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法于1994年介绍到国内,目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试点案例,如西安农机厂的实施案例、厦门三德兴公司的实施案例,在铁路部门的实施案例等,出版了有关作业成本的专著。但是作业成本的宣传普及还不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还没有在企业扩展开来。
推广难点与发展潜力
与传统成本法不同,作业成本法没有固定的框架和统一的模式,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实施目的和核算体系,必须结和企业的实际实施。作业成本理论虽然先进,如果不能够成功实施则不能发挥作业成本的先进性。目前作业成本在国内实施主要有以下难点。
(1) 实施责任主体不明 作业成本法属于管理会计范畴,国内企业大多没有管理会计这一职位和相关部门,其功能分散在各个部门中,导致作业成本的实施可能无主管部门,可能出现人人有责人人都不负责的情况;
(2) 企业高层认同 企业高层的认同是实施作业成本的关键。我国企业对作业成本的认同与西方国家企业的认同的存在较大差距。这可能与企业的体制有关,也与对作业成本的了解和理解有关,这与作业
成本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水平是相适应的。
(3) 组织行为阻力 作业成本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全员实施。因为作业成本必须清楚企业的运作过程,作业成本核算体系设计、基础数据收集以及改善行动都需要全员参与。另外实施作业成本法,成本在产品之间的重新分配和对作业进行核算,不可避免的导致对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的影响,受到影响的组织和个人可能会抵制作业成本的实施。
(4) 基础数据获取 作业成本实施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 我国大多数企业管理不规范,数据的采集是一个难点。在不影响实施目标的前提下,尽量采取容易获取的数据或者已经有的数据,会大大减少实施成本。
(5) 缺乏实施工具 作业成本的实施离不开软件的支持,国外已经有成熟的作业成本软件,国内还没有成熟的软件工具。没有软件工具的支持,作业成本的运行与数据分析都是困难。尽快开发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作业成本软件,使得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并加快与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集成是解决实施问题的关键。
作业成本法虽然具有较大的实施困难,但是也有巨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作业成本法理论基础上优于传统成本法,传统成本的巨大缺陷是作业成本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使得作业成本具有广阔的需求。
(2) 低成本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主要武器,面对激烈多变的市场环境,正确的成本信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企业有对作业成本的客观需要。
(3) 传统成本法是一种通用的解决方案,不考虑企业的目标,作业成本从一开始就考虑企业的实施目标和范围,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实施,并把成本核算与成本信息分析和应用结合起来,直至采取改善行动,为企业提供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
(4) 当前国家大力推行企业信息化工程,企业借助信息化实现了规范的管理,能够为作业成本提供数据支持,为作业成本的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5) 一些非制造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比较复杂,如电信行业、银行、保险、铁路运输部门、医疗行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没有通用的规律可循,传统成本对此无能为力,作业成本作为个性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大有作为,作业成本法可能在这些行业取得突破,最先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对作业成本法的不正确认识
对于作业成本的介绍已经很多,介绍的角度和目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对作业成本的理解出现偏差。以下是对作业成本法的不正确的认识:
(1)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目的是为了改变成本扭曲。一些文献介绍作业成本法时,突出了作业成本信息与传统成本信息在产品成本结果上的差异,以说明作业成本的应用效果,使得读者认为作业成本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成本的成本扭曲,实际上这仅仅是作业成本最基本的功能。作业成本的实施是根据企业确定的实施目标进行的,它可能用于对生产过程的分析与优化,也可能用于企业内部业绩的考核。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必须为企业的目标服务。
(2) 作业成本法是精确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对一些不重要的成本项目可能简化处理,因此作业成本法并不计算精确的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哲理是:模糊的正确好于绝对的错误。作业成本法追求一定程度的准确性,更追求成本信息的决策相关性,即成本信息对管理和企业决策有用。
(3) 作业成本体系庞大,实施太难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不同的目
的有不同的实施规模。面向战略决策的实施通常只划分几个大的作业,实施相对简单,面向战术决策的实施通常划分作业详细,作业数目较多。企业可以采取由简到难、由局部到全面的渐进实施方法,并在运行中优化完善。
作业成本法在中国还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于作业成本法在中国企业的应用还有很多的课题需要研究,一些课题超出了作业成本法本身的范围,如作业成本法与现有的企业会计制度的适应问题,如何处理作业成本法实施中的主观因素,作业成本实施与组织的相互影响问题等都有待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施应用来验证分析。
应用案例
某农机厂作业成本法实施案例 该企业是典型的国有企业,属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模式,产品以销定产,传统成本法下制造费用超过人工费用的200%,成本控制不力,企业决定实施作业成本法。根据企业的工艺流程,确定了32个作业,以及各作业的作业动因,作业动因主要是人工工时,其他作业动因有运输距离、准备次数、零件种类数、订单数、机器小时,客户数,通过计算,发现了传统成本法的成本扭曲:最大差异率达到46.5%。根据作业成本法提供的信息,为加强成本控制,针对每个作业制定目标成本,使得目标成本可以细化到班组,增加了成本控制的有效性。通过对成本信息的分析,发现生产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作业成本法介绍(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