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叶中央型 全小叶型 混合型
4、临床表现 (一)症状 咳、痰、喘、炎 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全身症状:疲乏无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重症有紫绀、头痛及意识障碍。 (二)常见并发症: 自发性气胸 肺部急性感染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呼吸衰竭 5、护理诊断 清理呼吸道低效
气体交换受损/低效性呼吸型态 有感染的危险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的需要量 睡眠型态紊乱 缺乏知识
气体交换受损(Impaired Gas Exchange)
定义:个体处于肺泡和微血管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交换减低的状态。 相关因素:1、肺组织弹性减弱 2、肺膨胀不全 3、残气量增加 预期目标:病人保持最佳气体交换功能 护理措施
1、促进有效的呼吸型态
端坐位或半坐位,使有利于呼吸
指导病人缩唇式呼吸,以促进呼出更多的气体 指导病人使用腹式呼吸和使用辅助呼吸肌 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缓解呼吸困难 2、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1~2L/分保健指导 病情自我监测 家庭氧疗
锻炼(缩唇式呼吸、腹式呼吸、全身锻炼) 戒烟
三、原发性高血压 (一)概念
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原因不明,以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增高为特征,常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病理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 (二)血压判别标准
成人高血压为静息时非药物状态下,收缩压≥140 mmHg (18.6kPa),和(或) 舒张压≥90mmHg(12.0kPa) (三)发病因素
11
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不合理的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嗜烟、酒,缺少运动,工作节奏加快,心理失衡,生物钟紊乱造成。 (四)病因与发病机制 神经精神学说 遗传学说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钠与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异常 胰岛素抵抗
其他:肥胖、吸烟、过量饮酒等也与高血压有关 (五)病理
全身细小动脉痉挛 (六)临床表现 1、一般表现
症状:头晕、头疼、心悸、眼花、耳鸣、失眠、乏力 体征:主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2、并发症
心:左心肥大,心绞痛、心力衰竭、心肌梗塞、猝死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缺血发作、脑血栓、脑出血
眼底:动脉变细,动静脉交叉压迫、眼底出血渗出、视乳头神经水肿 肾:动脉粥样硬化、蛋白尿、肾功能衰竭 血管:主动脉夹层瘤 (七)高血压分期 临床类型
(1)缓进型高血压 (2)急进型高血压 (3)高血压脑病 (4)高血压危象 (5)老年人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是指高血压患者在短期内,血压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疼、烦躁、心悸、多汗、恶心、呕吐、面色苍白或潮红、视力模糊等征象。收缩压可高达33.8kPa, 舒张压>15.6kPa 。老年人高血压特点:
年龄超过60岁而达高血压诊断标准者即为老年人高血压。 半数以上以收缩压为主,即单纯性高血压;
部分是由中年原发性高血压延续而来,属混合性高血压; 老年人的高血压病人心、脑、肾靶器官并发症较为常见 易造成血压波动及体位性低血压 (八)治疗要点 1、非药物治疗
(1)合理膳食:限制钠盐 <6g/天,补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钾、镁、钙),低脂肪限酒
(2)减轻体重 (3)适当运动
12
(4)保健心态、减少精神压力、戒烟 2、药物治疗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受体阻滞剂。
降压目标:
治疗必需使血压降到<140/90mmHg
<60岁者,或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治疗应使血压降至<130/85mmHg 原则:小量、联合、长效、终身 (九)护理诊断
1、头痛:与血压升高有关
2、有受伤的危险:与头晕、急性低血压反应、视力模糊或意识改变有关 3、营养失调 高于机体的需要量:与摄入热量、脂类过多有关 4、潜在并发症:高血压危重症 护理措施
1、减少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2、促进身心休息,提高机体活动能力 休息与睡眠 头疼、头晕护理
3、协助治疗及防止并发症 (1)降压治疗及护理 非药物治疗的护理
1)饮食护理 低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脂、低钠饮食,限烟酒 2)减肥、控制体重 减少摄入量,增加活动量。 3)体育运动
4)心理训练、音乐治疗、松弛疗法。 5)监测血压
用药注意事项:
从小剂量开始,不可自行增减或突然撤换药物,多数病人需长期服用维持量;注意降压不宜过快过低;预防低血压;沐浴时水温不宜过高。另:高血压急症护理
(1)卧床休息,半卧位,减少搬动病人。 (2)吸氧4-5L / 分
(3)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首选硝普钠,15?-25?/min,严密观察血压,如出现出汗、不安、心悸、胸骨后疼痛等血管过度扩张现象,应立即停止滴注。 高血压急症护理
(4)制止抽搐用地西泮; (5)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速尿20-40mg/iv
13
或20%甘露醇250ml/ivd,快!
三、糖尿病的护理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一)概念
是一组以慢性血葡萄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二)糖尿病分型
T1DM: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不足 (1)免疫介导型(2)特发性
T2DM:显著的胰岛素抵抗伴相对胰岛素不足;显著的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 (三)病理
糖尿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胰岛β细胞减少 70%糖尿病病人全身小血管和微血管发生病变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 (四)临床表现
1、症状:典型出现―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消瘦 2、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昏迷 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
诱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创伤、妊娠和分娩、手术、麻醉、精神紧张。
临床表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极度口渴,尿量显著增多,常伴头疼、嗜睡或烦躁、呼吸加深加快有酮味。后期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脉细数,血压下降,四肢厥冷,最终昏迷、死亡。 (2)高渗性昏迷
病人有严重高血糖、脱水及渗透压增高,血糖常>33.3mmol/L,血钠>155mmol/L,血浆渗透压达330 ~ 460mOsm/kg.H2O。多见于50~70岁老人。临床上常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昏迷。
(3)感染(可作为糖尿病老人首发症状的并发症) 皮肤疖、痈等化脓感染
足癣、甲癣、体癣,真菌性阴道炎 肺结核
肾盂肾炎、膀胱炎、肾乳头坏死
(4)心血管病变: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糖尿病心脏病、缺血性或出血性脑血管病变等。
(5)糖尿病性肾病变:包括毛细血管间肾小球硬化症、肾动脉硬化和慢性肾盂肾炎。 (6)眼部病变: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微血栓、渗出等病变,后期可因玻璃体出血和视网膜剥离而失明。还可引起白内障。
(7)神经病变:以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 (8)糖尿病足等。
14
(五)实验室检查 尿糖测定 血糖测定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糖化血红蛋白A1和糖化血浆清蛋白 胰岛素测定 (六)诊断要点
有糖尿病症状,一天中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和(或)空腹血糖≧7.0mmol/L可确诊为糖尿病。 诊断要点
OGTT2h血糖≧ 11.1mmol/L,诊为糖尿病,<7.0mmol/L排除糖尿病。血糖≧ 7.0mmol/L至<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 诊断要点
如无糖尿病症状,除上述两项标准外,尚须另加一项标准以确诊,即OGTT1h血糖也≧ 11.1mmol/L,或另一次OGTT2h血糖也≧ 11.1mmol/L,或另一次空腹血糖≧ 7.0mmol/L。 (七)治疗原则
坚持早期、长期、综合治疗及治疗方法个体化 (八)治疗要点
饮食治疗: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
运动锻炼:促进糖的利用,减轻胰岛负担
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胰岛素治疗 并发症治疗
(九)护理诊断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胰岛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低下,血糖水平升高、超过肾糖阈有关
无能为力:与新发生疾病或并发症、慢性疾病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有酮症酸中毒的可能 急性意识障碍 (十)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糖尿病虽然不能根治,但是通过终生治疗,情绪稳定,生活有规律,适当体育锻炼而避免并发症,就能和常人一样地生活和长寿。 2、营养失调护理措施 糖尿病饮食的计算方法
(1)计算标准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 (3)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分配(CH占总热量50%~60%、Pr成人0.8~1.2g/Kg,Fat占总热量30%~35%) (4)热量分布
注意事项:定量、定时、限糖、规律活动。 3、休息与运动
做温和的有氧运动,以不感疲劳为度。
不宜随意中断运动,不宜突然增加运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老年护理学(大纲 名解选择问答 试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