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 斥 3.写成语: ①锐不可当 ②张皇失措 ③荡然无存 ④触目伤怀 ⑤微不足道 ⑥长途跋涉 4. B 5.D 6. A 7. D 8. 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 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答案不唯一) 9.B 10. D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1.孙犁 荷花淀 2.法国 巴黎圣母院 3.朝花夕拾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藤野先生 4.朱自清 散文 诗人 学者 (二)名著阅读题: 1.①保尔 柯察金②朱赫来③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④人的一生应该 怎样度过 2.《旧事重提》 ,示例: 《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 我拥有 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 .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3.《骆驼祥子》 ,三,三,祥子与车,虎妞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 老大徒伤悲 2.山山唯落晖 3.迷津欲有问 4.气蒸云梦泽 5.白云千载空悠悠 6. 浮云游子意 7.便引诗情到碧 霄 8.幽径独行迷 9.谁道人生无再少10.铁马冰河入梦来 11.猿鸣三声泪沾裳.12.云生结海楼.13.登临 吴蜀横分地.1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1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 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7.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18.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四,文言文复习 《桃花源记》练习 10 (一)解词 1.整齐的样子 2.听到 3.都 4.惋惜 5.同 \邀 \ 邀 请 6 . 鲜艳美丽 7.扶:沿,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8. 随即,不久 9. \全\或\都\\不要说\或\更不必说\邑人:同乡人.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12.阡陌:田间小路.交通:交错相通(互相通达) .13. 穷尽 14. 详 尽 15.老人 小孩 16.并:都.怡然:喜悦的样子.17.对??感到诧异.18. 一下子开阔敞亮起来 19. 类 20.代 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地方\21. 沿着 22.落英:落 , , . 花.缤纷:繁多的样子.23. 再 24.高兴的样子 25. 详细地说出 26.渡口 27.计划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便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仿佛有点光亮. 2.老 人 和 小 孩 都 高 高 兴 兴 , 显 得 心 满 意 足 . 3. 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4.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 5.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6.土地平坦宽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子之类. 7.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 8.(临别时)村里人嘱咐他道:\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 10.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顺着原来的路划回去,处处都做了记号. 11. 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2. 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 (三)简答题: 1. 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2. 一是活动(往来种作) ,二是穿戴(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三是精神状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3. 借代. \黄发垂髫\分别借指老人小孩. 4.我的联想: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 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5. 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 (1)源中生活安宁, (2)能安居乐业, (3)和睦相处. 6. 不愿与外界交往(怕外人来打扰这么平静的生活) . 7.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 8.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 乐. (3)避秦时乱 9.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二)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注音: w?n jìn jiào cuì a za zào yì x?xū chan línxún qìng nà m?ng náng y? h?ng tì yù cuün jū gōng qiachá sù zu? x?han qiün l?u liú w?i piün yǎn x? ji? cáo chàn wyi xù pánshün zuàn 2.写汉字: 咎 藩 匿 翩 褶 衍 副 模 疲 穆 匐 拂 措 沛 恭 诺诺 跋 沼 壑 蔷 轩 湛 蟠 诏 缭 缀 谕 矗 3.写成语: ①转弯抹角 ②大庭广众 ③低眉顺眼 ④穷愁潦倒 ⑤惟妙惟肖 ⑥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4. D 5.B(应为\急急忙忙\6. D(A.应为\攻势\旋\和\归来\重复;C.删\的距离\) 7. A 8. 提示示例: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适时的看望是一朵花,一个及时的电话是一朵花. 9. 11 C 10. 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1.叶圣陶 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2.陶渊明集 陶渊明 东晋 3. 杜甫 杜少陵 唐 安史之乱 诗史 诗圣 4. 礼记 戴圣 5.《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 , , , , , , . 6.刘禹锡 唐代诗人,哲学家 刘禹锡集 7. 周敦颐 北宋 哲学家 (二)名著阅读题: A 1.碌碌无为而羞耻 2.保尔柯察金 奥斯特洛夫斯基 3.保尔战胜了病魔,从死神的手掌中逃出,病愈 后即将返回工作岗位,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死去的战友,深刻思考了生命的意义. B 1. D 2. C 3. B 4 A 5. B 6.B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焜黄华
叶衰 2. 长歌怀采薇 3. 孤帆天际看 4. 波撼岳阳城 5. 烟波江上使人愁 6.孤蓬万里征 7. 自古 逢秋悲寂寥 8. 林空鹿饮溪 9. 潇潇暮雨子规啼 10. 僵卧孤村不自哀 11. 决眦入归鸟 12. 烽火连三月 13. 如闻泣幽咽 14. 山随平野尽 15.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四,文言文复习 《陋室铭》 《爱莲说》练习 (一)解词 1.出名(或\成为名山\简陋; 品德高尚 3.高尚,美好4.官府的公文;使??劳累 5.有灵气 (或\成为灵异的水\. 映入7.指嘈杂的音乐;扰乱(或使??受到扰乱) 8. 调弄,弹奏 9. 多 10. 洗 )6 涤;美丽而不端庄 11. 更加 12. 亲近而不庄重 13. 不被沾染 14. 洁净地立着 15. 少 16. 我 17. 应当,当然. 18. 从 19. 长枝蔓 20. 认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繁杂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谈笑往来有渊博的学者,没有粗俗的人. 3. 这虽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美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 4. 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5. 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到有人喜欢;对于莲的爱好,和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6. 我只爱莲花的从污泥里长出来却不被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7. 可以在远处观赏,但不能贴近去玩弄. (三)简答题: 《陋室铭》: 1.《捕蛇者说》 《西游记》 《五柳先生传》 《\友邦惊诧\论》 2.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3.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4.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5.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 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爱莲说》: 1. 只要结合莲的特点,言之有理就可,不求统一答案.如高洁自重,谦虚正直,不趋炎附势等. 2. 追名逐利,趋炎附势之风. 3. 用菊和牡丹来衬托突出莲的高洁品质.菊是正面衬托,牡丹是反面衬托. 4. 运用排比修辞,反问句式;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追求富贵的思想感情. 12 5. 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予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 6. 比喻人在混浊不良的环境中能洁身自好的现象.提示: \染\,如成史杰,因私欲膨胀,沾染社会不良习气而 堕落腐败,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不染\如汪洋湖,不贪不占,清正廉洁,成为对人民有用的人.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三)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注音: yù m? cháng shì huáng a xiào qiángwyi cuán shuüi pyi hái q? lǜ a wú zhù pì hy chì ch?ng áo lín nàn jiù yì xia tü ji? liú jǐ zhu? hài süng dì zhu? pán 2.写汉字: 纳 销 擅 帷 伧 徒 肖 裁 酌 嶙 蒲 耗 巢 斓 酿 嚏 骇 阙 曦 絮 琐 掳 懿 橘 孀 籍 3.写成语: ①因地制宜 ②销声匿迹 ③相安无事 ④天衣无缝 ⑤束手无策 ⑥充耳不闻 4. C 5.A 6. B 7. B 8.略 9.B 10.D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杨绛散文 杨绛 作家,文学翻译家 2.秋雨散文 余秋雨 3.东坡志林 苏轼 东坡居士 北宋 4.王维 摩诘 王右丞 唐 5.李太白全集 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二)名著阅读题: 1.苏联 2. 保尔的精神在重新评价和反思理想,对待集体主义和英雄主义,以健康的人格,奋发的努力,奉献的精神要 求自已等方面对我们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保尔人格特征是:自我牺牲,坚定不移,顽强坚忍,他的精神应成 为我们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3.鲁迅 回忆性散文集, 《藤野先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阿长与<山海经>》 .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景优美,叙事生动,充满童心童趣. 《阿长与<山海经>》 :这是他笔调最温暖最富有感情的一篇.让我们看到鲁迅除了有顽强坚毅的性格,还有一颗 仁爱之心,也有他温情的一面.同时成功地塑造了长妈妈的形象:长妈妈是一个具有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 叨,粗俗好事, \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等性格的人. 1 2 5.(1)○《骆驼祥子》 ○示例:祥子在人和车厂拉车;祥子娶虎妞为妻. (2)范爱农 6. 拉车的一老一少(拉车的老者和他的孙子小马儿)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牧人驱犊返 2. 北风江上寒 3. 欲济无舟楫 4. 芳草萋萋鹦鹉洲 5. 萧萧班马鸣 6. 人家在何许 7. 阴阳割昏晓 8.烽火连三月 9.老木沧波无限悲 10.潇潇暮雨子规啼;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1.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12.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13.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莲,花之君子者也.16.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四,文言文复习 《三峡》练习 (一)解词 1.毫无 通\缺 2.如果 正午 半夜 3.上 顺流而下 逆流而上 4.即使 奔驰的马 5.白色 急流 的水 6 . 几声(这里的\三\不是确数)7.有时 8. 真(或实在) 9. 寂静 10. 连接 ; 延长 11. 快 12. 到了 漫上山陵 13. 急流冲荡 ;指它们,指怪柏 14. 消失 15. 峭壁 遮蔽 16. 日光,这里 13 指太阳 17. 早晨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 2. 有时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 如船行得快啊. 3.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 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5. 在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了
(山石林木的)倒影. 6. (声音)回响在空旷的山谷中,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三)简答题: 1. 峡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2.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 3. 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是通过侧面烘托的方法.例如:往来船只被阻断: \沿溯阻绝\王命急宣, 船速极快: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描写对象和写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2)表达的情感不同:李白 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三峡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 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同异各答出一方面即可) 5. 先写夏水襄陵,再写春冬之时的素湍绿潭和悬泉瀑布,最后写秋天山涧的水枯了.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 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6. 晴初霜旦 ; 林,涧,猿啸,回声 ; 悲寂,凄凉 7. 渲染三峡秋景的凄凉. 8. 示例: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春冬 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 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 八年级上册复习题(四)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注音: zh?u luán cüng píng náng yǎn pyi jǐ zhu? q? tún y? x? zht hái nàn sù fün qǐ yün yǎn jiù xiào b? 2.写汉字: 抹 拂 砾 窖 颤 粹 遏 噤 礴 谬 鼹 絮 掳 疮 慕 疏 霹 孀 差 拭 郁 卸 凼 躁 塌 诘 藉 赋 迂 尬 蹒 颓 滞 怍 皇 3.写成语: ①穷愁潦倒 ②鸡零狗碎 ③低眉顺眼 ④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⑤无动于衷 ⑥啸聚山林 ⑦束手无策 ⑧日薄西山 4.D 5.B 6.A(BCD 应该改为:BB 植树使警醒的人们认识了过去,看到了未来,最终变为一种全民性的自觉行 动. C 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的目的,以减少沙尘暴造成的损失. D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 7.B 8. 分析:这是一道仿写题,又是一道修辞运用题.做此题,既要注意仿写的相关规则,又要注意运用修 辞,研习题干,就每一个分句而言,要用含\是\的暗喻句;就整句来看,又要构成排比句.最后还要注意围 绕中心去仿写含有两种修辞的句式,即围绕\美是什么\这一主题而展开.示例: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美是跳跃在海面上的一抹斜阳. 9.D 10.C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文学常识: 1. 杜少陵 唐 李杜 现实主义 2. 送元二使安西 画中有诗 王孟 山水田园 3. 放翁 南宋 14 (二)名著阅读题: 1.A 2. C 3.B 4.B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荡胸生曾云 2. 浑欲不胜簪 3. 但使愿无违 4. 波撼岳阳城 5.萧关逢候骑 6. 仍怜故乡水 7. 何时复西 归 8. 牧人驱犊返 9. 平海夕漫漫 10. 欲济无舟楫 1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12.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3.香远益清 14.莲,花之君子者也 15.衣沾不足惜,但 使愿无违 16.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7.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1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9.会 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22.天明登前途,独 与老翁别 2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四,文言文复习 《核舟记》练习 (一)解词 1.奇妙精巧 2.无不 顺着 雕刻 3.曾经 赠 我 4.句首表示推测语气 5.大约 黄米 上下 6.打开 7.用箬竹叶做 的船篷 8.正对着 9.缓缓地 起 10.用石青 涂抹 11.高帽子 胡须 12.说话 13.靠近 14.极像 15.举,抬 16.不相 类似 17.分明可数的样子 18.椎形发髻 19.视线 神色 20.好象??的样子 21.平 22.清楚明白 黑 23.竟然 满 24. 长而窄 (二)翻译下列句子: 1. 没有不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情态. 2. 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 各自隐藏在书画卷下面的衣褶里面. 3. 那个人的眼睛直视茶炉, 神色平静, 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4. (字迹)细小得像蚊子脚,一勾一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 5. 大概是挑选桃核中又长又窄的雕刻 成的. (三)简答题: 1.①用料体积小 ②所刻事物繁多 ③刻物情态毕备 2. 雕刻者技艺的高超 \嘻,技亦灵怪矣哉\3.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 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他对核舟观察的精细. 4.因为这样写符合核舟的主题,苏东坡是"泛舟\的主角. 《答谢中书书》练习 (一)⒈书信 2 辉映 3 季 4 消散 5 坠落 (二)跳 山川之美景 (三)写出跃的状态,争相跳,静中有动,写出热闹的气氛. (四)1. 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美 2.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 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一)答案
: 答案: 一,基础知识部分 1,fyi xùn m? cün piy zhì gù chì cuō huìbang nia qia fti niù zhǐ diàn pō
u dǔ nì 2,绉匿恕酬锃犀觅衍徙冽眷稽挞躇悴馈骋邃衅噬 3,①器宇轩昂②鹤立鸡群③相形见绌④粗制滥造 ⑤油然而生⑥期期艾艾 4D 5B 6A 7B 8A 9B10A 11B 12 参考答案:我喜欢意气豪迈又沉郁冷峭的陆游,虽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才是他 的初衷;我喜欢嫉恶如仇又心怀柔肠的鲁迅,虽多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但也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柔情. 13C 14 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15 1. 《朝花夕拾》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2.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海伦 凯勒 美 3. ∨4. ×苏联 5. ×黎巴嫩, 《园丁集》是泰戈尔的 6×.《端午的鸭蛋》是汪曾祺的作品. (二)名著阅读题: 1 儒勒.凡尔纳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神秘岛 鹦鹉螺(诺第留斯)号 阿龙纳斯 康塞尔 尼摩 2.被冰封住,船不能动,严重缺氧 ;遇到大章鱼;船搁浅等 3,×法国 4,×尼摩船长说的 5,∨6,∨ 7.B8A 9.B 10.A11B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折戟沉沙铁未销 3. 铜雀春深锁二乔 4. 干戈寥落四周星 5. 留取丹心照汗青 6.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7. 高处不胜寒 8 转朱阁,低绮户 9. 人有悲欢离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 心远地自偏 11.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12. 秋天漠漠向昏黑 13. 布衾多年冷似铁 14.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1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四, 《与朱元思书》 (一)1 都 2 表约数,光景 左右 3 独一无二,到了极点 4 飞奔的马 5 轩,高;邈,远. 6 形容水声的清越 7 青白色 8 至 9 筹划,治理 10 鸟鸣声 11 树木的枝干 12 同\啭\鸟叫声 13 通\返\二)翻译 1 湍急的流水比箭还快,凶猛的浪好像飞奔的马. 2.蝉在长久不断地叫,从不停止;猿猴也在不停地哀鸣. 3.那些像老鹰那样飞到天上为名利极力追求高位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静下来; 那些办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4.横斜的树枝在上面遮蔽着,即便在白天,也还像黄昏时那样阴暗.稀疏的枝条交相掩映,有时也可以见到阳 光. (三)简答: 1.以游鱼细石烘托水之清,以人的感受烘托山之\奇\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五柳先生》 (一)1.知道 2. 领会 3 期望,希望 4 辈,同类 5.造,往,到,到??去 辄,就 6.爱好,喜欢 7 安然自乐的样子 8.忧虑的样子 9 心情急切的样子 10.酒杯 11.传记结尾评论性文字 (二)1.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2 住室四壁空空荡荡,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 3 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主旨)不再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讲究 4.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 (却)安然自若. (三)1.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2. 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言寡 语.他一生好读书,喜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从生活状泥,性格, ,志向情趣三个方面介绍,简洁流畅) 3.前者表现陶渊明仕途失意,内心痛苦,是一种消极的反抗;后者表现作者醉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抽刀 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浊酒一杯家万里) 《马说》 (一)1 有时 2 虽然 3 显现 4 尚且 5 只是 6 并列而死 7 可是 8 鞭打 9 正确的方法 10.马鞭,面对 (二)1. 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 也只能辱没在马夫手中, (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槽里 3. 能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完一石(dàn)粮食. 4. 尚且想要它跟普通的马一样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16 5.用鞭子抽打马,不按照正确的驱使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施展它的才能,听它嘶叫,却 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6.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呀! (三)1.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2 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因为没有伯乐, 千里马也就被埋没) 3.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适应环境,发挥潜能,马必须调节自身的尽是与跑步情况的 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 \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 把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看成是真正考验 4. \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周围的人给有所需,对王阿谀奉承; \天下无马\的原因是不了解马,缺乏发现 和喂养马的的眼光,方法喜欢《邹》的劝说方式,婉转,易让人接受;或:喜欢《马》文的劝说方式,直截了 当,振聋发聩.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二)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册复习题
( 一,基础知识训练: 1.Juàn gù yǎn xiào hüo huì cuǐ càn xiá mí zhuō chǐ qí qǐ ch?uchú gù h? zang qǐ pìnì gün'gà 2. 藉 媲 缄 狩 哂 譬 淳 籍 醅 惘 揪 棘 煦 怵 牟 蹭 窥 楣 徕 婪 3.① 正襟危坐 ② 颔首低眉 ③花团锦簇 ④ 黯然失色 ⑤ 冥思遐想 ⑥ 抑扬顿挫 4.B 5. A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D 12 参考答案:星辰把黑夜的门推开了,勤劳把富裕的门推开了. 真诚把爱的门推开了,爱把生活的门推开了.
13,D 14A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文学常识 填空 1.吴均 南 山中杂诗 2.唐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 ∨ 4. × 明初 5. ∨ 6. × 不属唐宋八大家 (二)名著阅读《西游记》 填空 1 .吴承恩 明 白骨精 天宫 美猴王 芭蕉扇 2,孙悟空 猪八戒 沙僧 孙行者 3 七十二变,筋斗云 如意金箍棒 简答:1. 高老庄收悟能(八戒 ) 鹰愁涧收白龙马 流沙河收沙悟净 2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对封建统治者 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 采菊东篱下, 山气日夕佳 2 欲辨已忘言.3.欲渡黄河冰塞川,忽复乘舟梦日边.4 胡琴琵琶与羌笛.5.吾庐 独破受冻死亦足!6 瑟瑟谷中风 7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8.松柏有本性 9.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0. 渭城朝雨浥轻尘 劝君更尽一杯酒 1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1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晴 空一鹤排云上(2)恨别鸟惊心(3)青鸟殷勤为探看(4)长风万里送秋雁(5)此地空余黄鹤楼(6)谁家新燕 啄春泥. (7)归雁入胡天(8)决眦入归鸟(9)山光悦鸟性(10)吊影分为千里雁 四,文言文复习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 得到 2 借 3 超过约定的期限 4 大 5 曾经 6 请教 7 援,引,提出.质,询问 8 训斥,呵责 9 周到 14 被子 15 旅店 10 等待 11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12 服侍的人 13 热水 18 缊,旧絮.敝,破. 17 16 气味,这里指香气 17 光彩照人的样子 (二) 1 自己亲手抄录,数着日子到时候归还. 2 因此人们大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博览群书. 3 曾经奔向到百里之外,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拿着经书请教. 4 我站在他身旁,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5 有时候遇前辈训斥,呵责,我的态度更加恭敬了,礼节也更加周到 6 所以我即使愚笨,最后也有所收获. 7 背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的峡谷中. 8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 9 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毫无羡慕的心. 10 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 (三) 1.示例: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 头悬梁,锥刺骨 闻鸡起舞 2(1)得书之难(2)求师之诚(3)求学(生活)之苦 3 一个人要在学习上有所成就,就应该:①刻苦勤奋 ②博览群书 ③虚心请教. 4.对乡之先达,宋濂毕恭毕敬,\色恭\礼至\对师道尊严赞成与否,言之成理即可. 5.从仲永一个天聪颖的神童由于缺乏后天的学习成为普通人的反面例子,来证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书山 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八下 ( 三 )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niù lǐn zhǐ jiün ku? pì Shtn xìn dì xiüng qiàn pyi lái y?u kōu sh?u ang xǐ zhì x? 2. 扉 抠 剔 筹 嬉 遨 妄 馅 尴尬 虐 盈 袤 吁 垢 颔 3. ① 盛气凌人 ② 长吁短叹 ③ 巧妙绝伦 ④ 相辅相成 ⑤ 莫衷一是⑥ 一视同仁 4.C 5. D 6. A 7D 8 D 9 A 10 A 11. A 12. 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那是在启示我们为理想奋斗. 13,A 14,D m?u b 二,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一) 1.苏轼,宋,东坡居士 2.陋室铭 3×非唐宋八大家之一 4《望月有感》非李白作品 5 ⅴ (二)名著阅读 填空:1.罗曼罗兰写的,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 托尔斯泰 2.(1)托尔斯泰(2) (贝多芬) (3)米开朗琪罗 3. A 三,古诗文背诵默写 1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2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欲上青天览明月.3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 天街小雨润 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5 相见时难别亦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6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 应觉月光寒. 7 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8.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 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9.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10 不求甚解 好读书,不求甚解 11. 醉翁之意不在酒 12.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13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 动 四,文言文复习 《小石潭记》练习 (一)1 竹林 2 格外 3.水中高地 4 小岛 5 高低不平的岩石 4 大约. 约数词,上下, 左右.5. 呆呆的样子 6. 忽然 7.轻快敏捷 8. 名词作状语 像狗的牙齿 9 冷清 10.停留. 11 跟随 (二)1 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18 2 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好像水都没有). 3.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4 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 5 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青翠的树,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7. 四周被竹子和树木环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 (三)1 游览的先后顺序 石奇,水清,鱼活泼,溪流曲折;环境幽静凄美 2.被贬心中愤懑凄苦,只好寄情山水,先是获得暂时的快乐,一经环境的触发,又忧伤悲凉 3.清澈;侧面描写,通过写水中鱼的活动烘托水的清澈,动静相生,饶有情趣. 《满井游记》练习 (一)1 一同 2 肥沃.3 天鹅 4 刚刚,开始 5 像鱼鳞似的细浪纹 6 光亮的样子 7 美好的样子 8 洗脸 9 开, 分散 10 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 11 茶 12 酒杯 13 红 驴 14 湿透 15 晒太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深圳中考语文模拟题参考答案 - 《深圳中考语文一本通》辅本 doc(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