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乃奋力臂膀以指拨眦.
得 分 评卷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以《孙武》为例,说明《史记》表现人物的手法。
2.冰心《我的家在哪里?》中的“梦”和“家”有何联系? 得 分 评卷人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试析《再别康桥》一诗中诗人情感变化的脉络。 得 分 评卷人 五、作文题(50分)
以“论**”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字数不少于800字。
试卷编号:测002
11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8春年秋季招生入学测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题C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8年2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20分) 1.唐宋八大家,韩柳,柳河东 2.谢婉莹
3.王安石,欧阳修 4.屈原,离骚
5.舒婷,双桅船(等)
(说明: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补过:弥补过失。 2.亡:丢失。
3.而:代词,你(你们)。 4.旦早:第二天早晨。 5.眦:眼眶。
三、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参考答案:
史记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法有:
(1)通过事件突出人物的思想和性格。比如,用训练女兵表现苏武的胆识和才能。
(2)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如,用吴王最后的“不愿下观”表现了吴王的无奈和心情的沮丧。 (3)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如写吴王乞求孙武不要斩杀爱姬,“寡人非此二姬,食不甘味,愿勿斩也。”表现了吴王的慌乱,而孙武决然执行了军令。在矛盾冲突中鲜明地突现了孙武的军事才能。
(4)通过对话表现人物。如孙武在接受吴王训练女兵任务时的对白就形象地表现了吴王的傲慢和孙武的成竹在胸。
(5)通过衬托对比表现人物。如写孙武的军事才能和深远识见,通篇都以吴王作为衬托。
2.参考答案:
一是“梦”和“家”互为“起点”和“终点”。 二是“梦”和“家”互相交融。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四、论述题(每小题35分,共35分) 参考答案:
康桥是诗人徐志摩早年留学的地方,《再别康桥》一诗是诗人重游故地之作,它以清丽幽雅的格调,如梦如幻的境界构画了康桥的美丽,表达对康桥的深深依恋之情。 诗开始即点题,“轻轻的我走了”,紧扣“再别”,诗人犹如西天的云彩般来去匆匆。继而,
12
诗人依次捕捉康桥最有代表性的景物“金柳”、“青荇”、“潭水”,它们在诗人的笔下,都幻化成爱与美的象征“新娘”、“彩虹似的梦”;悠悠的美景显现了诗人对康桥的熟稔与迷恋,同时也引发了对诗人青春时代的归依。诗人在青春旧梦的畅游中终而选择了沉默,他选择的是悄悄的别离,在“轻轻”、“悄悄”、“沉默”中,诗人与康桥融为一体,共同沉醉在最具感情色彩却又含而不露的清幽画意中。最后诗人告别“沉默”的康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让属于康桥的一切永留康桥,这才是游子最赤诚、最感人的爱。 (说明:参考答案仅供参考,凡学生有一己合理之理解即可酌情给分。)
五、作文题(共50分)
1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开放教育(专升本)大学语文入学水平测试考试大纲及模拟试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