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洞出口围堰施工组织设计
1、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
导流洞出口围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的主要依据:
(1)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提供的出口围堰方案的(2008)溇江-导字第01号设计通知单。
(2)施工现场及其附近区域踏勘情况。 (3)现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程、规范和标准。
(4)我部在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施工队伍、施工设备的基本状况。 1.2工程简介 1.2.1工程现状
2007年7月距江坪河水电站坝址下游约1.8km处的梅家台左岸新屋场变形岩体先后出现4次塌滑,总的滑坡体积约205万m3,其中约72万m3滑入河床;梅家台滑坡堆积物堵江,在河床中形成高30m~50m的堵江堰体,导致水位的上涨,淹没当时正在施工的导流洞。为恢复导流洞的施工,现根据业主现场确定的抢险方式、出口围堰的总体布置原则,以及设计院提供的出口围堰的设计方案,在导流洞出口进行新围堰的施工作业。 1.2.2围堰布置
新围堰布置在导流洞出口明渠外,从明渠左侧护坡终点处(距出口中心D6点约31m)连接至右侧2#公路和310公路交点处(距出口中心D6点约107m)。围堰全长107m,堰顶高程▽315m,最大堰高25.0m,在围堰右侧与边坡岩体间▽310m平台处沿围堰体内边坡修一条宽为5m长约97m的施工便道进洞。 1.2.3导流标准
根据设计文件要求,导流洞出口围堰的设计挡水标准采用全年5年一遇,相应洪水流量为3470m3/s。 1.2.4围堰设计
围堰堰顶宽度8m,堰顶高程▽315m,最大堰高25.0m,围堰顶部中间全程采用有宽3m×高3m的粘土草袋,围堰心墙采用细渣填筑,并用高喷灌浆防渗,粘土草袋外包防渗墙应不小于50cm;
内侧边坡采用50cm厚干砌石护坡,坡比为1:1.5,在围堰右侧与边坡岩体
1
间▽312.0m平台设置5m宽施工便道,堰体在便道开挖下切部分采用2.0m×2.0m×1m的钢筋石笼进行护坡;
外侧边坡要求在原围堰▽297.0m平台外边线向导流洞侧优先回填大块石进行坡脚填筑,填筑外边坡比1:1.3,内侧边坡坡脚与原导流洞出口围堰内坡脚相接,坡比为1:1.1,填筑高程为▽303.0m,顶部宽为3m,在▽303.0m预留1.5m宽马道后上部进行石渣回填,坡比采用1:1.5,坡面采用50cm厚干砌石护坡,具体见《导流洞出口围堰平面布置图》。
1.3主要工程量
本工程主要工程量情况见下表1
表1 围堰体主要工程量 项 目 单位 数量 石渣填筑 m3 60000 护脚大块石 m3 6500 高喷灌浆 m3 4200 石方开挖 m3 100 粘土填筑 m3 1800 干砌石护坡 m3 1500 钢筋石笼 m3 240
1.4施工总体目标 1.4.1 工期目标
本标工程计划2008年4月12日开工,6月10日完工,总工期为60天。 1.4.2 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全部施工项目质量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不发生质量事故、不存在工程隐患,单元工程和中间产品的质量全部合格,优良率达到85%以上,主要单元工程、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的单元工程质量全部达到优良。 1.4.3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遵守法律、法规,满足合同要求,完善安全设施,合理配发劳动防护用品,施工生产实现亡人“零”目标,不发生重大机械设备事故,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年因工重伤率≤1.5‰,因工轻伤率≤3‰。
工程施工期间,项目部严格按文明施工企业标准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合同,做到全员持证上岗,服装整齐统一;施工现场整洁明亮,标志齐全美观,晴天不扬尘,雨后不积水,材料堆放整齐有序,设备停放整齐划一,施工工艺科学合理,推行程序化、标准化作业并做到工完料清,创建安全文明施工样板工地。
2、施工布置
2
2.1布置原则
遵循“紧凑实用、方便施工、经济合理、易于管理”的原则进行布置,具体如下:
(1)施工总体规划用地不超过业主方提供的施工用地范围。
(2)施工道路充分利用现有干道,各临时设施尽量在施工现场布置或紧靠交通干道布置。
(3)尽量集中布置,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少占耕地和绿地,减少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2.2生活、办公设施
就近租用民房解决。 2.3临时生产设施
使用现有的修配厂、仓库等。 2.3.1设备停放场及综合修配厂
本工程所需的机械主要为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停放到桔园料场,推土机、震动碾、反铲停放在黑湾沟料场处。
综合修配厂布置在龚家河施工营地内,主要承担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以及机械设备的保养等。 2.3.2施工仓库
施工仓库布置在综合修配厂旁,主要用于存放五金器材、工具、设备配件等物资,按使用要求分设五金材料和劳保用品库、配件库等。
施工仓库采用砖混结构,房建面积30m2,简易工棚40m2(用于轮胎等物资),露天堆场150m2。 2.3.3油库
发包人已在桔园修建工地加油站,油料由发包人指定的供应商供应,配备一台10t油罐车向施工现场机械供油。 2.4施工区布置 2.4.1风水电布置
施工用风主供高喷灌浆防渗墙钻孔用风,主要采用中风压空压机供风;空压机布置围堰顶部平台,由人工配合装载机对空压机进行移位。
施工用水主要为防渗体制浆用水,直接从河中取用。
施工用电主要为夜间施工照明用电、制浆用电和防渗墙钻孔用电。施工时从附近接取。
3
2.4.2施工道路布置
利用现有的2#公路和310公路作为施工道路。 2.4.3料场布置
围堰回填所用细渣和石渣、所用护脚大块石和干砌大块石主要由业主协调从其他单位处获取并指定地点取料;;所用粘土主要在由业主协调外购。 2.4.4制浆拌和站
在黑湾沟料场布设高速搅拌机,用10t的自卸车运至施工现场。
3、施工方法
3.1施工控制
⑴测量放出围堰轴线、边线、高程控制桩以及填筑范围边线桩,控制进占方向、堰体填筑范围、铺料边线和铺料厚度。对围堰部位的河床断面进行测量,绘制纵横断面和相应水深,以了解河床情况,准确计算填筑工程量。
⑵选用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土料,在业主规定的取土场取料或使用合格的开挖料。
⑶施工过程中随时量测围堰体的断面、变化情况和堰头流速,观测土料流失情况,作好记录,根据不同流态作出分析,为后续工作服务。
⑷严格控制抛料投放点。 3.2施工流程
为控制好围堰体的坡度,要求大块石镇脚、石渣回填和细渣回填整体上基本同步进行,所以围堰的施工应分区分层进行,具体分区方式如图所示:
粘土草袋回填细颗粒石渣回填细颗粒石渣溇水河 4
在如图所示分层方式中,将围堰体填筑从纵向分为两个分区进行,采用反铲配合自卸汽车装料运送,推土机自下而上进行填筑,
各分区分层填筑施工顺序如下:
一区填筑中1-1,1-2、1-3和1-4四段同时进行作业,采用进占法进行作业,一次性填筑至水面高程以上(▽303.0m),
一区填筑完成后,开始进入二区填筑,二区填筑按照自下而上(2-1~2-11)的方式进行分层填筑,并用振动碾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压实与填筑作错开进行循环作业。
当填筑达到围堰顶部高程后,即开始进行干砌石护坡和高喷灌浆防渗墙施工,在防渗墙施工中跟进粘土草袋的施工。 3.3施工工艺 (1)大块石镇脚
围堰外侧原导流洞出口围堰上方为大块石镇脚,工程量约为6500m3,采用20t自卸汽车从(葛洲坝)取用的粒径大于50cm的新鲜块石,为避免围堰占用河道,在原围堰顶部▽297.0m平台外边线优先向导流洞侧优先回填大块石进行坡脚填筑。 (2)石渣回填
石渣料取自黑湾沟料场,采用20t自卸汽车运送,用推土机进行填料,当石渣填筑超过水面高度后,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80cm,并用振动碾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施工期间应加强测量定位,防止超填或少填。 (3)干砌石护坡
当石渣填筑到预定高度后,从围堰顶部向下沿石渣层表面采用人工作业的方式铺设一层厚为50cm的干砌石进行护坡,坡比控制为1:1.5,干砌石材料采用新鲜岩块,块径要求大于30cm,总量约为1500m3。 (4)细渣回填
细颗粒石渣料取自黑湾沟料场,采用20t自卸汽车运送,用推土机进行填料,当石渣填筑超过水面高度后,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分层厚度不大于80cm,并用振动碾进行压实,压实度不小于85%,施工期间应加强测量定位,防止超填或少填。
(5)进洞施工便道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导流洞出口围堰施工组织设计4.1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