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课要求
备好课,设计好教案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教案设计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学科改革的时代精神,适应新时期人才素质的要求,符合中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的特点。现结合《孝昌县教学常规管理的规定》,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和办学水平,要求教师做到:
1、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深刻领会新课标的要求,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 2、刻苦钻研教材,吃透教材。要通观全册、全单元教材,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明确各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弄清单元和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单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3、根据新课标的精神、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构建自己的教学思路,编写好课时教案。
4、每堂课教案要规范、字迹要清楚。教案有六个部分组成:①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②教学重点和难点③教学过程④作业布置⑤板书设计⑥教学后记。其中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重点,要把难点分解。
5、教学目标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明确、合理、具体、全面,要以新课标为准绳,以教材为依据。
6、教学重点是为完成教学目标而需要重点教学的内容。教学难点是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主要困难所在,教师要在教学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变深奥为浅显,力求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得到新的发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要体现“以学论教、以生为本”的理念。
7、教学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依据新课标和新教材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引导下学生认知的过程。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及练习反馈都应紧扣学生的学习基础而随机生成,力求体现框架设计的新理念。
8、根据教学重点设计提问。设计的提问要有价值,问题要少而精,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9、要备教法与学法。根据教材特点,选择教法与学法。寻求好的教法:既能引导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又能促进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在研究教法时,必须同时研究学法,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0、必须备好课后的“思考、练习”。课后“思考、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大纲对各年级、各教学内容的教学要求,提示了训练的重点、难点和方法,是学生所学知识的理解、巩固、积累和运用。
11、备好课内作业。课内外作业是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必须认真设计,控制作业量,作业力求精、活,避免多、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2、每一课时完成一个教学内容,必须有简洁明了的总结,能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使新知识在学生的大脑中“定格”。
13、必须撰写有质量的教学后记或反思性随笔。
上课 - 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教师首先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对教学后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发生的变化有一个较清晰的把握,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有一个清晰的目
标指向。在描述教学目标时,应尽量使用获得性或行为性动词。 (二)教学内容正确适当
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知识,教学内容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不仅如此,教学内容的数量要适当,所学知识之间要有连贯性,教学内容不能远远超越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三)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要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并加以灵活地运用,使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分散,为学生提供探索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实现课堂中的多向交流。 (四)教学结构严谨
教学要有计划性、条理性,教师要周密地考虑一些细节问题,如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什么时候讲,什么时候练,什么时候演示,什么时候板书,板书写在什么位置等,都要先设计好,以使课堂教学能够紧凑、连贯、顺利地进行。 (五)教师语言简洁生动、教态亲切自然
教师的语言是教师传递知识、启发学生思考、表达情感、吸引学生注意的最重要的媒介。教师教学语言既要科学准确,又要简洁生动,富于启发性。教师的教态要自然、亲切、随和,易于学生接近。 (六)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效果是评价一节课的关键。教学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学生是否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得到提高,是否掌握了新的知识,是否增长了分析问题的
能力,情感态度是否受到积极的影响。这些可以从学生的课堂反映、作业质量、考试的成绩中了解到。[1]
作业批改要求
作业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批改作业是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及时地调整教学。因此,为规范教师作业批改的行为,加强教学管理,对教师批改学生作业作如下规定: 一、作业布置批改要求
1、作业要精选: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各科任教师必须理解课改精神,吃透教材,依据教学大纲、教材的要求布置适量的作业。作业要有典型性、创新性,要做到难易适度,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能力的提高。要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日常作业以课本习题、配套练习、作文、填图册、实验报告等为主,布置作业提倡因班、因人而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2、要求要严格:教师要明确作业要求,应把所教学科的习题及布置给学生的习题先做一遍,认真研究各类习题的编排意图和覆盖面,随时掌握易出现的问题,对教材内容与习题如何配合做到心中有数。对作业的格式、书写,要有严格的统一的要求,加强教育和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许抄袭作业、拖拉、草率应付、不交作业,对不交或抄袭作业的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应及时批评教育并严格要求补做或重做。通过反复检查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3、处理要及时:要及时处理全部作业,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作业一般应在布置或要求完成的次日(即收齐作业的当天)批改完毕,特殊情况(如作文、周记等)也必须在下一次作业上交前批阅完毕。对作业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现的问题。
4、批阅要规范:每课必须布置作业,作业要认真批改,全收全改,一题一批,要无错批漏批现象。对于一次作业多次批改者,一律按一次作业计算,并对责任人进行一定的处理。杜绝每页一个大对号批改方式。提倡面批面改,作好记录。严禁让学生批阅,不许他人代阅。批改要有耐心,不得轻易撕学生的作业本,不得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作业批改一律使用红笔。一般作业批改符号,正确的“√”,错误的“×”,部分正确的“√ ”,并在错误处画波浪线“~”,在缺漏处标记“∧”,对“×”的作业都要求学生更正。教师批改作业的语言文字要规范、端正、清楚、正确,有批改等级和日期。作业批改实行“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从正确率和书写两方面综合评价,力求恰当。作文批改要有总批和眉批,批语要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鼓励性。教师对作业中的高频性错误要作出分析与反思,并做好针对性补救措施,及时纠正和讲评。对作业中创造性解题思路和方法应予以长期鼓励,多在班上展示和交流。作业中出现错误,要在作业后注明“订正”,要求学生及时认真订正。订正后的作业要及时批改,订正正确打“√”即可。
二、学生做作业要求:
1、作业要认真: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作业时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对待,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对教师规定的口头、书面等课内外作业都应重视,并按时完成。
2、书写要工整:①字迹要写得工整、清楚。②书写一律用楷书、钢笔或中性笔书写,保持作业本整洁。不得使用铅笔或圆珠笔。③课后作业必须注明作业题页数、题号、错题要有更正。
3、作业本规范:①作业本封面规范整洁,校名、科目、班级、姓名等填写完整。②各科书面作业格式要符合各学科的规范。 三、每周学科批改作业的次数规定
根据各学科周课时数,现将任课教师每周批改作业的次数规定如下: 1、语文:每周批改作业3次,学期改大作文7篇,小作文、周记各10篇。 2、数学、英语:每周批改作业4次。 3、物理、化学:每周批改2次。
4、生物、历史、地理、政治、一二年级美术:每周批改1次。 5、作业包括:课本作业、配套练习及其他各类练习册。 四、各学科作业机批改具体要求: 语文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1、学生作业:在方格本上或练习本上完成相关练习时,要求每次作业都要在第一行中间写明课文题目,要求格式正确。 回答问题要先抄题目,在抄写题目后面这一行里不能接着答题。另起一行低两格写好“答”字,加上冒号。 正确书写标点符号,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分号等占一格,前引号、后引号各占一格,省略号、破折号占两格。不要在每行的第一格写标点。 每次作业不得覆盖前次老师批改的等第(分数)、日期、批语等。每两次作业之间间隔三行。 练习册等补充练习作为预习检测、课堂达标练习和课后巩固练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指导和布置学生有选择地练习,提高使用效率。 教师批改符号: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做错的要求在下次作业前予以订正。练习册等等
让学生在指定位置订正。订正后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分数、等第与日期记在篇末,占两行,日期用阿拉伯数字。练习册等补充练习每课批改一次。 2、学生习作:作文本封面里第一页应空出来作目录用,每次作文的题目应写在“目录”页上,第一行中央应标“目录”两字,两字相隔两格。第二页起进行誊写。教师评语下面学生不再誊写。凡作文都另起新页。 作文题目写在第一行居中位置,正文每节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破折号、省略号占两格,每行的第一格不写标点符号。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形见方,高度占格子的2/3,写在格子中间。不写繁体字。 誊写前要反复推敲,认真修改,保证作文质量,并按时完成。誊写后要认真检查。 要认真通读老师批阅后的习作,仔细琢磨批语。 教师批改作文时,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不大删大改,多批少改。作文批改采用眉批和总批相结合的方法。 批改的内容主要从文章的内容、语言、结构、卷面四个方面进行。淡化文体,主要看内容是否充实,情感是否真实,语言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楚明晰,书写是否规范等。 批语要富有鼓励性、艺术性、启发性和差异性,批语文字要简明、扼要,有文采,书写要工整。特别对随笔、日记等更要减低要求,倡导自由表达,多鼓励表扬,激发兴趣。 等第(分数)写在右上角,日期写在篇末批语右下角。 数学、理化作业书写及批改规范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备课要求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