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2. 需求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2.1 系统分析概况
系统分析是指在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中系统分析阶段的各项活动和方法,应用系统思想和系统科学的原理进行分析工作的方法与技术。
系统分析阶段的目的,就是按照系统规划所定的某个开发项目范围内明确系统开发的目标和用户的信息需求,提出系统的逻辑方案。
系统分析在整个系统开发过程中,是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即根据系统规划所确定的范围,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尽可能弄清楚用户对信息的需求,调查原信息系统的资源,输入,处理和输出,描述现行系统的业务流程,指出现行系统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确定新系统的基本目标和逻辑功能要求,也即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为下一阶段进行物理方案设计,解决“怎么做”提供依据。因此,这个阶段又称逻辑设计阶段。
2.2 系统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是指理解用户需求,就软件功能与客户达成一致,估计软件风险和评估项目代价,最终形成开发计划的一个复杂过程。从广义上理解:需求分析包括需求的获取、分析、规格说明、变更、验证、管理的一系列需求工程。
需求分析就是分析软件用户的需求是什么.如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开发出的软件却没人要,那所有的投入都是徒劳.如果费了很大的精力,开发一个软件,最后却不满足用户的要求,从而要重新开发过,这种返工是让人痛心疾首的。
需求分析之所以重要,就因为他具有决策性,方向性,策略性的作用,他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大家一定要对需求分析具有足够的重视.在一个大型软件系统的开发中,他的作用要远远大于程序设计.
本系统为了能够实现局域网内的即时通信,将整个系统分为两个独立的模块:服务器模块和客户端模块。两个模块独立运行,各自作用。
5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需求工程 需求开发 需求管理 问题获取 分析 编写规格说明 验证 图2-1需求分析结构图
2.2.1 功能要求
(1)客户端程序启动之后就能看到当前哪些机器在线,哪些可以与之进行对等通信。 (2)一旦有某个网内的机器上线了,要有即时通知,并能及时更新用户界面中的用户列表。
(3) 聊天界面要人性化,下面是发送框,上面有已有聊天记录,并借助滚动条看到当次所有的聊天记录。
(4) 服务器端可以对所有客户端进行监控。 (5)实现文件传输的功能。
(6)双击列表可以跳出对话框与在线成员进行聊天。
2.2.2 性能要求
首先,程序的稳定性要得到保证,能够应付各种突发状况,比如网络通信没有连接,用户下线等。对任何突发事件都要有相应的提示,尽量做到人性化。
其次,程序要有良好的容错性,当用户进行非法操作时或者系统本身出现问题时要能以最好的方式退出程序,避免发生程序假死现象。
再次,开发文档要有好的易理解性,如果系统又要交由别人接手开发,或者自己由于种种原因需要进行二次开发,那么要保证以后能够清晰的理解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及实现细节。
6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最后,要求程序对所运行之系统的硬件条件要求尽可能低,运行时内存占用尽可能小,响应速度要尽可能快。并且不发生内存泄漏之类影响系统运行的错误事件。并且要求易于维护及扩展。所以应该采用模块化开发,各个模块之间不要有太多的联系,以免维护困难。
2.3 系统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明确系统的目标、规模与功能,对系统开发背景、必要性和意义进行调查分析并根据需要和可能提出开发系统的初步方案与计划。
可行性研究是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调查分析,系统设计方案有以下三个可行性:
2.3.1 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采用Windows XP作为操作平台。本系统的应用程序开发平台选用VisualC++6.0,这是目前数据库应用软件的主流开发平台。
2.3.2 经济可行性
采用本聊天工具本身不需要任何附加硬件设备,功能完全由软件实现,所可以有效的节省资金,减少开支。因为软件对硬件的需求环境不高,所以运行成本不会很高。
2.3.3 营运可行性
(1)本系统操作简单,界面友好,易于理解,上手容易,营运环境要求低。
(2)面对于系统设计还应该以“标准性、安全性、高效性、保密性、可维护性”为标准,在着眼于当前实用的基础上,为将来系统的扩展,升级留有余地。软件的开发应能在较长时间内满足企业或者是学校的发展需要,将来如果有需要的话还可以对软件进行拓展。
标准性:系统编写与运行必须符合标准,既可以保证系统运行又可以在此标准上每一项功能运行。
可靠性:由于采用了点对点通信,系统相当稳定可靠,避免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 安全性:由于本系统应用在局域网内,不需要连接外网即可进行通信,不必担心被外界因素所干扰,所以安全性可以得到充分保证。
高效性:由于即时传输要求实时性,所以数据传输必须准确、快速,所以系统对信息处理能力响应能力都应是快捷有效的。
7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可维护性:采用结构化模块设计,便于开发与维护,也有利于情况随时进行
3. 系统设计及编码实现
3.1 系统基础认知
3.1.1局域网简介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某一区域”指的是同一办公室、同一建筑物、同一公司和同一学校等,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局域网的种类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种局域网都具有以下特点:
(1)有限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米到10公里之内);
(2)通常多个站共享一个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3)具有较高的数据传播速率,通常为1Mbps―20Mbps,高速局城网可达100Mbps; (4)具有较低的时延;
(5)具有较低的误码串(一般在千万分之一到百亿分之一间); (6)有限的站数。
局域网种类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少。根据数据传输速率可分为局域网和高速局域网。高速局域网―般指的是在计算机机房内将主机与一些高速外设和另外的主机相连,其传输速率一般都在50Mbps以上。也可以根据访问方法分类,但最主要的还是按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分类。常用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树型。
1. 总线型
总线型结构的网络特点如下:结构简单,可扩充性好。当需要增加节点时,只需要在总线上增加一个分支接口便可与分支节点相连,当总线负载不允许时还可以扩充总线;使用的电缆少,且安装容易;使用的设备相对简单,可靠性高;维护难,分支节点故障查找难。
总线型结构是将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公共总线上,结点之间按广播方式通信,一个结点发出的信息,总线上的其它结点均可“收听”到。 优点:结
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4届毕业设计(论文)
构简单、布线容易、可靠性较高,易于扩充,是局域网常采用的拓扑结构。缺点:所有的数据都需经过总线传送,总线成为整个网络的瓶颈;出现故障诊断较为困难。最著名的总线拓扑结构是以太网(Ethernet)。
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客户端
图3-1总线型结构
2. 星型
这种结构是目前在局域网中应用得最为普遍的一种,在企业网络中几乎都是采用这一方式。星型网络几乎是Ethernet(以太网)网络专用,它是因网络中的各工作站节点设备通过一个网络集中设备(如集线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在一起,各节点呈星状分布而得名。这类网络目前用的最多的传输介质是双绞线,如常见的五类线、超五类双绞线等。
这种拓扑结构网络的基本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容易实现:它所采用的传输介质一般都是采用通用的双绞线,这种传输介质相对来说比较便宜,如目前正品五类双绞线每米也仅1.5元左右,而同轴电缆最便宜的也要2.00元左右一米,光缆那更不用说了。这种拓扑结构主要应用于IEEE 802.2、IEEE 802.3标准的以太局域网中;
(2)节点扩展、移动方便:节点扩展时只需要从集线器或交换机等集中设备中拉一条线即可,而要移动一个节点只需要把相应节点设备移到新节点即可,而不会像环型网络那样\牵其一而动全局\;
(3)维护容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它节点的连接,可任意拆走故障节点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基于socket的网络聊天系统(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