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
1.2.2 煤层及煤质
(一) 煤层
本井田含煤地层分属上石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和上、下石盒子组,自上而下划分为丙煤段、丁煤段、戊煤上中下煤段、己煤段、庚煤段七个煤段。其中可采煤层为己16-17、戊8、戊9-10。丁5-6、丁4和庚20煤层为局部可采煤层。下边主要叙述该采区的主要开采煤层——己组煤层中的己16-17煤层。
己
16-17
煤层:位于山西组己煤段下部,俗称大煤,下距太原群1.94m~
10.98m,平均8.64m,上距砂锅窑砂岩34.90m~54.42m,平均51.26m,直接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或细砂岩,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煤层最大厚度值22.17m,最小值为0m,平均值4.86m。变化幅度在3.02m~6.50m之间的见煤点占全部穿过层位的见煤点52%,煤厚在1.30m~6.50m之间的见煤点占全部穿过层位的见煤点的73%。东部和西邻有冲刷现象,中部出现一局部煤层厚度变薄带。区内煤层倾角变化较大,中部较缓,一般为4?~15?,东北部较陡,倾角约为25?~43?,褶曲较为发育,煤层总体走向东西,倾向北。从上述分析可看出,煤层厚度变化幅度不大,煤层是稳定的。至于个别煤层特厚点,像10-29孔煤厚22.17m,显然是F3断层引起的局部煤层变厚所致。煤层结构简单,仅少部分钻孔含有夹矸,夹矸最多有2层,一般为1层。变异系数r=62.36%,可采性指数k=96.30%,属较稳定型普遍可采煤层。煤层柱状图如1-2所示。
5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
平 煤 集 团 朝 川 矿 一 井己 - 采 区 煤 岩 层 柱 状 图地层代号累 计 厚 度(m)534.14层柱 状 1:200厚(m)3.4岩岩 性 描 述 性砂质泥岩灰色泥质成分,上部为泥岩。中砂岩558.14559.3424.01.2泥 岩 灰白色,中粒结构,主要成分为石英,长石,次为灰色矿物,层理发育,层面富含云母片和炭质,含黄铁矿结核,泥硅质胶结,分选性和滚圆度较好,坚硬。深灰色,泥质成分,较致密,夹砂质泥岩和细砂岩,含植物化石。 灰白色,中粒结构,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许深色矿物,层理发育较好,层面富含云母和炭质,中间夹薄层泥岩,下部含黄铁矿结核较多,硅质胶结,坚硬。中粒砂岩568.749.4泥 岩二574.74574.946.00.22.3深灰色泥质成分,含炭质高。煤砂质泥岩 583.24叠 黑色粉沫状,夹细粒砂岩,有时为炭质泥岩。深白色,泥质成分。己16-17 顶部黑褐色鳞片状半暗;中下部黑色粉沫状,含灰份高半亮;底部0.1-0.3米,块状坚硬,充填大量方解石细脉,夹黄铁矿结核。 系588.514.19砂质泥岩593.114.6细砂岩597.514.4黑色泥质成分,含黄铁矿结核和植物化石碎片,下部局部为炭质泥岩及泥岩。细粒灰色,以石英石成分为主,含云母。石灰岩602.515.00.71.172.50.34.00.352.35庚20泥 岩 青灰色,含有泥质成分裂隙发育充填方解石脉含少许纺虫化石,中部以遂石为主,致密,坚硬,下部含遂石较少,裂隙中充填大量方解石脉,下部含纺虫化石。黑色粉沫状。 灰黑色,泥质成分,富含植物化石碎片。石603.21604.38606.88石灰岩 灰黑色,含少许泥质和炭质,裂隙中充填大量方解石脉,含有纺虫化石。炭质泥岩粉砂岩煤砂质泥岩黑色,泥质成分含碳质高。灰色顶0.1米为泥岩。黑色粉沫状,局部变的碳质泥岩。灰褐色泥质成份,含砂质高。炭607.18c611.18611.53613.88系粉砂岩616.98620.183.13.2砂质泥岩灰黑色,水平层里发育。 灰色,碳酸钙含量较高,滴酸起泡剧烈,薄层状,微晶结构,夹大量深泥岩灰色条带,成微波状层里。 灰色,局部含较多的植物根部化石,黄铁矿结核及细粒。顶部含少量动物化石,局部水平层里发育。寒武系石灰岩622.682.5c平 煤 集 团 朝 川 矿 一 井己 一 采 区 煤 岩 柱 状 图指导老师韩宪军制表人员王志敏制表日期
图1-2 煤层柱状图
6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
(二)煤质
己
16-17
煤呈黑色粉状,组织疏松易污手、脆度大,工业分析特征指标详见
表1-3。
表1-3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
煤层
水分M (%) 己
16-17
灰分Ad (%)
挥发分V (%)
全硫分S (%)
磷分P (%)
发热量Q (mJ/kg)
胶结层指数Y (mm)
煤种
<1 14.26 24.18 1.32 0.01 31.19 20 1/3焦煤
1.2.3 水文地质
(一) 区域水文地质
朝川矿一井属三里寨井田,由于受李寨正断层、刘洼正断层、上石灰窑正断层主干断裂构造的控制,矿区被切割为一三角形的弧形单斜构造,依次分布着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地层,北侧的刘洼弧形正断层,落差千余米,倾向北,使下盘的寒武系灰岩与上盘的三叠系地层对接,形成北部的阻水边界,西南部的上石灰窑正断层与东南部的李寨正断层,落差均在500m以上,使下盘的寒武系石灰岩与上盘的二叠系或第三,第四系地层对接,形成西南与东南的阻水边界,致使整个矿区属基本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见朝川矿水文地质单元及边界示意图1-3)
7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
刘洼正断层二1-1500黑龙庙井田FF岩溶水F牛庄井田朝川一井二1煤等埋深线断 层三里砦井田朝川二井F张村井田朝川三井补二1煤露头线蜈绍窝矿F给区李寨正断层
(二) 基本特征
朝川矿一井水害主要有底板灰岩承压水、地表水、断层水、顶板砂岩裂隙水。对己组开采影响较大的己组煤底部石炭系太原组,主要有7~8层灰岩,总厚1.73m~27.00m,平均12.32m。本层上距己
16-17煤层
图1-3朝川矿区水文地质单元及边界示意图 0m-17.2m,平均厚
8.37m,属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其充水水源主要来自寒武纪灰岩与白云岩强含水层,两含水层间承压水通过断层和裂隙构成统一的富水水体,从而对己16-17煤层的开采造成一定的水害威胁。 (三) 涌水量预测及依据 1近五年来涌水量统计见下表。
8
河南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 第一章 井田概况
表1-4矿井历年涌水量汇总表(m3/h)
项 目
最大值 最小值
井
平均值
865.04
1164.8
1345.0
1062.9
1125.5
2005年 1057.4 742.8
2006年 1881.8 382.4
2007年 1996.0 1027.9
2008年 1468.3 545.0
2009年 1495.7 922.1
一
2、涌水量预计
利用比拟法:涌水量计算公式采用Q=Q0AHA0H0; 其中,Q0为矿井上部历年平均涌水量923m3/h;
A0为矿井上部开采面积4760000m2; H0为水位降深420m(原始水位+180m);
A为己一下山设计开采面积3502500m2;
; H为设计水位降深550m(目前水位-240m,设计最低标高-790m)根据以上公式及数据计算Q=889.4m3/h(其中顶板砂岩淋水量为73.28m3/h)。
朝川矿一井己一下山采区涌水量预测结果为:正常涌水量980m3/h,最大涌水量1960m3/h。因此,该井定为―水文地质复杂‖类型。
1.2.4开采技术条件
(一) 可采煤层顶底板岩性
己16-17煤层顶板伪顶炭质泥岩厚度0.01m-0.25m,平均0.15m局部较厚;直接顶己
16-17
煤层在井田内钻孔揭露是以大占砂岩为其直接顶板。砂岩厚度
1.72m-5.3m,平均2.3m,基本顶4.8m-12m平均6.0m。据生产矿井实践表明,凡是以该砂岩为直接顶板者,顶板静压力稳定,易于支护和管理。直接底砂质泥岩,厚度3.8m-6.4m,平均4.6m;基本底细砂岩厚度1.8m-5.7m,平均4.4m,局部为泥岩。
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井巷工程毕业设计(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