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心是心血管系统的动力器官,位于胸腔内,心有节律地舒张、收缩,动脉是送血出心的管道,静脉是将血送回心的管道,淋巴系统是心血管系统的辅助系统,心血管系统是密闭的管道,血液周而复始不间断地循环流动,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循环路径,通过生理活动或对疾病治疗过程,通过给药途径了解其功能意义。
1.了解心的外部结构与功能,了解心的体表投影。熟悉出入心的大血管的名称。
2.掌握心的位置,心腔内的主要结构(卵圆窝、梳状肌、三个入口、一个出口、三尖瓣复合体、隔缘肉柱、肺动脉口、肺动脉瓣、肺静脉口、左房室口、二尖瓣复合体、主动脉口、主动脉瓣),熟悉心各腔的分部,房、室间隔的结构特点,了解临床意义。
3.了解心壁的构造,掌握心传导系的组成。 4.掌握心的左、右冠状动脉起点,主要分支分布。
5.熟悉心的静脉回流,掌握冠状窦的位置、收集的属支及开口部位。 6.了解血管吻合的功能意义。
7.熟悉心包的组成和心包腔的概念,了解心包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 动脉
1.肺循环动脉
(1) 了解肺动脉的行程,分出左、右肺动脉的位置。 (2) 熟悉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2.体循环动脉
(1) 掌握主动脉起始,行程及分段。
(2) 了解升主动脉起止,位置,分支名称(冠状动脉)。
(3) 掌握主动脉弓位置,分支名称。了解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化学感受器。
(4) 掌握颈总动脉起止、行程,分支名称。
(5) 了解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功能。
(6) 掌握颈外动脉的主要分支名称,了解分布范围,了解其行程。 (7) 掌握锁骨下动脉起止、分支,了解其行程、分布。
(8) 熟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起止、分支,了解行程、分布。 (9) 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位置,分支名称。
(10) 掌握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熟悉肋间后动脉分支走行,了解气管支食管支位置。
20
(11) 掌握腹主动脉的起止,位置,了解壁支的名称。
(12) 掌握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名称,了解分布范围。 (13) 了解腰动脉、膈下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起止,行程,分支分布。
(14) 熟悉髂总动脉的起止,行程,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子宫动脉在盆腔内位于输尿管的前方)。
(15) 掌握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
(16) 了解股深动脉的分支、分布。
(17) 了解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分布,足底弓的组成与分布。
(18) 掌握头部、颈部、四肢动脉的动脉搏动点及常用止血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静脉
1.了解静脉一般特点及其回流因素。 2.肺循环的静脉
掌握肺静脉的名称、起止。 (1)上腔静脉系
1) 掌握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部位,收集范围,头臂静脉的合成,静脉角的位置。
2) 掌握颈内静脉的起止、收集范围。
3) 了解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4) 了解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腋静脉的起止、行程,了解上肢深静脉的名称与行程。
5) 掌握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位置,注入部位,了解临床意义。 6) 熟悉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收集范围,注入部位。
(2)下腔静脉
1) 掌握下腔静脉的组成、收集范围,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的位置,收集范围。
2) 掌握肾静脉、睾丸(卵巢)静脉的行程、收集范围及注入部位。 3) 掌握大隐静脉行程,属支名称,了解临床意义。
4) 掌握小隐静脉的位置,起始,注入部位,了解其临床意义。 5) 了解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
21
6) 掌握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名称,注入部位,门静脉的收集范围。 7) 了解肝静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的部位(第二肝门)。 8) 掌握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交通。 二、教学内容
总论
a) 血管系组成。 b) 大、小循环途径。 c)血管吻合的功能意义。 (一)心
l. 心的位置、外部结构与功能,心腔内的主要结构,房、室间隔的结构特点及临床意义。
2. 心壁的构造,心传导系的组成。
3. 心的左、右冠状动脉起点,主要分支分布。 4. 心的静脉回流,冠状窦收集的属支及其开口部位。 5. 心的体表投影(四个点的位置)。
6. 心包的组成(壁层及脏层即心外膜) 和心包腔的定义,心包窦的位置与临床意义。血管吻合的功能意义。 (二)动脉
1. 肺动脉的行程,分出左、右肺动脉的位置。 2. 动脉韧带的位置及其临床意义。
3.主动脉起始,行程及分段,升主动脉的位置,分支名称(冠状动脉)。 4.主动脉弓的位置,分支名称(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感受器位置。
5.颈总动脉行程,分支名称(颈外动脉)。
6.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与功能及临床意义。 7.颈外动脉的分支名称与分布范围。
8.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的起止,分支分布。 9.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位置,主要分支名称。
10.胸主动脉的起止,行程,肋间后动脉分支走行,气管支食管支的位置。 11.腹主动脉的起止,行程,分出脏支、壁支的名称。 12.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名称,分布范围。
13.腰动脉、膈下动脉、肾动脉、睾丸动脉起止,行程,分支分布。 14. 髂总动脉的起止,髂内动脉的分支分布(子宫动脉盆内段在输尿管的
22
前方)。
15. 髂外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的行程,分支分布。
16.股深动脉的分支分布。
17.腹壁下动脉、腓动脉、足底内侧动脉、足底外侧动脉,分布,足底弓的组成与分布。
18.头部、颈部、四肢部动脉的常用止血点及动脉搏动点(颞浅动脉、面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足背动脉)。 (三)静脉
1.静脉结构特点及其回流因素。 2.肺静脉的行程。
3.体循环静脉的组成。特殊结构的静脉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 4.上腔静脉的组成,起止部位,收集范围,头臂静脉的合成,静脉角位置。 5.颈内静脉的起止,收集范围。 6.颅内、外静脉的交通。
7.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腋静脉的起止,行程,上肢深静脉的名称与行程。
8.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的位置,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9.奇静脉、半奇静脉、副半奇静脉的起止,行程,收集范围。
10.下腔静脉的组成,髂总静脉、髂内静脉、髂外静脉收集范围,注入部位。
11.肾静脉、睾丸(卵巢)静脉的收集范围,注入部位。 12.盆静脉丛的位置及回流途径。
13.大隐静脉行程,属支名称,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14.小隐静脉的起始,注入部位及临床意义。 15.下肢浅、深静脉的交通。
16.肝门静脉的组成,属支名称,注入部位,门静脉的收集范围。 17.肝静脉的注入部位(第二肝门)。
18.肝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吻合的部位及吻合途径。 三、教学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心腔内的结构,冠状动脉的起点与行程,静脉的回流途径,在羊心的心内膜下观察(灌注)心传导系统。观察躯干及四肢的动脉走行,分支分布范围,腹主动脉、髂内动脉壁支与脏支的分支分布的特点。在人体摸清动
23
脉搏动的部位及该动脉的名称。静脉以观察浅静脉为主,深静脉大部分与动脉伴行,观察肝门静脉的组成,注入肝门的部位。
结合挂图或画黑板图讲解门静脉与上、下腔静脉的吻合途径。
淋巴系统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淋巴系统的组成,淋巴管与淋巴结的配布特点。 (一)人体各部淋巴管和淋巴结
1.了解全身淋巴结的位置,收集范围和回流。
2.掌握淋巴干的构成、收集范围。 (二)人体的淋巴导管
1.掌握胸导管的组成(收集淋巴干的名称)、行程、注入部位。
2. 掌握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集淋巴干的名称)、注入部位。 (三)淋巴器官
1.了解淋巴器官的组成。
2.掌握脾的形态、位置,了解脾的功能。 3.了解胸腺的形态、位置与功能。 二、教学内容
1.淋巴系的组成,淋巴管与淋巴结的配布特点。 2.全身淋巴结、淋巴干。
3.胸导管及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集淋巴干的名称),行程,注入部位。 4.脾的形态、位置及功能。 5.胸腺的形态、位置与功能。 三、教学方法
淋巴系内容多,应用范围广,讲课比重较大,供实习的标本少(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全身淋巴结都肿大),只能观察表浅淋巴结和肠系膜淋巴结,配合一些模型学习。
观察脾和胸腺的位置、形态。
感 觉 器
目的要求
了解感受器与感觉器的概念,感受器的分类。
2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系统解剖学》本科5年制大纲(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