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4)采用广播信息传送方式:任何一个节点发送信息在整个网中的节点都可以收到,这在网络方面存在一定的隐患,但这在局域网中使用影响不大;
(5)网络传输数据快:这一点可以从目前最新的1000Mbps到10G以太网接入速度可以看出。
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
图3-2 星型结构
3. 环型
这种结构的网络形式主要应用于令牌网中,在这种网络结构中各设备是直接通过电缆来串接的,最后形成一个闭环,整个网络发送的信息就是在这个环中传递,通常把这类网络称之为\令牌环网\。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不会是所有计算机真的要连接成物理上的环型,一般情况下,环的两端是通过一个阻抗匹配器来实现环的封闭的,因为在实际组网过程中因地理位置的限制不方便真的做到环的两端物理连接。
这种拓扑结构的网络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
(1)这种网络结构一般仅适用于IEEE 802.5的令牌网(Token ring network),在这种网络中,\令牌\是在环型连接中依次传递。所用的传输介质一般是同轴电缆。
(2)这种网络实现也非常简单,投资最小。可以从其网络结构示意图中看出,组成这个网络除了各工作站就是传输介质--同轴电缆,以及一些连接器材,没有价格昂贵的节点集
10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中设备,如集线器和交换机。但也正因为这样,所以这种网络所能实现的功能最为简单,仅能当作一般的文件服务模式;
(3)传输速度较快:在令牌网中允许有16Mbps的传输速度,它比普通的10Mbps以太网要快许多。当然随着以太网的广泛应用和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以太网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提高,目前普遍都能提供100Mbps的网速,远比16Mbps要高。
(4)维护困难:从其网络结构可以看到,整个网络各节点间是直接串联,这样任何一个节点出了故障都会造成整个网络的中断、瘫痪,维护起来非常不便。另一方面因为同轴电缆所采用的是插针式的接触方式,所以非常容易造成接触不良,网络中断,而且这样查找起来非常困难,这一点相信维护过这种网络的人都会深有体会。
(5)扩展性能差:也是因为它的环型结构,决定了它的扩展性能远不如星型结构的好,如果要新添加或移动节点,就必须中断整个网络,在环的两端作好连接器才能连接。
图3-3 环型结构
4. 树型
树型结构是分级的集中控制式网络,与星型相比,它的通信线路总长度短,成本较低,节点易于扩充,寻找路径比较方便,但除了叶节点及其相连的线路外,任一节点或其相连的
11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线路故障都会使系统受到影响。树型结构是总线型结构的扩展,它是在总线网上加上分支形成的,其传输介质可有多条分支,但不形成闭合回路;也可以把它看成是星型结构的叠加。树型拓扑以其独特的特点而与众不同,具有层次结构,是一种分层网,网络的最高层是中央处理机,最低层是终端,其他各层可以是多路转换器、集线器或部门用计算机。其结构可以对称,联系固定,具有一定容错能力,一般一个分支和节点的故障不影响另一分支节点的工作,任何一个节点送出的信息都由根接收后重新发送到所有的节点,可以传遍整个传输介质,也是广播式网络。著名的因特网(Internet)也是大多采用树型结构。
树型网的优点:
(1) 结构比较简单,成本低。
(2) 网络中任意两个节点之间不产生回路,每个链路都支持双向传输。 (3) 网络中节点扩充方便灵活,寻找链路路径比较方便。 树型网的缺点:
(1) 除叶节点及其相连的链路外,任何一个工作站或链路产生故障都会影响整个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2) 对根的依赖性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全网不能正常工作。因此这种结构的可靠性问题和星型结构相似。
路由器交换机客户端客户端交换机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 图3-4 树型结构
12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3.1.2 TCP/IP 协议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文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
互联网络协议)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简单地说,就是由底层的IP协议和TCP协议组成的。TCP/IP协议的开发工作始于70年代,是用于互联网的第一套协议。
1. 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议的开发研制人员将Internet分为七个层次,以便于理解,它也称为互联网分层
模型或互联网分层参考模型,如下图:
图3-5 TCP/IP参考模型结构图
物理层:对应于网络的基本硬件,这也是Internet物理构成,即我们可以看得见的硬设备,如PC机、互连网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必须对这些硬设备的电气特性作一个规范,使这些设备都能够互相连接并兼容使用。
数据链路层:它定义了将资料组成正确帧的规程和在网络中传输帧的规程,帧是指一串资料,它是资料在网络中传输的单位。
网络层:本层定义了互联网中传输的“信息包”格式,以及从一个用户通过一个或多个路由器到最终目标的\信息包\转发机制。
传输层:为两个用户进程之间建立、管理和拆除可靠而又有效的端到端连接。
13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会话层:提供的服务可使应用建立和维持会话,并能使会话获得同步。会话层使用校验点可使通信会话在通信失效时从校验点继续恢复通信,对于传送大的文件极为重要。
表示层:是为异种机通信提供一种公共语言,以便能进行互操作。这种类型的服务之所以需要,是因为不同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使用的数据表示法不同。
应用层:它定义了应用程序使用互联网的规程。 2. 网间协议IP
是英文 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意思是“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在因特网中,它是能使连接到网上的所有计算机网络实现相互通信的一套规则,规定了计算机在因特网上进行通信时应当遵守的规则。任何厂家生产的计算机系统,只要遵守 IP协议就可以与因特网互连互通。正是因为有了IP协议,因特网才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放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此,IP协议也可以叫做“因特网协议”。
Internet 上使用的一个关键的底层协议是网际协议,通常称IP协议。我们利用一个共同
遵守的通信协议,从而使 Internet 成为一个允许连接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和不同操作系统的网络。要使两台计算机彼此之间进行通信,必须使两台计算机使用同一种\语言\。通信协议正像两台计算机交换信息所使用的共同语言,它规定了通信双方在通信中所应共同遵守的约定。计算机的通信协议精确地定义了计算机在彼此通信过程的所有细节。例如,每台计算机发送的信息格式和含义,在什么情况下应发送规定的特殊信息,以及接收方的计算机应做出哪些应答等等。
网际协议IP协议提供了能适应各种各样网络硬件的灵活性,对底层网络硬件几乎没有任何要求,任何一个网络只要可以从一个地点向另一个地点传送二进制数据,就可以使用IP协议加入 Internet 了。
3. 传输控制协议TCP
尽管计算机通过安装IP软件,从而保证了计算机之间可以发送和接收资料,但IP协议还不能解决资料分组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若要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连上 Internet 的计算机还需要安装TCP协议来提供可靠的并且无差错的通信服务。TCP协议被称作一种端对端协议。这是因为它为两台计算机之间的连接起了重要作用:当一台计算机需要
1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socket的网络聊天系统(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