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毛概练习题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练习题一

一、单选题

1、党的早期领导人( )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周恩来 2、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新阶段》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 )的论述 A 毛泽东 B 邓小平 C 江泽民 D 胡锦涛

4、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 ) A 中共十二大以后 B 中共十七大以后 C 延安整风以后 D 遵义会议以后 5、( )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中共八大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 B 科学发展观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 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8、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9、“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提出的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0、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是第一次( )

A 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B 阐述“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 C 阐述“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D 阐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

A 坚持与时俱进 B 执政为民 C 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12、(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 可持续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发展 D 协调发展 13、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

A 个体的人 B 广大人民群众 C 抽象的人 D 公民 14、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 公平 B 正义 C 发展 D 协调 1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 以人为本 B 发展 C 公平 D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7、江泽民提出(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发展 B 群众基础 C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D 党的先进性

18、邓小平抓住( )根本问题,并作了系统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理论创新 C 实事求是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20、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 ) A 《新民主主义论》 B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 《整顿党的作风》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21、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 )

A 解放思想 B 实事求是 C 与时俱进 D 求真务实 22、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始终的是( ) A 理论创新 B 实事求是

C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3、我们今天讲“一切从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是( ) A 人口多,底子薄 B 地区发展不平衡 C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24、曾明确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是( ) A 陈云 B 周恩来 C 毛泽东 D 刘少奇

25、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 A 1927年 B 1928年 C 1929年 D 1930年

26、在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曾针对“大跃进”的“左”的错误,为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号召全党( )

A “大兴理论联系实际之风” B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C “大兴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之风” D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27、江泽民曾强调指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批评与自我批评 B 敢将真话,做实事 C 与时俱进 D 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28、邓小平认为,在一切工作中要真正坚持实事求是,正确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解决过去遗留的问题和新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必须( )

A 发展生产力 B 实事求是 C 敢说真话 D 解放思想 29、从党的历史发展来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是个重大的( ) A 理论问题 B 实践问题 C 政治问题 D 思想问题 30、在实践基础上的( )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A 理论创新 B 制度创新 C 科技创新 D 文化创新 31、实事求是的“是”指的是( )

A 研究 B 从实际出发 C 客观事物 D 客观事物的内在规律性 32、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全部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 ) A 保持先进性 B 具有科学性 C 体现民族性 D 富于创造性 33、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 )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四大 34、理论创新必须服务于、落脚于( )

A、实践创新 B、科技创新 C、体制创新 D、制度创新

35、1941年,毛泽东明确界定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在( ) A、《新民主主义论》 B、《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C、《整顿党的作风》 D、 《改造我们的学习》

36、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是在( ) A 1927年 B 1928年 C、1929年 D、1930年 三、辨析下列概念并简要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2、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思想。

3、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4、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5、“三个代表”的要求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四、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有什么重要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呈现:

一、千年伟人马克思 材料1

1999年秋天,英国广播公司(BBC)用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评选“千年伟人”活动,评选结果是马克思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后来路透社又邀请政界、商界和学术领域的名人评选“千年伟人”,对39名候选人的投票比较平均,爱因斯坦仅以一分的优势领先于马克思。说明马克思是当之无愧的“千年伟人”。

从1995年到1998年,千人以上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会议开过四次。2000年世纪之交,法国“马克思园地”协会在巴黎举办规模盛大的、题为“全球化与人类解放”的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同时,在纽约还举行了2400人参加的“世界社会主义者大会”。世界其他地区也举办了类似的活动。法国《世界报》用“回归马克思”的题目来形容并点评这种热潮。法国《人道报》在报道1998年巴黎国际大会时有这样的文字:从纽约到东京,从圣保罗到耶路撒冷,从新德里到伦敦,到处都奏响了《共产党宣言》的乐章,而这次会议将“再次让历史沸腾起来”,“《宣言》对21世纪仍将发生重要影响”。

(靳辉明:《千年伟人马克思》,《参考信息》,2002年4月30日)

材料2

马克思并非高官政要,也并非亿万富翁,他一生穷困,连爱子夭折都无钱安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逝世时惊动了整个欧洲,不少报刊发表评论和文章对他表示敬意,不少工人组织对他表示哀悼。在相隔一个多世纪之后的今天,在英国,马克思名列公选的千年伟人之首。在人类历史上为穷人说话表示哀怜的思想家并不少,唯有马克思不是用怜悯,不是用眼泪,不是用同情的抚慰,而是真正用科学理论揭示他们的处境和获得自身解放的途径。马克思是用真理征服世界,用真理改造世界的。这个真理就是他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创立的,为什么至今仍然具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它所研究的主题是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问题,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的某一阶段。因此,它的结论是关于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具有规律性的结论。正因为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要求,所以它不是停留在资本主义的表层,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把握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这是马克思主义至今仍然闪耀着真理光芒的一个重要原因。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没有止境,马克思主义前途光明。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永放光芒》,《光明日报》,2003年4月1日)

案例讨论:

1,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说明了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 3,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案例点评:马克思被评选为千年伟人这件事不是孤立的,也不是偶然的。一种思潮的出现、传播乃至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随着时日的推移趋于衰落,逐渐被遗忘,最后成为故纸堆而被蛰居书斋的学者们作为研究对象,这是很多“思想”和思想者的命运。而马克思及其学说却摆脱了这一命运。它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又表明了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就像自然科学需要爱因斯坦的理论一样。当前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入研究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使之与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它第一次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仅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指明正确的道路,而且为各门科学的发展提供锐利的武器。

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一百多年来,它指导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取得重大胜利,随着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二 、回望毛泽东

毛泽东逝世己32年了,但是伟人的身影始终矗立在人们视野的地平线上。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深刻、广泛、长远地影响和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并给整个世界强烈的震撼。他是20世纪中国的旗帜、象征和灵魂,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奋斗了一生,多次使中国革命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不了解毛泽东就不了解20世纪的中国。

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在于,他集中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经验和智慧,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气魄和民族形式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

但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有人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在拨乱反正中批判了“左”右两种错误倾向,正确的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在回答外国记者时明确指出,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是我们国家的象征,要把毛主席作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来纪念,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不能丢。我们绝不会像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那样对待毛主席。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往事已矣,巨人长眠。土地革命的星星之火,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解放战争的千里决战,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开头的探索,已经成为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发端于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以及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毛泽东超越了时代,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12页) 案例讨论:(1)“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要永远保留下去”,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为什么说毛泽东是伟人?(材料中有相关论述,可用横线标出) (3)评析毛泽东的历史功过。 案例点评:

邓小平曾经坚定地说:“我们要对毛主席的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 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毛主席一生中正确的部分。毛泽东思想不仅过去引导我们取得革命的胜利,现在和将来还应该是中国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 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全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创新

科学发展观的中心是发展,既源于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又是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超越。科学发展观突出了机遇说,强调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是最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我国就能建设起惠及十几亿人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才能处理好发展中的相关矛盾。因此,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全面发展说,它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又好又快发展,它推进了邓小平的可持续发展论。科学发展观之所以科学,关键在于它强调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又好又快的发展。邓小平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提出可持续发展论。但发展过程中的粗放性、浪费性、污染性,使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日益暴露出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发展的全面性,将发展从经济领域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量的扩展发展到质与量的统一,克服了以往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的偏差。明确提出发展的协调性,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它注重发展的可持续性,强调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张忠良、李莉,湖南省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创新》,《光明日报》,2006年8月1日) 案例讨论:

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表现在哪里? 3,联系实际谈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 案例点评: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回答了新形势下我国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用新的思想和观点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就是关于发展的规律的科学,是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与发展规律的科学。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科学发展观完善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确立了新的思维方式、文明模式和生活理念。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练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

A 民族资产阶级 B 农民阶级 C 无产阶级 D 城市小资产阶级 2、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

A 武装斗争 B 议会斗争 C 合法斗争 D 地下斗争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不包括( )

A 城市小资产阶级 B 大资产阶级 C 民族资产阶级 D 农民阶级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问题

A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 革命的动力 C 革命的对象 D 革命的前途 5、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 封建社会 B 殖民地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6、建国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

A 农民阶级的革命 B 新民主主义革命 C 社会主义革命 D 无产阶级革命 7、毛泽东论述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的著作是( ) A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 《共产党人发刊词》 C 《新民主主义论》 D 《论持久战》

8、区别新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

A 领导权问题 B 革命对象问题 C 革命形式问题 D 革命动力问题 9、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重要论断的是( ) A 朱德 B 毛泽东 C 周恩来 D 邓小平

10、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中最核心的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是( ) A 从思想上建设党 B 从作风上建设党 C 从组织上建设党 D 从制度上建设党 11、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是( )

A 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B 官兵平等的原则 C 一切行动听指挥的原则 D 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12、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 封建主义 B 民族资本主义 C 官僚资本主义 D 帝国主义 13、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

A 工人阶级 B 农民阶级 C 城市小资产阶级 D 民族资产阶级 1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最基本的联盟是( )

A 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 无产阶级和其他非劳动阶级的联盟 C 工农联盟 D 无产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5、毛泽东为党和人民军队确立的宗旨是( ) A、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B、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为无产阶级利益服务 16、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

A、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B、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

C、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D、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17、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 A、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B、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国家侵略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 C、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D、全国革命形式的继续向前发展 1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召开 1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进入( )

A、 新民主主义社会 B、 社会主义社会 C 、共产主义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0、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完全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

A 、国营经济 B 、合作社经济 C、 个体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

A、 独立的社会形态 B 、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 、过渡性质的社会 D 、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2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 A 、新民主主义时期 B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3、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 )

A、 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 B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 、与马克思主义无关 D 、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24、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 )建立起来的 A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 B、 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

C、 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 、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25、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条件是( )

A 、全国大陆解放 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 C、 土改运动 D 、“三反”“五反”运动

26、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由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是( ) A 、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 B、 高级社、低级社、互助组 C 、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D、 互助组、初级组、高级组 27、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实行( ) A、 无产阶级一个阶级的专政 B 、工农联合专政

C 、工人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 D、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合专政

2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 )

A、 个体经济 B 、公有制经济 C、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9、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D、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30、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D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2、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 、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33、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 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 C 、半社会主义性质 D、 新民主主义性质

34、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A、 定息 B、 国家资本主义 C 公私合营 D、 “四马分肥” 3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 )年开始的。

A 、1952年 B、 1953年 C、1954年 D、 1955年 3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的高级形式是( ) A 、加工订货 B 、统购统销、经销代销

C、 四马分肥 D 、个别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三、判断下列概念并简要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1、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

2、社会主义所有制与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3、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与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社会主义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5、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 四、简答题

1、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2、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3、简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简述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毛概练习题在线全文阅读。

毛概练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765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