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永威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

学奕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并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教学过程: 一 、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两则中的第一篇《学弈》,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齐读) 二、初读课文: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能帮我们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拿出录音机)。请大家手捧课本,身子坐端正,认真听录音,两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也能成为小老师。 1. 生认真听录音。

2.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3.指名轮读课文(如有问题停下来,指名纠错。) 4.师板书易错字。 5.生齐读易错字。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自学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师:请同学们逐字逐句地看书,利用工具书或者结合课下注释练习译讲。遇到不会的地方用——标出,可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译讲得好! 1.生开始自学,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同桌讨论刚才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同桌都解决不了的疑难)——指名解疑(如果都回答不出来,由老师解疑原因并板书答案)

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巩固刚才学的知识,两分钟后来迎接老师的检测。 四、比赛译讲:

题解:弈:围棋,下围棋。学奕:学下围棋。 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即使在听,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 3、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

4、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重点指导读好“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设问句)(前一句读出疑问的语气,后一句读出肯定的语气。) 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1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

5、提出自己尚不理解的词、句质疑或帮助别人解答不理解的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课文中几个“之”的理解问题。原则上让学生自己对照注释来理解,不宜超前讲古汉语知识。如:“惟弈秋之为听”是宾语前置句,“之”是代词,此处起提宾的作用,“为”相当于助动词,理解时可调整语序为“惟听弈秋”。这些只要老师心中有数即可,不必过多纠缠。 五、检测:

联系课文,说说句子的意思:(考考你──灯片) ⑴使弈秋诲二人弈。──让弈秋教这两个人学下棋。 ⑵思援弓缴而射之。──想引弓搭箭射下那只天鹅。

⑶为是其智弗若与?──(能够)说这(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 六、拓展:(讨论释疑)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一个一个问题出现、解答)

1、弈秋是全国一流的棋师。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弈秋的两个学生中,谁最有可能成为“高徒”,成为一流的棋手?为什么?

我明白:(齐读)前一个人最有可能成为“高徒”,成为一流的棋手。因为他既有好的学习条件(有弈秋这样的名师指导),又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态度。

2、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同是一个老师教,同时开始学习,却“弗若之矣”,原因是什么? 我明白:(齐读)后一个人学习的时候总是三心二意,所以尽管同是名师指点、同时开始学习,成绩却远远比不上前一个人。

3、读了《学弈》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明白:(齐读)两个人虽然同为名师指导、同时开始学棋,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七、背诵课文:

师:从同学们的眼神中,老师看出来,同学们已经明白了全文所蕴含的道理,想背诵这篇感人的文章吗?

1.生自由背诵。闭上眼睛,想想文章的思路和脉络,心中默背。 2.试背。

3.指名背诵。(2—3人)

4.师生一起背。(老师也想背诵了,会背的站起来背,还不太熟的,可以坐着小声地跟着背。) 八、作业:

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讲一讲这个故事。 九、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 专心致志 学有所成

一人 三心二意 一无所获 态度决定成败

反思:

2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

两小儿辩日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朗读、译讲并背诵课文。

2、能联系实际说说学习课文的体会,并能从课文中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孔子,他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辩论,争论。) 二、初读课文: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呢,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一位新老师,他能帮我们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拿出录音机)。请大家手捧课本,身子坐端正,认真听录音,两分钟后,我们比一比谁也能成为小老师。 1. 生认真听录音。

2. 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3.指名轮读课文(如有问题停下来,指名纠错)。 4.师板书易错字。 5.生齐读易错字。

师:大家真了不起,这么难读的文言文都读得这么棒,那老师还要考一考你们,看看能不能完成下面的这道自学自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师:请同学们逐字逐句地看书,利用工具书或者结合课下注释练习译讲。遇到不会的地方用——标出,可问同学,也可以问老师,5分钟后比谁译讲得好! 1.生开始自学,师巡视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同桌讨论刚才不理解的地方。

3.指名说不理解的地方(同桌都解决不了的疑难)——指名解疑(如果都回答不出来,由老师解疑原因并板书答案)

师: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巩固刚才学的知识,两分钟后来迎接老师的检测。 四、比赛译讲:

1、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 2、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3、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

4、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3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 5、孔子不能决也。

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 6、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五、检测:

联系课文,说说句子的意思:(考考你──灯片)

1、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

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

2、 孰/为汝/多知乎?”——( 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六、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小组合作,弄清“辩斗”的观点及理由。

(1)从文言文“简洁”的特点入手,引导学生弄清两小儿“辩斗”的内容,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通过小组协作,分清“辩斗”的观点和理由。 2.检查学习效果并品读课文。

(1)在学生分别汇报两小儿观点和理由的同时,完成板书。并再次指导学生反复品读。 (2)反复品读,品出对“笑”字的深入感悟。

(点评: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分清观点和理由,并感受两小儿争论的氛围,激发学生边读边想。在反复诵读之后,促使学生对两小儿之“笑”有深入、独特的感悟。并通过谈论、诵读等形式,展现学生对课文的“个性化感悟”。)

3.尝试性背诵,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七、联系实际,理解题意: 1.解开“辩日”之谜。

(1)提出“辩日”孰是孰非的问题。 (2)通力协作,解开“辩日”之谜。 (3)运用媒体手段“印证”学生的解释。 2.理性看待“孔子不能决”。

(1)引导学生谈论对“孔子不能决”的看法。

(2)针对“孔子不能决”各抒己见,从而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八、作业:

用自己的话给同桌或者朋友讲一讲这个故事。 九、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寓意:

1.片面看问题,是得不出正确结论的。 2.再大的学问家,也有不懂的事情。

4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下)

写作特点:

1、语言简洁,事中见理。 2、善于运用比喻。

反思:

2、匆匆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挪、蒸”2个生字。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板题示标: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2课《匆匆》(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师:目标明确了,现在我们来比赛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确,句子读流利。读的同学声音洪亮,不丢字,不加字,听的同学认真听,有错及时举手纠正,还要比一比谁的坐姿最端正。 1、指名读,生纠错,师板书易错字。 涔涔( c?n) 潸潸(shān) 2、齐读易错字正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师:课文中的字音大家都读准了,相信词语也难不倒大家。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也可查工具书或请教别人,3分钟后我们来交流。 1、生划出词语理解。 2、同桌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 确乎:的确。

涔涔:形容汗、泪、水等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潸潸:形容流泪不止。 四、再读课文,划分层次:

师:同学们,你们真棒!现在请大家认真默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段落。 1、生自由读课文,分段落。 2、指名回答。

第一段(1)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第二段(2——4)时间在我们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永威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在线全文阅读。

永威六年级语文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41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