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iknow\\docshare\\data\\cur/-???

山东良福制药有限公司 起草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实施日期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总页数 共7页 152425368 第版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公司洁净室(区)中浮游菌的测试条件,测试方法及控制标准。 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定和洁净度等级的验证。 2. 相关文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2010年版 《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GB/T16293—2010 3. 术语

3.1 洁净室(区)

对尘粒及微生物污染规定需进行环境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装备及其使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3.2 洁净工作台

一种工作台或者与之类似的一个封闭围挡工作区。其特点是自身能够供给经过过滤的空气或气体,如垂直层流洁净工作台、水平层流洁净工作台、自净器等。 3.3 菌落

细菌培养后,由一个或几个细菌繁殖而形成的一细菌集落,简称CFU。通常用个数表示。 3.4 浮游菌

用本规程提及的方法收集到的活微生物粒子,通过专用的培养基,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到可见的菌落数。 3.5 浮游菌浓度

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浮游菌菌落的多少,以计数浓度表示,单位是个/m3或个/L 。 3.6 静态测试

洁净室(区)净化空气调节系统已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工艺设备已安装,洁净室(区)内没有生产人员的情况下进行的测试。 3.7 动态测试

洁净室(区)已处于正常生产壮态下进行的测试。

第 1 页,共 7页

4. 职责

中心化验室微生物限度检查室人员负责浮游菌的定期检测工作。 5. 质量标准

5.1 环境菌落监测标准 区域 内容 标准cfu/平皿 警戒限度cfu/平皿 测定频次 说 明 6. 材料与设备 6.1 设备

浮游菌采样器、净化工作台、恒温培养箱、烘箱、高压蒸汽灭菌器、放大镜、显微镜、电冰箱、

菌落计数器。 6.2 用具

培养皿(平皿):?90mm×15mm的硼硅酸玻璃培养皿。钢精锅:10000ml。三角瓶:300ml。天平、称样纸、勺。此外还需要棉塞、牛皮纸、线绳、微波炉、玻璃棒、海棉擦、毛刷等用具。 6.3 空白培养皿的准备 6.3.1 包扎

取洁净、干燥的培养皿用牛皮纸或专用包皮布包严扎紧待灭。 6.3.2 灭菌

灭菌采用湿热灭菌法。条件:0.12Mpa、121℃,20min。灭菌时要注意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高压蒸汽灭菌器。 6.3.3 传输

将灭菌并用余热烘干后的平皿,传至准备间,并用紫外线照射备用。空白平皿一般在注皿前24小时内灭菌,传入。 6.3.4 质量要求

已备好待用的平皿应确保无损、无污、无菌、干燥。 6.4 培养基的准备及灭菌

第 2 页,共 7页

D级洁净区 ≤200 160 1次/季 万级洁净区 平均≤100 2 1次/日 百级洁净区 平均≤1 --------- 1次/班 D级区平皿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200个。

6.4.1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制备。

取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约34g,加蒸镏水1000ml加热溶解即得。 6.4.2 溶解与分装

培养基配制好后,分装入洁净干燥的300ml三角瓶内,约200ml/瓶,并塞好棉塞,扎上牛皮纸帽,待灭。 6.4.3 培养基的灭菌

采用湿热灭菌法。除另有规定外,条件0.12MPa,121℃,20分钟。注意:灭菌结束后自然降压,以防培养基在突然降压后沸腾。 6.5 注皿

6.5.1 无菌室应整洁、有序,各用具处于定置状态。

6.5.2 注皿前对无菌室作适当消毒和清洁,并开紫外线照射30分钟。

6.5.3 把准备好的空白平皿去掉牛皮纸,放在工作台上,按每若干个为一组摞齐摆好。 6.5.4 灭菌的培养基,加热溶化传入无菌室,用75%酒精擦试瓶体后,放在工作台上,

打开紫外线照射,待其冷至45℃左右时,开始注皿。 6.6 注皿操作

6.6.1 操作员消毒手,做房间和工作台环境皿。

6.6.2 操作员在符合100级空气洁净度条件的层流净化工作台上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

注入量:?90mm培养皿15ml。注皿时,三角瓶倾斜,把皿盖微微打开(不超过45O角),将培养基注入皿中,动作尽量快、稳、轻。

6.6.3 将注好的平皿,每若干个为一摞排放整齐,用浸有75%酒精的绸布盖上,打开紫

外灯照射待凝。

6.6.4 凝固后,平板倒过来,收入筐内,包好,放培养箱中预培养,30~35℃,48小时,

看培养基本身是否染菌。

6.6.5 质量要求:制备好的培养皿(基),经48小时培养后,无菌生长方可进入待用状

态。若长菌培养皿大于该全部培养皿的10%,视为该批培养基不合格。应倒掉重新配制。 6.7 用具的洗涤

6.7.1 用后培养皿的清洗

使用后,先用海棉擦沾水和洗衣粉擦去皿盖上的记号,然后铲出培养基,用海棉擦或毛刷蘸洗涤剂在温水中洗干净,用自来水冲四、五次,再用蒸镏水冲洗2~3次,烘干,备用。

第 3 页,共 7页

6.7.2 用后三角瓶和钢精锅的清洗。

使用后,先用热水烫洗1~2次,然后用毛刷蘸洗涤剂刷洗干净,用自来水冲四、五次,再用蒸镏水冲洗2~3次,晾干,备用。 7. 测试方法 7.1 测试方法

本测试方法通过带浮游微生物空气高速通过微孔,被均匀撞击在培养皿内的琼脂表面;这些活体微生物在琼脂表面获得均匀和充分,在培养过程中,快速发生动态再水化过程,高速生长,从而更快得出结果。在适宜的条件下让其繁殖到可见的菌落进行计数,以平板培养皿中的菌落数来判定洁净环境内的活微生物数,并以此来评定洁净室(区)的洁净度。

7.2 培养皿选用?90mm 型 7.3 采样点的布置

培养皿应布置在具有代表性且气流扰动极小的地方。

采样点位置的详细规则见附件一

A.1 洁净室(区)采样点布置宜力求均匀,避免采样点在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下列多点采样的采样点布置图示可作参考。(见图A.1)

图A.1 平面采样点布置图

A.2 100级单向流区域,洁净工作台或局部空气净化设施的采样点宜布置在正对气

第 4 页,共 7页

流方向的工作面上,气流形式可参考以下图A.2、图A.3。

图A.2 水平单向流气流形式

图A.3 垂直单向流气流形式

7.4 最少采样点数目参见5.4.1.1采样点一般在工作面上0.2m高度的平面上均匀布置。

最少采样点数目

浮游菌的最少采样点数目可按表一确定。

表一 最少采样点数目 面积m2 <10 ≥10~<20 ≥20~<40 ≥40~<100 ≥100~<200 ≥200~<400 ≥400~<1000 ≥1000~<2000 ≥2000 100 2~3 4 8 16 40 80 160 400 800 洁净度级别 10000 100000 2 2 2 2 2 2 4 2 10 3 20 6 40 13 100 200 32 63 300000 2 2 2 2 3 6 13 32 63 注:对于100级的单向流洁净室(区),包括100级洁净工作台(bench),面积指的是送风口表面积;对于10000级以上的非单向流洁净室(区),面积指的是房间面积。

第 5 页,共 7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在线全文阅读。

浮游菌测试操作规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991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