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第七章 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 现场管理
1、严格落实各岗位责任制和各项安全质量管理制度。 2、坚持按质量标准化要求评估验收制度。
3、施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及区管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不学习或考试不合格及不进行签字的人员,不得从事本项工程的作业。
第二节 通风
1、加强通风管理,局扇由每班班组长兼职负责管理,保证风机正常运转。
2、掘进头采用局部扇风机压入式供风,局扇的安装和使用执行《安全规程》第128条和第129条有关规定。
3、风机必须使用三专二闭锁装臵﹝专用风机、专用电源、专用线路;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并正常使用。
4、风筒出口距迎头不超过5m,风筒必须吊挂平直,不漏风不落地(距地面高度不得小于300mm),逢环必挂。
5、加强风机、风筒等通风设施的日常维护,不得擅自毁坏、改造或移动,发生问题及时通知通风科,由通风科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6、各转载点必须安设喷雾装臵并正常使用。 7、巷道每隔50米安一个三通阀门,整条巷道必须定期冲刷积尘,以降低煤尘。并在距迎头60~200m范围内安设隔爆水袋,隔爆水袋要求顺巷布臵,与交叉点距离大于50米。每平方米巷道不少于200升,每排水袋间距为1.2~3米,棚区水袋长度不小于20米。
8、浮煤应及时清理,及时清理设备、管线、支护上的积尘,防止煤尘积聚。
9、距工作面不得超过50米安设两道净化水幕。水幕间距不小于5米,并安设挡尘帘。
10、巷道内不准堆放棉丝、煤油、机油等易燃物品。 11、机电设备严禁失爆。
12、发现巷道温度异常必须立即通知调度室和通风科,组织人员
30
570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采取措施处理。
13、通风防尘设施必须妥善保护,严禁损坏或甩掉不用。 14、作业人员必须人人熟知避灾路线。
15、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16、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风机附近10m以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开启局扇。
17、使用双风机,双电源供电,风机自动导向。必须派专人管理风机。风机自动导向每天实验一次。
第三节 支护
1、严禁空顶作业。掘进机割完煤后及时正确使用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为3米,顶板破碎时必须一排一支。
2、每道工序前及工序中每间隔15分钟,观察顶帮危岩活碴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进行认真彻底找掉。找掉时要由有经验的老工人用长柄工具按照由外向里、先顶后帮、自上而下的原则依次进行,同时必须有专人观山。找掉观山人员必须站在顶板完整、支护完好的安全地点进行。只有经过彻底地找掉,确保安全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找掉工作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找掉工作应由2名有经验的人员担任,一人找掉,一人观察顶板和退路。找掉人员应站在安全地点,观察人员应站在找掉人员的侧后方,并保证退路畅通。
(2)找掉应从有完好支护的地点开始,由外向里,先顶后帮依次进行。找掉范围内严禁其他人员进入。
3、施工时, 由于煤层的角度大,要确保锚杆角度,锚杆间排距布臵均匀。
4、如果巷道超宽,每帮超宽200~600mm以上时,应补打锚杆加固,顺巷超宽长度大于1.5m时需补打顺巷钢带。
5、锚网施工时,要严格执行予紧力及二次予紧,锚固力检查制度,达不到要求时须及时补打,上予紧力必须使用气动扳手。
6、及时安设顶板离层仪等矿压观测仪器,搞好顶板监测。 7、施工现场必须配齐风压、水压表,气扳机、锚杆拉力计、锚索涨拉机具等。风压表压力读数为0.5兆帕,水压表读数为0.5兆帕。
31
570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8、打眼作业应三人配合,一人打眼、一人协助推钻、一人观山并找准眼位。
9、施工帮锚杆时要搭设工作台,应使用厚度不少于40mm的架板,工作台必须平稳、牢固、可靠。
10、迎头必须使用临时支护,空顶范围内禁止站人施工。用特制的卡具将大板固定在锚杆上,使用半原木或大板接顶,大板的规格为:3000×250×50mm(长×宽×厚),随着掘进向前移动,及时跟头。
11、施工单位派专人担任锚网监测员,负责予紧力、锚固力检查及顶板离层仪的安装和观测工作,并设监测台帐。
12、施工单位搞好顶板日常监测,每隔30~80m安装一个顶板离层仪,深度6~8米,并挂牌编号管理。交岔点及构造带处必须安装。
13、施工单位必须坚持巷道挂牌管理制度,每10排钢带挂一个数量牌,每组锚索挂一个标志牌(注明日期、负责人、深度、长度、个数、涨拉力)
14、严格按技术科给定的中线跟顶掘进。过断层时按中腰线施工。 15、顶板破碎压力大过断层、煤质松软等特殊情况下,应立即补打锚杆或锚索或经技术科同意更换成相应规格的木支护。工作面要常备至少20架木支护材料,以备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更换支护。
16、如果发现后路巷道顶帮移近量增大过快,锚网不起作用时,应立即撤出异常地点内所有人员并及时汇报矿调度室和区队值班人员,并由外向里进行加固整修。
17、迎头20米内必须有喷雾装臵,水管跟迎头 ,有甩头, 各转载点必须有喷雾装臵,并保证开机开雾。
第四节 掘进机掘进技术
1、掘进机司机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持有合格证者方可操作。
2、掘进机按时按量添注液压油和润滑油,各部位油量少于最低油位时,禁止开车。
3、掘进机司机应建立交接班制度,将本班内运转情况向接班人员交接清楚。上井后认真填写日志。
4、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的各传动系统、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是否灵活可靠。
32
570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5、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液压系统的管路是否有崩裂、跑油现象,控制阀和液压千斤顶是否有跑油现象。
6、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装载部分和转载部分的刮板链是否有断裂和丢保险肖和丢爪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处理好。
7、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装载部分皮带和接口处有无破裂和坏卡子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处理好。
8、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行走履带的松紧情况,履带板有无断裂、断轴、缺保险肖现象,发现后应及时处理好。
9、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截割头的刀齿是否完整,发现丢失应补齐换好。严禁缺刀齿作业。
10、开工前必须检查掘进机各部件是否完好,内外喷雾是否齐全有效,无水不得开机。
11、开机前,必须做好各项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工作面环境进行检查,如顶板煤帮情况、瓦斯煤尘的浓度是否超限,危急情况人员退路是否畅通等等,确保安全生产条件完好情况下方可开机。
12、掘进机割煤期间必须有一名助手在机旁,或机上平台,观察进刀,并协助司机开水喷雾。
13、掘进机开机前,掘进机前后、左右、小皮带两侧及附近确认无人时,方可开机。
14、掘进机喷雾出现故障不能使用时,可暂时用水管向切割处洒水降尘。
15、掘进机割煤期间必须开水喷尘,坚持无水不开机制度。掘进机割煤期间,根据煤岩软硬,掌握好掘进机的推进速度和截割速度,以免发生过载现象。
16、掘进机在半煤岩掘进,若岩石硬度过大或是在断层中出现硬岩石时,应停止使用掘进机,采取其他措施。
17、根据掘进机的能力,掌握好割煤速度,避免出现耙爪闷车。如果煤量过大,而造成过载时,必须紧急停车,将掘进机退回进行处理。
18、掘进机皮带与运煤皮带搭接不少于1米,必须及时延长运煤皮带。
19、机掘司机必须精力集中,在停止割煤后要将掘进机电源锁闭,防止误操作。
20、掘进机开机前必须提前3分钟发出警报,机前机后附近无人
33
5702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时方可开机。
21、司机离开操作台时,必须切断电器控制回路隔离开关,必须保证掘进机操作侧,急停按钮灵敏可靠。
22、掘进机不得积存浮煤,停机后及时清扫。
23、截落的大块渣及时用滚筒破碎,并注意截割头与大铲距离,防止卡住耙爪。
24、掘进机割完煤支护时必须将掘进机停电,并将截割头落臵底板上。当掘进机需要更换截齿,检修等停机时,必须切断电源,闭锁开关。
25、掘进机电缆油管必须要加强保护,避免水淋碰撞等损坏,司机及维护工必须每班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五节 运输
1、绞车拉力和钢丝绳安全系数验算
选取最大载荷q:每根顶锚杆重6.518公斤,一罐装200根 ,总重为1300公斤。一叉子车装300根总重1955公斤。每根帮锚杆重4.196公斤,一罐装300根 ,总重为1258公斤,一叉子车装400根总重1678公斤。 叉子(罐)车自重 700公斤。即一罐顶锚杆总重2000公斤。一叉子车顶锚杆总重2655公斤;一罐帮锚杆总重1958公斤。一叉子车帮锚杆总重2379公斤。
根据公式:ma=Q/[qn(sina+f1cosa)+pL(sina+f2cosa)] F= qn(sina+f1cosa)+pL(sina+f2cosa) ma--安全规程规定系数值。
f1--设备与轨道的摩擦系数。 Q--钢丝绳的破断力,KN。
f2--钢丝绳与巷道底板摩擦系数。 P--每米钢丝绳的重量,公斤/米, L--钢丝绳长,米。取180米
a--巷道倾角。
F--绞车对设备需要的拉力,KN。
q-- 选取的载荷重量,公斤。
3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