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西医外科学考题(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雷诺氏(Reynolds)五联征:腹痛、寒战发热、黄疸、休克及中枢神经中枢系统受抑制的临床表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典型表现。

29、胆囊及胆总管结石的排石疗法适应症?

1、胆管结石直径<1cm,胆管下端无狭窄 2、胆管或肝管多发小结石 3、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

4、较小的胆囊结石,胆囊舒缩功能较好者

30、胰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中医辨证施治?

临床表现:

1、腹痛:本病的主要症状,常于饱餐和饮酒后突然发作,腹痛剧烈,多位于左上腹,向左肩及左腰背放射。胆源性者腹痛始发于右上腹,逐渐向左侧转移。病变累及全身时,疼痛范围较宽并呈束带状向腰背部放射。

2、腹胀: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消失。与腹痛同时存在。是腹腔神经丛受刺激所致。腹膜后炎症越严重,腹胀越明显。腹腔积液是可加重腹胀。病人排便、排气停止。 3、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该症状早期即可出现,常与腹痛伴发。呕吐剧烈而频繁。呕吐物为胃十二直肠内容物,偶可见咖啡色。呕吐后腹痛不缓减。

4、腹膜炎体征: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时压痛多只限于上腹部,常无明显肌紧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压痛明显,并有肌紧张和反跳痛,范围较广或延及全腹。移动性浊音多为阳性。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5、其它表现:体温,黄疸,暴发性,休克,猝死。少见的Grey-Turner、Cullen征。 鉴别诊断: 病史 体格检查 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烈胃十二指肠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缩疼痛,并扩散到全腹,常溃疡穿孔 小或消失 伴有轻度休克症状 进食油腻食物后发生右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急性胆囊炎 上腹剧烈绞痛,放射至右Murphy征(+) 肩及右肩部 Charot三联症(腹痛,右上腹压痛或腹膜刺激急性胆管炎 寒战高热,黄疸)可有放征,肝肿大、肝区叩痛,射痛 可扪及肿大的胆囊 暴饮暴食或饮酒后,上腹偏左侧腹痛,持续剧烈,腹膜炎体征,移动性浊音急性胰腺炎 可向肩部放射,腹胀、恶多阳性 心、呕吐,呕吐后症状不缓减 右下腹(麦氏点)压痛、转移性右下腹痛,恶心、急性阑尾炎 腹膜刺激征,结肠充气试呕吐,体温升高 验、腰大肌试验等可阳性 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腹痛、呕吐,腹胀、停止肠梗阻 压痛,叩诊鼓音,肠鸣音自肛门排气、排便 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 疾病 辅助检查 X射线下游离气体 B超显示胆囊增大、壁厚、可有结石影 白细胞计数升高,B超:胆囊增大,胆管内结石影 血清、尿淀粉酶升高;B超:胰腺弥漫肿大,胰周积液;CT:胰腺肿大,质地不均、液化,蜂窝状低密度区 白细胞升高;B超:阑尾肿大 腹部立位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鱼类骨刺” 急性肾绞痛:在发病的一侧出现持续性胀痛,伴有阵发性绞痛,腰部重于腹部,并放射于腹股沟部与阴囊。 诊断:

凡是上腹痛的病人要想到有急性胰腺炎的可能,这一条是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前提。

特别是那些诊断尚不很清楚的上腹痛或给予解痉止痛剂不能缓解时,更有可能是胰腺炎。

临床诊断标准:突发上腹剧痛、恶心、呕吐、腹胀并伴有腹膜刺激征,经检查可除外胃肠穿孔、绞窄性肠梗阻等其他急腹症,

并具备下列4项中2项者即可诊断为重症急性胰腺炎:①血、尿淀粉酶增高,或突然下降到正常,但病情恶化;②血性腹水,其淀粉酶增高;③难治性休克;④B超或CT检查示胰腺肿大,质不均,胰外有浸润。 中医辨证施治:

①肝郁气滞证:治则:疏肝理气、泻热通腑。方剂:清胰汤Ⅰ号 ②脾胃实热证:治则:清热利湿、行气通腑。方剂:清胰Ⅰ号 ③脾胃湿热证:治则:清热泻火、通腑化瘀。方剂:清胰Ⅱ号 ④蛔虫上扰证:治则:疏肝清热、通里驱蛔。方剂:清胰汤Ⅱ号

第十七章 乳房疾病

34、急性乳腺炎有何临床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施治?手术时如何选择

切口?

临床表现613

症状:1、炎症期:初期,乳房肿胀疼痛、有压痛的硬块、表面皮肤红热、可同时有发热等全身表现。

2、后期:症状加重,痛呈搏动性,寒战高热、脉率加快、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血WBC↑。

3、脓肿期:炎性块常在数天内软化而形成脓肿。表浅脓肿---波动感;深部脓肿---常需穿刺才能确定。单房或多房脓肿(Spreading Celluitis),最后使乳腺组织遭到破坏。

体征:初起时患部压痛,结块或有或无,皮肤微红或不红。化脓时患部肿块逐渐增大,结块明显,皮肤红热水肿,触痛显著,拒按。脓已成时肿块变软,按之有波动感。已溃者创口流脓黄白而稠密,若脓肿向乳管内穿破,可自乳头流出脓液。患侧腋下常可抠及肿大的淋巴结,并有触痛。 辩证施治615

(一)内治1、气滞热壅:初期阶段(舒肝清胃,通乳消肿——瓜篓牛蒡汤)

2、热毒炽盛:成脓阶段(清热解毒,托里透脓——透脓散) 3、正虚毒恋:溃后阶段(益气和营托毒——托里消毒散)

(二)外治1、初起:热敷 + 按摩,金黄膏/玉露膏外敷

2、成脓:切开排脓

3、溃后:八二丹/九一丹 + 金黄膏;红油膏/生肌玉红膏;垫棉法

手术切口614

切口应按轮辐方向切开;

深部或乳房后脓肿?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之; 乳晕下脓肿?沿乳晕边缘的弧形切口

如炎症明显而未见波动,应在压痛最明显处穿刺/B超检查,及早发现深部脓肿; 切开后,应以手指探入脓腔,分离脓腔间隔,以利引流;引流管应在脓腔的最低位。 (①为避免手术损伤乳管而形成乳瘘,切口应以乳头为中心循乳管方向作放射状切口,至乳晕处为止。深部或乳房后脓肿可沿乳房下缘作弧形切口,经乳房后间隙引流,既有利于引流排脓,又可避免损伤乳管。乳晕下脓肿应沿乳晕边缘作弧形切口。

②若炎症明显而波动感不明显者,应在压痛最明显处进行穿刺,及早发现深部脓肿。 ③切开后应以手指探入脓腔,轻轻分离多房脓肿的房间隔膜,以利引流。 ④为有利于引流通畅,可在探查脓腔时找到脓腔的最低部位,另作切口作对口引流。)

35、乳腺囊性增生病有何临床表现?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临床表现617

症状:乳房胀痛(周期性)与肿块(压痛)与月经周期有关,在经前期疼痛最显著;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的缺乏周期。

体征:乳房内有多数散在的肿块或结节,无明显境界,质韧而不硬,一侧或双侧乳房,无粘连,在月经期后可缩小;腋窝淋巴结不肿大。可伴有乳头溢液,呈黄绿色、棕色、血性,偶尔为无色浆液性。病程长,发展慢。 辩证施治619

①肝郁痰凝: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②痰郁凝结:治法:活血化瘀,软坚祛痰。方药:失笑散合开郁散加减。 ③气滞血瘀:治法:行气活血,散瘀止痛。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④冲任失调:治法:调理冲任,温阳化痰,活血散结。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36、乳腺癌的特征性体征有哪些?625

1、铠甲胸:癌块侵及皮肤可延至背部与对侧皮肤(紧缩胸廓,使呼吸运动受限,有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

2、酒窝征:肿瘤侵及COOPER韧带(包块表面皮肤出现明显的凹陷性酒窝征,是乳腺癌早期的常见体征) 3、乳头偏移或回缩;

4、桔皮症:堵塞淋巴管致使皮肤水肿(由于皮肤反应在毛囊处与皮下组织的粘连,淋巴水肿时可见毛囊出现凹陷) 5、局部突起。

37、乳腺肿块性疾病有哪些?这些疾病如何鉴别诊断?626 年龄/岁 病程 疼痛 肿块数目 肿块边界 移动度 转移灶 脓肿形成 乳头溢液 皮肤改变 乳头改变 乳 腺 急 性 乳癌 肉瘤 结核 乳汁瘤 增生病 乳腺炎 20-25 25-40 40-60 中年 20-40 哺乳期 20-40 缓慢 缓慢 快 快 缓慢 长短不一 快 无 周期性 不明显 无 不明显 无 明显 常为单个 常为多个 常为单个 单个 不定 常为单个 单个 清楚 不清 不清 清楚 不清 清楚 不清 不受限 不受限 受限 不受限 受限 不受限 不受限 无 无 淋巴转移 血运转移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无 冷脓肿 无 有 无 可有 可有可无 无 无 无 可有可无 橘皮样 窦道或 无 无 无 无 红肿热痛 改变 溃疡 内陷或 无 无 无 可有内陷 无 无 抬高 增生导纤维组织管, 大小癌组织 肉瘤组织 结核结节 囊性组织 炎性组织 或腺组织 不等的囊肿 纤维瘤 病理改变

第十八章 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外科治疗

38、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手术适应证?634

①内科正规治疗无效者;

② 有并发症者:溃疡大出血、瘢痕性幽门梗阻、溃疡穿孔及溃疡穿透至胃壁外(慢性穿透性溃疡)、溃疡不能除外恶变或已经恶变者; ③ 溃疡巨大(直径>2.5 cm)或高位溃疡; ④ 特殊溃疡: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应激性溃疡、胰源性溃疡、吻合口溃疡等等; ⑤ 其它社会因素:如工作性质、生活环境、经济条件等等,以及要求较迅速而根本的治疗者。

39、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表现、诊断、穿孔期的治疗?

临床表现(一)症状:

1、剧烈腹痛:穿孔多在夜间空腹或饱食后。最初、最重要的症状是突然发生剧烈腹痛,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部位,常呈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有阵发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波及全腹部:

2、休克症状:穿孔初期,常有一定程度的休克症状: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表现。

①初期:神经源性休克——腹膜受刺激,剧烈疼痛 ②休克自行好转——腹膜大量渗出,稀释消化液;

③休克加重(再次出现)——细菌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

3、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呕吐并不剧烈,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可带血;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可呕出肠内容物,呈溢出样,带臭味,同时伴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症状。

4、其它症状:早期体温多正常,病人蜷曲静卧而不敢动,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发热,脱水,感染中毒症状,麻痹性肠梗阻,脉速等等,均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二)体征:腹部

1、视诊:腹式呼吸受限或消失; 早期:舟状腹 ——腹肌强烈收缩所致; 后期:腹胀——麻痹性肠梗阻所致。

2、触诊:①腹部压痛:早期:压痛局限于上腹部或右上腹——穿孔部位;有时右下

腹压痛也相当明显——类似急性阑尾炎,因消化液沿结肠旁沟下流所致。但不久后(数小时),压痛即涉及整个腹部,常伴反跳痛。

②腹肌紧张:呈板样强直(板状腹、舟状腹)。腹肌强直在早期明显;晚

期当腹膜炎形成以后,有所减轻。

3、叩诊:

①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穿孔后,胃十二指肠内的气体进入腹腔,75%的患者有之。 ②移动性浊音(+) :腹腔大量渗出,腹腔积液>500ml时,可出现此征。 4、听诊:肠鸣音消失(寂静腹)。 诊断:

①既往有溃疡病史 ;

②突发上腹部持续性剧烈疼痛,迅速扩散到全腹,并伴不同程度的休克症状; ③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④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X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此可确诊; ⑤必要时行腹腔穿刺。 穿孔器(第一期、郁闭期):

按照中医辨证,此期的主要病机是“中焦气血郁闭”。

治则:急则治其标。疏通气血、缓急止痛、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穿孔闭合。 治疗方法:以针刺为主,配合禁食、胃肠减压、半卧位、补液(输血)、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 ①禁食、胃肠减压; ②半卧位; ③补液(输血);

④防治感染:抗生素;

⑤针刺:目的:止痛,促进机体闭合穿孔。

穴位:中脘、梁门、天枢、内关、足三里等

刺法:强刺激,留针30~60min,每5min捻转刺激一次。Q4~6h。使用电针

则效果更佳。病情好转后,间隔时间可延长。80%患者经1~2次针刺治疗以后,腹痛可明显缓解。

⑥腹腔穿刺抽液:适用于腹腔积液较多者。 ⑦中药保留灌肠或直肠内滴注:

治法:通里攻下、清热解毒、疏通气血。 方剂:通腑汤(经验方):

经过以上治疗,一般需要1~2天,如果:腹痛明显减轻;压痛、肌紧张、等局限于上腹部;肠鸣音恢复或有肛门排气;可转入第二期治疗。

在第一期治疗中,必须严密观察病情,若经6~8h治疗以后,症状、体征无好转或反而加重,应立即改为手术治疗。

40、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的手术适应证?650

①年龄>60岁;

②近期发生过类似的大出血史者; ③正在进行药物治疗(抗溃疡)者 ; ④合并穿孔或幽门梗阻;

⑤严重大出血,短期内发生休克,或6~ 8h内输血600~800 ml才好转,或24h内输血>1000ml,才能维持血压和血细胞比容者 ;

⑥纤维胃镜检查发现动脉搏动性出血,或溃疡底部血管显露,再出血危险很大者。

第二十一章 腹外疝

42、何谓腹外疝?典型的腹外疝由哪几部分组成?

1、腹外疝677:是由腹腔内的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或孔隙,向体表突出而形成。以腹外疝为多见。 2、组成678:

①疝环:也称疝门,它是疝突向体表的门户,亦即腹壁薄弱点或缺损所在。 ②疝囊:是壁层腹膜经疝环向外突出形成的囊袋。

③疝内容物:是进入疝囊的腹腔内脏器或组织,以小肠最为多见,大网膜次之。 ④疝外被盖:是指疝囊以外的各层组织。

43、腹股沟斜疝有何临床特征?腹股沟斜疝与直疝如何相鉴别?

临床特征683

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疝内容物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块并不出现,出现者为直疝。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西医外科学考题(3)在线全文阅读。

中西医外科学考题(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576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