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吉林工业大学考研复习题
要求类
1、 设计离合器、变速器、万向节传动轴、驱动桥、驱动桥壳、悬架、悬架导向机构、离合器操纵机构、
转向系、制动系需要满足哪些基本要求?
设计离合器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在任何行驶条件下,能可靠地传递发动机的最大转矩。2)接合时平顺柔和,保证汽车起步时没有抖动和冲击。3)分离时要迅速、彻底。4)从动部分转动惯量小,减轻换挡时变速器齿轮间的冲击。 5)有良好的吸热能力和通风散热效果,保证离合器的使用寿命。6)避免传动系产生扭转共振,具有吸收振动、缓和冲击的能力。7)操纵轻便、准确。8)作用在从动盘上的压力和摩擦材料的摩擦因数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尽可能小,保证有稳定的工作性能。9)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动平衡。10)结构应简单、紧凑,制造工艺性好,维修、调整方便等。
设计变速器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保证汽车有必要的动力性和经济性。2)设置空挡,用来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输。 3)设置倒挡,使汽车能倒退行驶。4)设置动力输出装置。5)换挡迅速、省力、方便。
6)工作可靠。变速器不得有跳挡、乱挡及换挡冲击等现象发生。7)变速器应有高的工作效8)变速器的工作噪声低。除此之外,变速器还应当满足轮廓尺寸和质量小、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等要求。
设计万向节传动轴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 保证所连接的两根轴相对位置在预计范围内变动时,能可靠地传递动力。 2. 保证所连接两轴尽可能等速运转。
3. 由于万向节夹角而产生的附加载荷、振动和噪声应在允许范围内。 4. 传动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维修容易等。
设计驱动桥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 所选择的主减速比应能保证汽车具有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2) 外形尺寸要小,保证有必要的离地间隙。 3) 齿轮及其它传动件工作平稳,噪声小。 4) )在各种转速和载荷下具有高的传动效率。
5) 在保证足够的强度、刚度条件下,应力求质量小,尤其是簧下质量应尽量小,以改善汽车平顺性。 6) 与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协调,对于转向驱动桥,还应与转向机构运动协调。 7) 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制造容易,拆装,调整方便。
设计悬架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保证汽车有良好的行驶平顺性。 2)具有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驱动桥设计应当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3)保证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汽车制动或加速时要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角要合适。 5)有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尺寸要小。
7)可靠地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在满足零部件质量要小的同时,还要保证有足够的强
度和寿命。
设计悬架导向机构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对前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
1)悬架上载荷变化时,保证轮距变化不超过±4.Omm,轮距变化大会引起轮胎早期磨损。 2)悬架上载荷变化时,前轮定位参数要有合理的变化特性,车轮不应产生纵向加速度。
3)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在0.4g侧向加速度作用下,车身侧倾角不大于6°~7°,并
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同向,以增强不足转向效应。
4)汽车制动时,应使车身有抗前俯作用;加速时,有抗后仰作用。
对后轮独立悬架导向机构的要求是:
1)悬架上的载荷变化时,轮距无显著变化。
2)汽车转弯行驶时,应使车身侧倾角小,并使车轮与车身的倾斜反向,以减小过多转向效应。 此外,导向机构还应有够强度,并可靠地传递除垂直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
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上、下臂不等长的双横臂式独立悬架(主要用于前悬架)和滑柱摆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1)踏板力要小,轿车一般在80~150N范围内,货车不大于150~200N。 2)踏板行程对轿车一般在80—150mm范围内,对货车最大不超过180mm。 3)踏板行程应能调整,以保证摩擦片磨损后分离轴承的自由行程可以复原。 4)应有对踏板行程进行限位的装置,以防止操纵机构因受力过大而损坏。 5)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6)传动效率要高。
7)发动机振动及车架和驾驶室的变形不会影响其正常工作。
设计转向系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设计离合器操纵机构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2)转向轮具有自动回正能力。3)在行驶状态下,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装置产生的运动不协调,应使车轮产生的摆动最小。5)转向灵敏,最小转弯直径小。6)操纵轻便。 7)转向轮传给转向盘的反冲力要尽可能小。8)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中应有间隙调整机构。9)转向系应有能使驾驶员免遭或减轻伤害的防伤装置。10)转向盘转动方向与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相一致。
设计制动系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
1)足够的制动能力 。2)工作可靠 。3)不应当丧失操纵性和方向稳定性 。
4)防止水和污泥进入制动器工作表面。5)热稳定性良好 。6)操纵轻便,并具有良好的随动性 。 7)噪声尽可能小。8)作用滞后性应尽可能短9)摩擦衬片(块)应有足够的使用寿命10)调整间隙工作容易11)报警装置 方案分析类
1、 货车按发动机位置不同分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货车按照发动机位置不同,可分为发动机前置、中置和后置三种布置形式。其中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货车得到广泛应用。它与其它两种布置形式比较有如下主要优点:维修发动机方便;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简单;货箱地板高度低;可以采用直列发动机、V型发动机或卧式发动机;发现发动机故障容易。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的货车有下述主要缺点:如果采用平头式驾驶室,而且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之上,处于两侧座位之间时,驾驶室内部拥挤,隔热、隔振、密封和降低噪声问题难以解决;如果采用长头式驾驶室,为保证具有良好的视野,驾驶员座椅须布置高些,这又影响整车和质心高度,同时增加了整车长度。
采用卧式发动机,且布置在货箱下方的后桥驱动货车,因发动机通用性不好,需特殊设计,维修不便;油门、离合器、变速器等操纵机构因距驾驶员远,导致机构复杂;发动机距地面近,容易被车轮带动起来的泥土弄脏;受发动机位置影响,货箱地板高度高。目前这种布置形式的货车已不采用。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货车是由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轿车变型而来,所以极少采用。这种形式的货车后桥超载;操纵机构复杂;发现发动机故障和维修发动机都困难以及发动机容易被泥土弄脏等是它的主要缺点。
2、 货车按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不同分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按驾驶室与发动机相对位置的不同,货车有长头式、短头式、平头式和偏置式。 (一)长头式优点
a、发动机位于驾驶室前部 ;b、发动机及其附件的接近性好 ;c、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布置简单。 长头式缺点
a、汽车面积利用率低; b、视野差 ;c、机动性差。 应用:使用条件差的货车、越野车 (二)短头式优点
a、发动机有少部分位于驾驶室内 ; b、汽车面积利用率及视野有所改善;c、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布置简单; 短头式缺点
a、汽车面积利用率低; b、视野差 ;c、机动性差;d、驾驶室内部相对拥挤。 应用:中重型货车、越野车 (三)平头式优点
a、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之上 ; b、汽车面积利用率高、视野好;c、最小转弯半径小; 平头式缺点
a、前轴负荷大,因而汽车通过性能变坏 ; b、驾驶室有翻转机构和锁住机构,机构复杂; c、进、出驾驶室不如长头式货车方便 ; d、驾驶室内受热及振动均比较大;
f、正面碰撞时,特别是微型、轻型平头货车,使驾驶员和前排乘员受到严重伤害的可能性增加。 应用:各种级别的货车 (四)偏置式优点
a、驾驶室位于发动机之旁 ; b、具有具有平头式货车的一些优点;(轴距短、视野好)c、还具有长头式货车的一些优点;(驾驶室通风条件好、 维修发动机方便) 应用:主要用于重型矿用自卸车
大客车按发动机位置不同布置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 (1)发动机前置后桥驱动
优点:
a、动力总成操纵机构结构简单; b、散热器位于汽车前部,冷却效果好; c、冬季在散热器罩前部蒙以保护棉被,能改善发动机的保温条件; d、发动机出现故障时驾驶员容易发现 。 缺点:
a、布置座椅时会受到发动机的限制; b、地板平面离地面较高 ;c、传动轴长度长; d、发动机的声、气味和热量易于传入车厢内;隔绝发动机振动困难,影响乘坐舒适性; f、采用前开门布置会使前悬加长同时可能使前轴超载。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的大客车,常在货车底盘基础上改装而成。 (2)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 优点:
a、能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噪声、气味、热量; b、检修发动机方便;轴荷分配合理; c、能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d、当发动机横置时,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并有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较少;f、行李箱大(旅游客车)、地板高度低 (城市客车)g、传动轴长度短。 缺点:
a、发动机的冷却条件不好,必须采用冷却效果强的散热器; b、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 c、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
发动机后置后桥驱动大客车优点明显。目前,这种布置形式的大客车得到广泛应用。 (3)发动机中置后桥驱动 优点:
a、轴荷分配合理; b、传动轴的长度短;
c、车厢内面积利用最好,并且座椅布置不会受发动机的限制; d、乘客车门能布置在前轴之前等。
缺点:
a、发动机必须用水平对置式的,且布置在地板下部,给检修发动机带来困难; b、驾驶员不容易发现发动机故障;
c、发动机在热带的冷却条件和寒带的保温条件均不好; d、发动机的噪声、气味、热量和振动均能传入车厢; f、动力总成操纵机构复杂;
e、受发动机影响,地板平面距地面较高;
应用于旅游大客车
3、 轿车的布置形式有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发动机前置前驱动、发动机前置后驱动、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1)发动机前置前驱动 优点:
a、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 b、越过障碍的能力高; c、动力总成结构紧凑;
d、有利于提高乘坐舒适性;(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以降低) e、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机动性;(轴距可以缩短 ) f、有利于发动机散热 ,操纵机构简单; g、行李箱空间大; h、变形 容易。 缺点:
1)结构与制造工艺均复杂;(采用等速万向节)
2)前轮工作条件恶劣,轮胎寿命短;(前桥负荷较后轴重) 3)汽车爬坡能力降低;
4)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发动机及其附件损失较大,维修费用高。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汽车设计》复习思考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