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调时间50454035302520151050-3-2-10lg(p)图22 超调时间与lg(p)的关系
超调时间123
调节时间807060调节时间50403020100-3-2-1lg(p)0123
图23 调节时间与lg(p)的关系
超调量706050超调量403020100-3-2-10lg(p)123
图24 超调量与lg(p)的关系
结论:
1.增加不同的极点对系统参数有不同的影响; 2.比较观察增加零点时的系统参数(以上升时间tr为例)的变化,可以发现,在某些区间(x1
,则
,说明了极点与零点对
3.系统参数的变化有可能是随着p值的增加而震荡,但是数据量偏少,不能下结论;
4.同时可以预见,当零点与原点的距离趋近于无穷远时,系统性能受到的影响趋近于0。
5.偶极子对系统性能影响的验证
相距很近的闭环零点极点常被称为偶极子,经验指出,如果闭环零、极点之
间的距离比它们本身的模值小一个数量级,则这一对闭环零极点就构成偶极子。偶极子中,远离原点的偶极子,其影响基本可略;接近原点的偶极子,其影响必须考虑。出于本报告只是验证该规律,所以不可对消偶极子和可对消偶极子各取一对。
5.1不可对消偶极子
dd
取增加的极点p=-0.1和零点s=-0.09组成一对开环偶极子,那么可以得到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为了得到新传递函数的性能参数,画出闭环传递函数的阶跃响应曲线。 Matlab指令: num=[1,0.09]; den=[1,0.9,1.05,0.105]; step(num,den);
h = findobj(gcf, 'Type','line'); set(h, 'LineWidth', 3); 得到图:
由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系统暂态性能:
曲线最大峰值为1.26,稳态值为0.857, 上升时间tr=1.86 超调时间tp=3.45s 调节时间ts=22.3s,??2
?%超调量p=46.5%
?
图25
5.2可对消偶极子
取增加的极点p=-1和零点s=-1.1组成一对开环偶极子。那么可以得到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Matlab指令: num=[1,1.1]; den=[1,1.8,1.95,1.25]; step(num,den);
h = findobj(gcf, 'Type','line'); set(h, 'LineWidth', 3); 得到图:
由阶跃响应曲线分析系统暂态性能:
曲线最大峰值为1.16,稳态值为0.88, 上升时间tr=1.91s 超调时间tp=3.16s 调节时间ts=10.2s,??2
?%超调量p=31.6%
?
图26
5.3增加偶极子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分析
根据图2,图24以及图25的可以的得到的数据如表3。
稳态值原传递函数不可对消偶极子误差比例(绝对值%)可对消偶极子误差比例(绝对值%)0.870.8571.490.881.15曲线峰值上升时间超调时间调节时间(s)(s)(s)1.121.973.159.951.261.863.4522.312.505.589.52124.121.161.913.1610.23.573.050.322.51表3
超调量(%)28.346.564.3131.611.66由表3可以看出,增加距离原点远的偶极子(可对消偶极子)比增加距离原点近的偶极子(不可对消偶极子)的对各个参数的影响都要小。并且可对消偶极子消去后对系统系能几乎没有影响,在工程计算中,完全可以忽略。
参考文献
[1] 胡寿松,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 王万良,自动控制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零极点对系统的性能影响分析(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