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3.根据“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

14.将橡皮膜蒙在纸筒的一头绷紧,用橡皮筋固定好,再在橡皮膜上贴上一个小镜片(小镜片的尺寸约与指甲盖差不多),让小镜片将太阳光或其他光线反射到墙上,使光斑稳定(如图4.1-17),然后对着纸筒的另一头大声喊一声,观察墙上光斑,你发现什么?

图4.1-17

试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并说明该实验能证明问题. 15.阅读材料

声敏传感器

当声波传到某些材料表面时,材料会带电,并且,带电情况会随着声音发生变化.利用材料的这种特性可以制成声敏传感器.人们利用声敏传感器,再配上语言识别系统、控制装置,就能完成人们要求的动作了.

用声音来控制动作的技术叫做声控技术,它在自动控制、遥控、机器人等领域已被广泛应用.

图4.1-18 语言识别掌上电脑

请回答:

(1)手机上声控拨号,只要说出通话方的姓名,手机就自动拨出对方的号码,先试一试再说出其道理; (2)再举2个声控技术方面的应用实例.

11

参考答案

1.B 2.B 3.D 4.振动 5.纸屑上下跳动;发声的鼓面在振动;振动;振动 6.用手掌按住鼓面;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7.(1)声带振动 (2)翅膀振动 (3)闪电使空气振动 (4)弦振动 (5)空气柱振动 (6)壳壁振动;点拨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

8.泡沫塑料屑上下跳动.敲动盆子发声,盆底振动使空气振动导致塑料屑上下跳动 9.会听见“呼呼”的响声.这是因为高速旋转轮管,轮管与空气摩擦发声 10.瓶盖与空气摩擦使局部空气振动发声

11.(1)蜜蜂的发声不是靠翅膀的振动(或蜜蜂的发声器官是“小黑点”) (2)学习她尊重事实、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执着探究、仔细观察、多方请教、查阅资料等

12.将点燃蜡烛放在扬声器适当距离,使扬声器发声,可以看出扬声器前蜡烛火焰来回摆动.如图答2

图答2

13.物体停止振动就不能发声吗?

14.墙上光斑在跳动.发声振动引起橡皮膜振动,镜子跟着振动,反射光线随着晃动

15.(1)手机先设置声控拨号,将被叫号码输入手机,再将被叫方姓名录入,手机芯片便能识别这种声音,当你说出通讯方姓名后,手机便自动拨出对方号码 (2)声控门锁

12

第二节 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主体知识归纳】

1.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 2.骨传导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基础知识讲解】

1.感知声音的途径

认真阅读本节课文,了解人耳的构造,了解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即外界传来的声波→鼓膜→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听到声音.可见,在人们感知声音的过程中,耳朵所起的作用主要有:集声、传声和感声.耳廓和外耳道主要起集声作用;鼓膜、听小骨、鼓室、咽鼓管等结构主要起传声作用;耳蜗主要起感声作用.正常耳的传声途径是声波作用于鼓膜.经听骨链传入耳蜗,称气传导.声波也可通过头骨的振动直接传至内耳.称骨传导.

2.如何证明“骨传导”

从上述内容可知,人耳感知声音的途径有二:一是空气传导,二是骨传导.怎样才能证明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骨传导的方式引起的?同学们一定想到了,只要阻断气传导的途径,看看通过头骨、颌骨是否也能听到声音.若能听到声音,就可证明“骨传导”确实是人耳感知声音的方式之一;若听不到声音,就不存在“骨传导”.本节课文中的“想想做做”就是用这样的思路安排实验的.请你做一做,然后说出你的结论.在你的实验中,哪一项操作是用来阻断“气传导”这一传声方式的? 【学习方法指导】

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人能够听到声音需要四个条件:一是有声波到达人耳,二是人的听觉系统不出故障, 三是声响达到一定

的数量,四是声音的频率在某一范围内.这四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人才能听到声音.所以即使不是聋子,也无法听到自然界的所有声音.

同步练习

1.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_________振动,这种振动经过__________及其他组织传给_________,__________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__________. 3.双耳效应是指人们依靠听觉能够确定发声体的方位.声源定位的主要因素是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差异.

4.你知道吗?蛇是没有耳朵的.不过,如果蛇将头贴在地面上,头中的一块骨头就会接收到正在接近它的动物活动时发出的声音.由此可见.蛇是利用__________去“倾听”敌人和猎物的.

5.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学过本节知识后,有同学提出如下问题:能否通过皮肤、肌肉传导声波,使人听到声音呢?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对上述问题给予回答.在你设计实验时,要排除哪些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出可靠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思考题

1把自己的一只耳朵塞紧,让其他同学在身后不同的位置讲话,试一试你能否准确地判断出讲话人的位置.不再塞耳,再试一次.把你感觉到的区别写在下面.

2当我们咀嚼干面包的时候,我们会听到很大的噪音,但是在我们旁边的朋友也正在大嚼同样的干面包时,我们却听不到什么显著的声音.这位朋友是怎样避免发出噪音的呢?

参考答案

1.鼓膜 听小骨 听觉神经 听觉神经

13

2.头骨 颌骨 骨传导 3.时刻 强弱 4.骨传导(或固体传声) 5.提示:堵住耳朵,将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放在嘴唇、腮等肌肉丰满的部位,看看能否听到声音,该实验中,为了得出可靠的结论,应尽量排除气传导及骨传导等因素的影响.

思考题

1提示:人是靠“双耳效应”判断声源方位的.

2你咀嚼干面包时的很大的噪音,只有你自己的耳朵才听得到,你旁边的朋友是听不到的,嚼干面包时的碎裂声.经过空气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只听到轻微的噪音;但是那个破裂声经过头部骨胳传到自己的听觉神经,就要变成很大噪音了

第三节 声音的特性

【主体知识归纳】 1.声音的特性

定义 决定因素 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响度 声音的强弱 由声源的振动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音色 对声音音质的感觉 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不同 2.频率: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赫兹(Hz). 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3.人的听觉范围:20 Hz~20000 Hz. 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 Hz的声音. 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

4.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方法.音调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的波形不同. 【基础知识讲解】 1.正确认识音调与响度

音调与响度反映了声音的两个完全不同的特征.它们彼此独立,互不关联,就是说,音调高的声音响度不一定大,响度大的声音音调也不一定高.但生活语言中并没有规定音调与响度的专用词语,故同学们应能根据它们的不同物理意义来区分它们,并养成用音调、响度等物理概念来描述生活中声现象的好习惯.如“我不能与他合唱这支歌,他发音太高,我唱不上去”.这儿的“高”是指音调高;“我听不见你说什么,请你的声音再高一点.”这儿的“高”指的是响度.

2.音色是我们分辨出各种声音的重要特征.这是因为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音色不同.不同的乐器,既使它们的音调、响度都相同,我们仍然能够把它们分辨出来,就是因为各种乐器都有它独特的音色.

3.设计实验:继续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设计实验.它是以对提出的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说为基础的.如本节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课题时,我们做出猜想:既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那么声音的音调和响度就应该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即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和快慢有关.于是,我们设计实验的思路就是:分别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和幅度,聆听发声体发出的声音,比较不同快慢、不同幅度下声音的区别.从而对我们的猜想给予肯定或否定,并从中找出规律,得出结论.

【学习方法指导】

14

听感表现 音调高: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声音粗犷、低沉 音调 声音的高低 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 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 1.注意科学用语和日常用语的不同

日常用语里声音的“高”“低”有时指音调,有时指响度,含义不是惟一的.例如,合唱时有人说“那么高的音我唱不上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的“高”“低”指的是音调;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指的是响度.

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惟一.物理课本中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音调,而声音的“大”“小”则用来描述响度.

同步练习1

1.发声体在1 s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_.

2.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__决定的.__________音调越高;__________音调越低.

3.响度跟发声体的_________有关系,________,响度越大;________,响度越小.响度还跟________有关系. 4.开大收音机的音量旋钮是为了 A.增大声音的响度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改善声音的音色 D.减小噪音

5.比较牛和蚊子的叫声,________的叫声音调高,________的叫声响度大.

6.人的听觉范围是________.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________Hz的声音;次声波是指频率低于________Hz的声音. 7.男低音歌手独唱时由女高音歌手轻声伴唱,下面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男声”音调低、响度小;“女声”音调高、响度大 B.“男声”音调高、响度大;“女声”音调低、响度小 C.“男声”音调高、响度小;“女声”音调低、响度大 D.“男声”音调低、响度大;“女声”音调高、响度小

8.在接听熟人的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上,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9.人们在挑选瓷器时,总是要轻轻地敲敲听听,以此来判断瓷器的好坏.这是利用声音的哪个特性来分辨的? 10.如何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你观察过演奏家们调弦的过程吗?比如说小提琴、大提琴或吉他、二胡等.调节琴上部的旋钮时,弦的调子就会变化.最终,弦上的张力恰好使琴弦发出音调正确的声音.可见,弦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跟弦张紧的程度有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弦音音调的高低与弦的张力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定性关系).

要求:写出所用器材,简述实验方法.

【思路拓展题】 想一想

同学们已经用示波器观察了不同频率音叉声音的波形,也观察了男女同学声音的波形.请你把波形的区别描述出来.

在探究音调、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可以用示波器来显示实验现象吗?若能,请简述实验方法. 做一做

用剪刀在距吸管一端4 cm处剪一刀,使吸管几乎被剪断,但还得连着一点儿边,不要让吸管断成两截. 仔细地使吸管弯曲,使得被剪开的开口处形成一个如图1—8所示的直角.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3)在线全文阅读。

初二物理声现象重难点分析(超全)(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0761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