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试验台设计 - 图文(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2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周勐: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实验台设计

图5—1 模型干涉检测

2、“名称”输入栏是确定干涉检测的名称,并在特征树中显示。“类型”中的第一个下拉框是选择干涉检测的类型。

▲ 接触+碰撞:检测部件之间是否存在接触或者碰撞。

▲ 间隙+接触+碰撞:检测部件之间是否存在接触、碰撞和小于设定的间隙。

第二个下拉框包含了部件检测的目标范围(在所有部件之间:默认选项,检测所有部件中的每一个部件与其他部件之间是否存在干涉)。

对所做模型选择“接触+碰撞”的检测类型,并选择“在所有部件之间”的目标范围,单击“应用”按钮进行运算,结果如下图所示:

32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

图5—2 干涉检测结果

3、对话框中亮起了黄灯,并列出了干涉具体类型和项目。在“过滤器列表”中可以根据需求列出要求的干涉类型。由检测结果可知,从动缸与金属带装配初装配的不好,其他地方尚可。

33

周勐: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实验台设计

结论与展望

再生制动理论技术是混合动力汽车的关键技术之一,其控制系统的研究比 较复杂,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关键问题 亟待解决。

在混合动力汽车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方面,本文只能说是抛砖引玉,仅仅分析了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的原理和方法,进行了试验台方案的设计,绘制出核心部件的三维模型等,该方向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还有许多有待深入研究的工作。

根据本次毕业设计所做的工作,提出以下两点展望:

(1)从生产和装配的角度出发,要尽量使再生制动系统对车辆整个传动系统影响最小,以达到安装更方便、通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的目的。

(2)从制动新技术的角度出发,考虑用电磁场原理革新再生制动技术。从能量转换角度出发。可以考虑将这部分制动动能转化为易于再生的电磁能。从电机制动方式得到启示,电磁场原理可应用于汽车制动,即:在制动过程中车轮作为电动机给电机反相电压,使车轮产生一个与转动方向相反的电磁力矩,从而达到减速停车的目的。这符合能量守恒原理,理论上是可行的。它不再借助摩擦制动,不需要摩擦制动器,却能有效回收利用制动能量,是再生制动研究和探索的新方向。

34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毕业设计

致 谢

本次毕业设计是在肖平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在我毕业设计的整个完成过程中,肖平老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定期指导毕,了解我的毕业设计进度和所遇到的难点,予以积极建议和耐心指导,并尽可能地为我搜集了相关设计资料。肖老师不仅以其多年来在无级变速器领域积累的丰富研究经验帮助指导我完成了原本相对困难的课题,使我对本课题的知识有了更透彻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契而不舍的科研态度将继续影响着我,使我受益终身。饮水思源,我将永远牢记肖平老师的帮助和指导,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效仿。在此,向肖平老师及其家人表示我最衷心的感谢。 在我完成毕业设计的过程中,阅读了大量汽车专业人士的学术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在制图过程中,与同学共同鼓励,互相支持。特别是谢思长同学和张硕,我们是同一组跟随肖老师做毕业设计的,谢思长同学论文题目与我类似,我们经常就肖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交流、探讨;张硕同学善于使用三维软件,在最后的三维建模过程中,给与我极大的帮助,感谢你们的帮助,感谢同窗四载相伴走过的日子。 值此学业完成之际,对多年来一直辛苦养育、全力支持我的父母表示最深的敬意。没有老师的指导建议、同学的支持帮助和汽车专业前辈的经验成果,我的毕业设计是不可能顺利完成的。再次向所有曾经给予我帮助的人表示深深的谢意!

35

周勐: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实验台设计

参考文献

[1] 周云山 钟勇,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 汽车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编,汽车工程手册(设计篇)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3]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4] 陈家瑞,汽车构造(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 王维平 张磊 宋锦 朱敏,电动汽车开关磁阻电机再生制动发电系统研究[J],微电机,2009,06(1):63—65

[6]王军 申金升.国内外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动态及发展趋势[J]公路交通科技,2000,17(l):71一74

[7]赵金龙,再生制动现状及发展趋势[D] 重庆大学 2011(11) [8]何仁汽车制动能量再生方法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2003

[9]葛安林.车辆自动变速原理与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0]K..Wipke, T. Markel, D. Nelson Proceedings of the 18th Electric Vehicle Symposium, Berlin, Germany (2003)

[11]刘博.基于纯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2004;12

[12]张培斌.电动汽车再生制动控制的研究与仿真 [D] 武汉理工大学2006(1) [13]李鸣 公共汽车制动能量再生系统电控装置的研制[D]山东理工大学2006;1

[14]Avernethy Francisco,Andrew Frank.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With Full Performance From Sports Cars to Full Sized Trucks.EVS18,2001.Berlin Germany [15]詹熙达主编,CATIA V5 R20产品设计实例精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6]谢龙汉 杜如虚主编,CATIA V5 R20产品造型及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17]陈庆樟 何仁 商高高,汽车能量再生制动模拟实验台设计[J],农业学报,2008;39(4):15—42

[18]陈清泉,孙逢春,祝嘉光,现代电动汽车技术[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19] 隋妮 王广萍等 直流无刷电机再生制动系统试验台的设计与验证[J].汽车技术,2011,1(01)49——53

[20] 王旭,电储能式再生制动系统实验方法的研究[D] 江苏大学 2009(6)

[21] Chan CC.The state of the art of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 [J].IEEE,2002,90(2):247—275

3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试验台设计 - 图文(8)在线全文阅读。

混联式电动汽车再生制动系统试验台设计 - 图文(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150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