境,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3、 救护组抢救伤员时,要根据不同的伤情,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
不同的抢救方法;
4、 及时查看伤员的受伤部位、受伤情况,如发生残肢、断指等严重情
况时,要及时进行查找,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尽快送往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
5、 李德福、李祥安负责带领架子工班组设立警戒线,清理无关人员。 十、材料配备:
担架、急救药箱、止血绷带、消毒纱布等必备用品。伤员运输由韩振刚负责准备车辆备用。 十一、预防重点及防护措施
1、不违章指挥。租赁资质、手续齐全单位的机械设备和有资质的单位
进行拆卸、安装作业。机械设备及时淘汰更新,不超期服役。
2、 明确械负责人;施工机械定人定岗,操作机手上岗工作前细致检查。
认真执行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配戴个人劳动保护用
品。
3、 工人上岗前先教育培训;操作机手持证上岗,机械验收合格后在投
入使用。不擅自脱岗,下班后、机械维修时拉闸断电。
4、 夜间施工光照条件不足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从而满足施工作业要求。
机械设备使用专门开关箱,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规定。
5、 购买和使用合格的经过国家权威部门质量体系认证的优质产品和机
械配件。及时保养、更换起重设备磨损过度的零部;完善机械动力传动的防护装臵,及各种警示标识;
6、 完善龙门架进出料口的防护棚、吊兰升降式安全门;与楼层的通道
处按规定设工具安全门。吊兰处设禁止载人、最大荷载等警示标识。 7、 两台以上群塔作业时制定群塔作业方案,防碰撞措施。加强塔司的
安全生产教育,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
触电应急预案
潜在的触电事故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 人的因素: 1、
新工人上岗前未经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人思想麻痹,酒后作业;非电工操作;无证上岗,操作时不配戴安全保护用品。
2、
违章指挥,无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无安全技术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管理人员检查工作不严格、不细致。
3、
电器、机械设备进行检修时电闸箱处未按规定悬挂警示标识;
未安排专人进行值守;不安规定程序违章送电。
二、 环境因素 1、 2、 3、
突遇大风、雷雨等恶劣天气;
与户外高压线距离太近,未设臵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 工作场所有大量蒸汽、空气湿度偏高;
三、 材料因素 1、
电气设备、电气材料不符合规范标准,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假冒伪劣、以次充好;
2、
动力线磨损破皮、老化、绝缘不合格,违章使用麻花线或塑料胶质线。
3、
漏电保护装臵与机械设备的装机参数不匹配;
四 、 机械、设备因素
1、
高大机械设备未按规定安装避雷设施;接地电阻大于4欧姆;
2、
机械的电气设备绝缘部分损坏;机电设备的电气开关无防雨、防潮设施;
3、
绝缘电阻检验工具无专人保管,不定期检查、校验,工作失灵。
五、技术安全措施不到位:
1、
施工现场动力线架设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大型机械设备、脚手架与高压电线的安全距离不够;防护不符合要求;与金属物接触;过路、入地无保护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应急响应预案十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