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2 主梁跨中左半部分单元划分图
表3-1 控制节点
控制节点 1 6 10 13 17 23 29 35 41 位置 1号支点 1L/4节点 2L/4节点 3L/4节点 2号支点 1L/4节点 2L/4节点 3L/4节点 3号支点 控制节点 47 53 59 65 69 72 76 81 位置 1L/4节点 2L/4节点 3L/4节点 4号支点 1L/4支点 2L/4支点 3L/4支点 5号支点 第二节 毛截面几何特性计算
由于结构对称,故只需计算一半。
6
表3-2 截面几何特性
控制截面 截面面积(m2) 截面惯性矩(m4) 中性轴至梁顶距离中性轴至梁底距离(m) (m) 1(1号支点) 8.135 15.2518 1.5666 2.1334 6(1L/4) 10(2L/4) 13(3L/4) 17(2号支点) 23(1L/4) 29(2L/4) 35(3L/4) 41(3号支点) 8.135 8.7114 10.7641 14.655 10.5853 8.135 10.5853 14.655 15.2581 18.6794 33.4156 72.1599 27.24124 15.2513 27.24124 72.1599 1.5666 1.7239 2.2495 3.1195 2.0404 1.5666 2.0404 3.1195 2.1334 2.2230 2.5301 3.0805 2.3963 2.1334 2.3963 3.0805
第三节 恒载内力计算
一、计算方法
恒载内力计算采用midas软件提供的有限元方法计算,由于不同的施工方法所计算出来的恒载内力会不一样,所以计算时考虑施工阶段的划分,全桥施工共划分6个施工阶段。具体为:
(一)桥墩与零号块施工;
(二)悬臂法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共9个阶段);
7
(三)现浇现浇段; (四)边跨合拢; (五)中跨合拢; (六)桥面铺装;
二、控制截面选择
计算过程中选择控制截面来概略表示所进行的计算内容和过程,先选定各控制截面并用表格表示其对应的单元号。
表 3-3 控制截面 控制截面 截面编号 单元编号 1号支点 边跨L/4 1 1 6 6 边跨L/2 10 10 13 13 17 17 边跨3L/4 2号支点 中跨L/4 23 23 中跨L/2 29 29 三、恒载取值
(一)一期恒载:结构自重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1],梁体容重初步按配筋率在3%以内的钢筋混凝土容重γ=25.0kN/m3进行计算。
(二) 二期恒载:单线桥面二期恒载(包括钢轨、扣件、垫板、枕木、道渣、防水层、保护层、电缆槽、渣墙、人行道栏杆、接触网支架等)按有渣桥面考虑,二期恒载q=120kN/m。
四、各施工阶段的内力计算 (一)结构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弯矩图
图 3.3结构施工至最大悬臂状态弯矩图(kN.m)
(二)结构现浇阶段弯矩图
8
图 3.4结构现浇阶段弯矩图(kN.m)
(三)结构合拢段弯矩图
图 3.5结构合拢段弯矩图(kN.m)
(四)二期恒载弯矩图
图 3.6二期荷载引起结构弯矩图(kN.m)
五、控制截面恒载内力 (一)一期恒载
表 4-3一期恒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内力值
截 面 位 置 剪 力 值 (KN) 弯 矩 值 (KN.m) 1号支点 边跨L/4 边跨L/2 边跨3L/4 2号支点 中跨L/4 中跨L/2 -1187.83 1252.65 3815.63 6922.51 -11153.50 -4690.48 -141.00 0.00 -389.06 -30491.73 -94270.26 -201298.04 -46726.37 -450.11 9
(二)二期恒载
表 4-4二期恒载作用下各控制截面内力值 截 面 位 置 1号支点 边跨L/4 边跨L/2 边跨3L/4 2号支点 中跨L/4 中跨L/2 剪 力 值 (KN) -1548.70 -108.70 1330.09 2762.74 -4529.19 -2127.25 270.81 弯 矩 值 (KN.m) 0.00 9944.37 2608.75 -22006.88 -63902.50 2681.28 21265.05 第四节 活载内力计算
一、活载动力系数的计算
列车竖向活载纵向计算采用中-活载.中-活载标准活载计算图式如下图所示:
图3.7
列车活载的动力系数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2.1-2005)[1]。采用公式:
1???1??(6) (3-1) 30?L式中:α=4(1-h)≤2,其中,h为轨底到梁顶道渣厚度取h=0.7;L为桥梁跨度,以米计。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毕业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