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时间序列数据的计量分析方法

1.时间序列平稳性问题及处理方案

1.1序列平稳性的定义

从平稳时间序列中任取一个随机变量集,并把这个序列向前移动h个时期,那么其联合概率分布仍然保持不变。

平稳时间序列要求所有序列间任何相邻两项之间的相关关系有相同的性质。 1.2不平稳序列的后果

可能两个变量本身不存在关系而仅仅因为有相似的时间趋势而得出它有关系,也就是出现伪回归;破坏回归分析的假设条件,使得回归结果和各种检验结果不可信。

1.3平稳性检验方法:ADF检验 1.3.1ADF检验的假设:

?辅助回归方程:Yt????Yt?1??t????Yii?1t?i??t(是否有截距和时间趋势项

在做检验时要做选择)

原假设:H0:p=0,存在单位根

备择假设:H1:P<0,不存在单位根

结果识别方法:ADF Test Statistic 值小于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或者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则拒绝原假设并得出结论:所检测序列不存在单位根,即序列是平稳序列。

1.3.2实例

对1978年2008年的中国GDP数据进行ADF检验,结果如表一。

表一 ADF检验结果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t-Statistic Prob.* 3.063621 1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99871 5% level -2.976263 10% level -2.62742 从结果可以看出,ADF的t统计量值大于10%显著性水平上的临界值,P值为1,接受原假设,说明所检测的GDP数据是不平稳序列。 1.4不平稳序列的处理方法 1.4.1方法

如果所要分析的数据是不平稳序列,可以对序列进行差分使其变成平稳序列,但是这样做的后果是使新得出的数据丧失了许多原序列的特征,我们能从数据中得到的信息会变少,通常差分的次数不能超过两次。

经验表明,存量数据是二阶单整,做二次差分可以使其平稳,流量数据是一阶单整,做一次差分可以使其平稳,增量数据通常就是平稳序列。 1.4.2实例

将上述GDP数据作二阶差分,然后进行ADF检验,结果见表二。

表二 二阶差分数据ADF检验结果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t-Statistic Prob.* -2.734775 0.0809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689194 5% level -2.971853 10% level -2.625121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ADF的t统计量小于10%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P值为0.08,如果选择10%的显著性水平则可以认为序列是平稳序列。

说明:在单位根检验的EVIEWS软件界面上有多种检验平稳性的方法,如果选择ADF检验,还需要选择要检验的序列的形式,原序列、一阶差分序列或是二阶差分序列;还可以选择辅助回归函数的形式:只有截距项;有截距项和时间趋势项;没有截距项也没有时间趋势项。

如果对回归结果的残差进行ADF检验(不包含时间趋势和截距)可以确定回归方程的变量是否存在协整关系,或者确定模型的设定是否合理。单位根检验是为数不多的对时间序列数据和残差都适用的检验方法,其余的各种检验都是基于回归结果的残差进行的,虽然自相关性检验对变量可以检验,但通常没有什么意义。

2.异方差性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1 异方差的定义

对于不同的样本点,方差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常数,而有些是互不相同的,则称模型存在异方差 2.2 异方差产生的原因

模型中缺少某些解释变量;测量误差。 2.3 异方差产生的后果

参数诂计量非有效;统计量失真;模型的预测失效。 2.4 异方差的检验, 2.4.1检验方法

图示检验法;Goldfeld-Quandt(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Glejser(戈里瑟)检验;Park(帕克)检验;White(怀特)检验;Remark:

说明:怀特检验和戈德菲尔德-匡特检验要求样本数量比较大;图示检验和怀特检验只能检验出是否存在异方差,但不能给出异方差与解释变量的函数关系;帕克检验和戈里瑟检验可以给出异方差如何依赖具体的解释变量和具体的函数形式。

2.4.2 G-Q检验 a.检验假设 H0:σ1 =σ2, H1:σ1 ≠σ2;

结果识别方法:F远大于1为递增方差,F接近于1为同方差;若计算得到的F值小于所设显著性水平的临界值则认为总体不存在异方差;F值大于所设显著性

水平则认为存在递增异方差。 b.检验统计量 F=RSS2/RSS1 C.步骤

将解释变量按升序或降序排列,去除中间的四分之一,对小数值的四分之一点五回归得SSR1,对大数量的四分之一点五回归得SSR2。

获得F统计量临界值用命令scalar f=@qfdist(0.95,10,10)(5%的显著性水平,两样本的容量都为12)。

说明:G-Q检验要求样本数量较大,并且不能知道异方差与解释变量的具体函数形式。只对解释变量排序,排序功能在工作文件的Procs里。

2.4.3White检验的假设 回归方程:Yt??0??1X1t??2X2t??t

222辅助回归方程:ei?a0?a1X1t?a2X2t?a3X1t?a4X2t?a5X1tX2t?ui(是否包括交叉项在做检验时要做选择)

原假设:H0:不存在异方差(辅助回归方程除截距项外其余系数均为零) 备择假设:H1:存在异方差

结果识别方法:White检验提供了三个统计量,三个统计量对应的P值大于所设定的显著性水平则说明不存在异方差,否则存在异方差。但是同时也要考虑辅助回归方程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回归结果的F统计量结果来帮助判断检验结果是否可信。

White检验的各个变量之间往往呈现多重共线性,因此我们关注的是方程的总体上是否显著(F统计量),而不关心某个单个变量是否显著(t统计量)。

White检验能回答是否存在异方差,但不能给出异方差的函数形式

White检验可以粗略认为通过所有解释变量的二阶泰勒级数展开逼近任何非线性函数,如果在White检验情况下没有发现异方差,方程存在异方差的可能性 一般会很小,而Park检验和戈里瑟检验则不一定

2.4.2实例 用模型gdpt?果如表三。

表三 White检验结果

Heteroskedasticity Test: White

F-statistic 33.72139 Prob. F(1,29) 0.0000 Obs*R-squared 16.66677 Prob. Chi-Square(1) 0.0000 Scaled explained SS 9.277265 Prob. Chi-Square(1) 0.002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37350022 13208734 2.827676 0.0084 XF^2 0.023261 0.004006 5.807012 0.0000

表三的上部分是White检验结果,共列出了三种统计量,用F统计量表示回

?0??1xft??t,进行OLS回归,对残差进行White检验,检验结

归方程系数同时为零的概率。F统讲量的P值很小,说明系数不太可能同时为0,则拒绝原假设,接受存在异方差的观点。表三的下部分是辅助回归方程的各种统计统数,其中各系数的t统计量很小,说明各系数不太可能为零,这与检验结果是一致的。所以检验结果可信。

2.4.3 Glejser戈里瑟检验 a.辅助回归方程

?abs(e)??abs(e)??abs(e)??abs(e)????Xj????2????Xj????

????Xj????????/Xj???b.方法

第一步,产生残差的绝对值序列

第二步,做最小二乘回归,尝试不同的函数 形式,这依赖于散点图

第三步,用t统计量检验变量的显著性来判断 是否存在异方差

结果识别方法:通过回归结果相关系数的t统计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方差,并可以知道方差存在的具体形式。

2.4.4 Park检验 a.辅助回归方程

ei??f(Xji)??XInei?In(?)?aInX22222ajievi2ji?vi;vi?i.i.d(0,?v)

b.检验假设 H 0:α =0

结果识别方法:回归结果的相关系数显著为0,则说明不存在异方差。 说明:Park检验不存在异方差并不一定真正不存在异方差。 C.方法

第一步,获取回归方程的残差

第二步,以残差平方的对数为因变量,以 比例因子为唯一的解释变量,建立辅助回 归方程

第三步,采用t检验看是否存在异方差

说明:选择比例因子是Park检验的关键,也就是说可能有多个解释变量但只选其中的一个。怀特检验是广义的Park检验

可以构造权序列对原始方程进行加权,以1/X?j为权数,但这种方法不一

定能完全消除异方差,原因在于异方差可能还有其他解释变量有关

2.5异方差的解决方案

2.5.1 对数变换法

对各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缩小解释变量的尺度从而缩小异方差的倍数。 2.5.2加权最小二乘法

对模型进行加权,使其成为一个不存在异方差性的模型,然后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通常采用残差绝对值的倒数作为权数。

说明:进行加权最小二乘回归时首先进行普通最小二乘回归生成残差序列,然后新建残差变量,可命名为e1,然后最进加权最小二乘回归。

在EVIEWS软件的残差检验界面中提供了多种检验方法,如果选择了WHITE检验则需要选择辅助方程中是否包括交叉项,选择交叉项会由于解释变量太多而减少自由度,因此在多元回归中建议不选择包括交叉项。

3 序列相关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1 序列相关的定义

模型中的随机于扰项不相互独立,也就是模型回归后的残差序列存在着自相关。

3.2序列相关产生的原因及后果

原因:经济现象固有的惯性;模型设定偏误(漏掉了重要的解释变量或是模型数形式误设,如二次关系误设成只是一次关系);数据处理的影响。

后果:参数估计无偏但估计量无效;预测功能失效。 3.3序列相关的检验 3.3.1D-W检验

这种检验的结果在一般的回归结果中都直接给出,识别方法是,如果其值为2或接近于2则说明不存在序列相关。

D-W检验存在的问题:只能检难残差的一阶自相关;模型中要有截距项;模型右边不能含滞后项;无数据缺失。 3.3.2 相关图、Q统计量检验

主要用于确定ARMA模型的具体形式及滞后阶数。 3.3.3BG(L-M)检验 3.3.3.1L-M检验的假设

kp辅助回归方程:

Yt??0???iXit???j?t?j??t

i?1j?1原假设:H0:?i?0(直到?阶滞后不存在序列相关,?为预先定义好的整数。) 备择假设:H1:存在?i?0(存在自相关)

识别方法:L-M检验结果的F统计量的P值大于设定的显著性小平则接受原假设,接受不存在序列相关;从一阶开始不断调整检验阶数,并通过辅助回归函数系数的t统计量确定存在几阶自相关。 3.3.3.2 实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数据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2083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