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 16 吸,鱼 17 泛指一切动物 18 通\隳\,毁坏,耽误 19 怎能. (二)1 冷风时常刮起,起风时就飞沙走石. 2 每次迎着风快步疾走出去,不到百步就返了回来. 3 河堤两岸生长着高大的柳树,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 4 山峦被融化的雪水洗干净,美丽的样子像是刚擦过一样,鲜艳明媚, 5 好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刚梳好髻鬟一样. 6 柳条将要伸展却尚未伸展,柔嫩的梢头在风中散开. 7 汲泉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女子,也时能见到. 8 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只是住在城里的人不知道罢了 . 9 能够不因为游山玩水而耽误正事,潇洒地在山石草木之间徜徉,就只有我这种闲官. 10 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儿,浮到水面上戏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自在的样子 (三)B (四)1 早春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2 水 山 柳 条 麦田 游人 鸟 鱼 3.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及修辞手法,突出景物特点;情景交融,清新.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四)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hàn kuí wù páo chù mà míng huì cù g?u yáo j?n ha làn cu? huì 2. 磐 挫 盟 黯 冥 壑 鉴 绌 簇 杳 粲 凌 盎 寐 衷 成 3. ① 众目睽睽 ② 任劳任怨 ③ 肃然起敬 ④ 如法炮制 ⑤ 顾名思义 ⑥ 龙吟凤哕 4.D 5 A 6. C. 7 C 8. C 9. C 10. C 11B 12. 参考答案:阳光固然热情奔放,但是,却取代不了月光的柔美祥和.鲜花固然漂亮诱人,但是,却取代不 了绿叶的清新自然. 13,C 14,C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醉翁 ,六一居士 2.唐代 边塞诗人 高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4 × 明初 5∨ (二)名著阅读题 ①孙悟空 大闹天宫 ②李逵 真假李逵 ③武松 醉打蒋门神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9 3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5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6 在 乎山水之间也 7 不求甚解 8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9 会当凌绝顶,留取丹心照汗青 10 无可奈何花 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来时新社;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四,文言文复习 《岳阳楼记》练习 (一)1 具,同俱,全,皆 2 于是.3 增,扩大.旧制:原有的建筑规模.4 同\嘱\嘱托 5 胜景,优美的景 色.6 衔,衔接 7 汤汤,水流大而急.8 边 9 日光. 10.雄伟景象.11 完全,详尽 12 极,极点,此指直达.13 被贬谪流迁的人. 诗人 14 放晴.15 光辉,光 芒.16 岳,高大的山.潜,潜藏. 17 樯,桅杆.楫,桨.倾,倒下.18 薄,迫近 19 去,离开.国,国都. 谗,谗言.讥,讥讽.20 萧然,凄凉的样子 极,到极点. 21 阳光.22 \起\动\.23 一,全.24 集, , 栖止,鸟停息在树上.25 指美丽的鱼.鳞,代指鱼.26 一种香草.水边平地.27 有时.全.28 应和.29 尽 头.30 开阔. 愉快 31 荣耀 一起 32 原指持,拿,此指端着.临,面对.33 曾经.34 探求.35 古时品德高尚的人. 39 这样 40 没有 41 归 依. (二)1 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 我看那巴陵的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一带. 3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壮丽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4 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有所不同吧! 5 太阳(和)星星隐藏了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 6 浮在水面上的月光闪耀金色静静的月影好似沉下一块玉璧. 7 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者和以上两种人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 8 不因为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9 在朝廷做官,就担忧他的百姓;退隐江湖时,就担忧统治者是否施政得当.这就是进入朝延做官也担忧,辞 官隐居也担忧. 10 在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先就忧愁,在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11 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三)简答题. 1.表达了作者希望与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强烈而又含蓄的表达了作者的自勉之意,及对朋友的期望之情. 2. 写登楼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 希望像\古仁人\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范仲淹:表达出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 强调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以天下为己任,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激励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忧 国忧民,无私奉献. 孟子:强调君王应该重视百姓,关心百姓的生活疾苦,以百姓为先为本,和百姓同甘共苦,即民本思想. 《醉翁亭记》练习 (一)1. 环绕 2.山谷 3 茂盛的样子 4 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5.坐落在高处 6 名词用作动词,命名.7.名,是 8 情趣 9 领会 10 寄托.11 像那 12 雾气 13 烟云聚拢. 14.山谷.15 香花 16 开花结实,这里有繁荣滋长的意思 17.腰背弯曲,这里指代老年人.18 搀扶,带领,这里 指代小孩子 19 野味 20 菜蔬 21 喝酒喝的畅快.22 泛指音乐 23.下棋.24 酒杯.24 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 醺醺的样子.25:遮盖.26 .,以...为乐 感到快乐的事情 (二)1 远远望去,那草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 2 沿山路行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水声,从两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 3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像鸟张开翅膀一样的亭子高踞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4 给它命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的 5 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6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 20 7 要说那太
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消散,云气聚拢来,山谷变得昏暗 8 或暗或明,变幻不定之时,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9 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览. 10 山中的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举行酒宴. 11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这是宾客们尽情地欢乐. 12 树林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这是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了 13 人们只知道跟着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自己的乐趣啊. (三)1. \水落而石出者\一句描写的季节是冬季.\水落石出\的意思是水落下去石头就出来了,比喻真相 大白.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 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 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异.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 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3.太守陶醉于四季山水景色之美;陶醉于太平盛世,政治清明.(为山水之景而醉,为 滁人欢乐而醉,为宴会的丰盛而醉,为宴会中宾客的欢乐而醉)
九年级下册复习题(一)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注音。
hüo zhàn x?n bǐng mái zhù zhyng chán qiú cí zü yū jūn yì páo yuán dǐ j? yǎn 2、 写汉字。
虔 曦 绰 匿 湎 馈 恻 毡 3、写成语。
天伦之乐 乐此不疲 鸡犬不宁 妙手回春 一气呵成
4、C 5、C 6. D 7.D 8B 9.A 10.C 11.D
12、示例:彩绸 ,共同剪裁缝,制成一件件绚丽的衣衫; 花种, 共同播撒, 培育出一个个五彩的花坛 。
13.D 14.A 15. 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1俄 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万尼亚舅舅》2.美 马克 吐温 (二)名著阅读题:
1①马国(慧骃国) ②大人国 ③ 飞岛国 ④小人国
2保尔?柯察金 乐观 豁达 从事写作 文学创作 伤病 绝望 精神危机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烽火照西京2. 始闻叩柴荆3. 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4. 黑云压城城欲摧 5. 弟兄羁旅各西东
6. 眉眼盈盈处 7. 欲别故乡难 8. 可怜后主还祠庙 9. 举杯邀明月10. 平沙莽莽黄入天 11.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12.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13.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14.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四.文言文练习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一)1、轲 战国 儒家 2、孟子及其弟子 《大学》、《论语》、《中庸》 (二)解释一词多义:
道:道路 仁政 道义 固:巩固 固执,顽固 池:池塘 护城河 国:国防 国都 (三)解释加点词:
1、包围 2、发语词 3、这 4、泛指武器装备5、委:放弃;去:离开
6、限制 凭借7、震慑 8、少 “畔”同“叛”,背叛。 (四)翻译下面句子:
1、所以说,管理百姓(限制老百姓)不能只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川的险阻,征服天
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2、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兄弟骨肉)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
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胜利。 (五)(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家和万事兴;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孟子·告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关于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二)拂通弼,辅弼 衡通横,梗塞,不顺 曾能增,增加
(三)用来 使??坚韧 、奋起,有所作为 、 被举用,被选拔、 在外面,指国外、
这个 、使??贫困、指被任用 、狱官、集市、使??痛苦、常常 (四)翻译
(1)(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
致灭亡。 (2)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
(3)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必将导致灭亡。 (五)B
(六)法家拂士 敌国外患 (七)人要成大器,就必须经受磨练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八)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唯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成理均可。
九年级下册复习题(二)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注音。
Pyi tuí chu? chu? hün ju? yìn shy x? wün sha xia zhün lù 2、 写汉字。
窒 藉 骸 馨 瞻 瘠 孱 栉 泻
3、写成语。
芒刺在背 影影绰绰 望眼欲穿 奄奄一息 周道如砥 4、D 5.D 6.B 7.A 8.D 9.B 10.C 11.C 12.A
13.示例:青春,是余韵不绝的歌曲,跳跃的音符拨动着我们年轻的心弦。 14.D 15.A 16.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莎士比亚 英 夏洛克 (二)名著阅读题:
1.林冲 杨志 三打白骨精 打死拦路抢劫的强盗
2. 示例:小人国皇帝通过绳上跳舞的游戏来选拔官员,讽刺了当时宫廷官员选拔的荒唐可笑和皇帝的昏庸无能。
3.虎妞 小福子 4.B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 塞上燕脂凝夜紫 2. 一川碎石大如斗 3. 黍地无人耕 4. 无限山河泪 5. 水是眼波横
6. 半卷红旗临易水 7. 宁为百夫长 8. 北极朝廷终不改 9.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10. 好收吾骨瘴江边 11. 我舞影零乱12. 寤寐思服,辗转反侧 13.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14.得道者
多助 失道者寡助 四、文言文练习
(一)西汉 刘向 国别体
(二)光艳美丽 早晨 穿戴 认为 仔细 比得上 指责 朝见 偶然 确实 满一年
(三)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点,处所)左右:古义:(国君近旁的近臣)今义:(方位词)谤讥:古义:(指责,劝谏)今义:(诽谤,讥讽) 窥:古义:( 照)今义(偷偷地看)寝:古义:(躺而不睡)今义:(睡觉地方)讽 古义:(委婉劝说) 今义:(讽刺) (四)(1)我与城北的徐公哪一个美?(2)第二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漂亮(3)宫里的妃子和侍卫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4)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人来人往。(5)这就是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五)(1)头脑冷静,善于思索。可以从中学会如何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应该像邹忌那样,既不盲目自信,也不偏听偏信,而是尊重客观事实。
(2)邹忌是一个头脑冷静明智,观察精细入微,尊重客观事实,有自知之明的政治家形象。
(3)是一个善于纳谏、做事果断、开明、有包容的气度与胸怀的英明君主形象。
(4)诸葛亮:他为报刘备的知遇之恩,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周瑜:临终不忘给吴主孙权举荐人才。 (5)曹刿论战、魏征进谏。
(6)现代人更需要委婉的劝说方式,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也应该采取这种讽喻的方式,才能取得良好的劝说效果,才能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九年级下册复习题(三)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 注音。
y? xiüo y?ng jia bit miǎn kuì kàn qián jí ráo chu? zhì yín 2、写汉字。淤 幛 簇 鲦 庇 蔽 稽 砥 膜 3、写成语。
断壁残垣 引颈受戮 万恶不赦 蹑手蹑脚 有例可援 4.C 5、B 6.A 7.B 8.D 9.C 10.C 11.C 12.D
13. 您是一盏明灯 促使我勇往直前 14.C 15.D 16.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1.《墨子 公输》 墨子的弟子 再传弟子 翟 墨 2.轲 孟子 儒 3.战国 道 (二)名著阅读题:1. B
2.要点与评分:抓住关键词“发现”,“获取”,“炼就”。能体现其过程,情节基本完整。
例一:有一天,群猴在水边洗澡,顺流而上发现一股瀑布。石猴率先跃入瀑布中,发现瀑布后有个天然的大石洞,他就率领群猴入住其中??
例二:石猴想要一件合适的兵器,就去找东海龙王。试用了几件兵器都不满意,最后他看中了龙宫的定海神珍铁,便取来做他的兵器??
例三:美猴王大闹天宫被抓,太上老君将他关到八卦炉中。他在炉中被煅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没想到不但没被烧死,反而炼成了“火眼金睛”??
3. (1)吴用,智取生辰纲 智取大名府 智取文安县 牌九宫八卦阵等。
(2)第一组 同:都本领高强、有勇有谋,好结交好汉;不同;林充是禁军教头,处事谨慎,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武松秉性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报,有恩必报。第二组 同:都有治军才能,充满智慧,犹儒将风度;不同;周心胸狭窄,亮小心谨慎,某事周密。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牙璋辞凤阙 2.相期邈云汉 3.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4.五花连钱旋作冰 5. 云横秦岭家何在
6. 共看明月应垂泪 7. 若到江南赶上春 8. 提携玉龙为君死 9. 毅魄归来日10.玉垒浮云变古今 11. 黑
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12. 可怜后主还祠庙 日暮聊为《梁甫吟》
13. 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 14.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15。门庭若市 四、文言文复习
(一)1.D 2.C 3.D 4.C
(二). 伐:攻打。鄙:鄙陋,在文中指目光短浅。间:参与。 通“遍”,遍及,普遍。
牺牲:指猪、牛、羊等。加:虚报。信:实情。孚:为人所信服。福:赐福,保佑。狱:案件。虽:即使。情:实情。属:类。可以:可以凭借 克:战胜 鼓:击鼓 。再:第二次。竭:尽。盈:充满,这里指士气旺盛。测:估计。伏:埋伏。靡:倒下。逐:追赶,追击。
(三).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细察,也一定要依据实情来处理。 (2)小恩小惠,还不能得到神灵的充分信任,神明是不会保佑你的。
(3) 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后,勇气就没有了。
(4)作战,靠的是勇气。(5)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让
我跟随你去。
(四).(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将鼓”“将驰”表现了鲁庄公急躁冒进;“未可”“可矣”表现了曹刿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4)①有爱国心与责任感。在敌国入侵时,立即“请见”,参与“肉食者”所谋之事,并主动请战。 ②明确作战的先决条件。把取信于民作为战争取胜的先决条件,有远见卓识,其见解高于“肉食者”。 ③有较高的说话技巧。对乡人,是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对国君,是启发诱导,以理服人。 ④非常谨慎、稳重。战斗中仔细察看,洞悉了敌方败退的真相,方下令追击。 ⑤具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战中能抓住战机,战后阐述了“敌疲我打”“一鼓作气”这样精辟的理论。
(5)本题是开放题,可从“有功”“无能”或“兼而有之”三个角度来答题,能自圆其说即可。从“有功”方面答:鲁庄公知人善任,用人不疑,虚心听取曹刿的意见,作为决策者,有一定的功劳。也可从“无能”方面答: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作为统治者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他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军事上的无能,完全依靠曹刿的才能才取得这场战争的胜利。也可以把“有功”“无能”结合起来答。
九年级下册复习题(四)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部分
1、 注音。xìng b? hái lù yàn cù yì yí nì l?u tiáo nia sha sōng 2、写汉字。
奢 霾 胚 枭 漪 伫 蒿 宵 戮 3、写成语。 顶礼膜拜 中流砥柱 鳞次栉比 遍稽群籍 奄奄一息 4.B 5.C 6.A 7.C 8.C 9.A 10.略 11. C 12.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一) 文学常识:
1.《左传》 左丘明 历史 文学 长勺 2.《战国策》 3.诗歌 西周 春秋 305 诗三百 风 雅 颂 (二)名著阅读题:
1.C
2.自尊、自爱、追求平等自由与人格独立、敢爱敢恨,坦率真诚、勇于追求幸福等。 3. 鲁达在酒楼得知镇关西欺压金氏父女,便赠送银两给他们并保护其出逃。鲁达以十斤 瘦肉、肥肉和软骨刁难、激怒郑屠,打斗中鲁达三拳分别打在郑屠的鼻子上、眼眶际眉梢 和太阳穴上,将其打死。为避官司,鲁达仓皇出逃。 性格特点:疾恶如仇、粗中有细、侠肝义胆、脾气火暴。 三、 古诗文背诵默写
1. 霜重鼓寒声不起 2. 田园寥落干戈后 3. 可怜后主还祠庙 4. 夕贬潮阳路八千
5. 影徒随我身 6. 雪暗凋旗画 7. 匈奴草黄马正肥 8. 三年羁旅客 9. 胜作一书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中考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 - 《深圳中考语文一本通》辅本 doc(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