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7.1 施工条件
7.1.1 自然条件
工程地处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3.1℃,最冷为1月份平均气温-17℃,极端最低气温-35℃;最热为7月份,平均气温24℃,极端最高气温35℃;多年平均降雨量342.8mm,最大冻土深为1.8m。工程地形条件属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361-1379m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最大高差18m。
据实地调查,工程所在地区5月初解冻,气温达到10℃,并逐渐回升,12月初冻结。项目区降雨集中在6、7、8月份,10-3月份降雨量较小,5月为最干旱月份,是水源工程施工的最佳月份。水源工程位于八股地水库下游。 7.1.2 交通、通讯
本工程所在地交通不太便利,只有县道及砂石路可供工程使用,能满足工程运输要求。该地区通讯较为便利,移动通讯网络信号全覆盖。 7.1.3 社会劳动力与社会供应条件
项目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从事普通工种,高级技工根据需求调入。 水源工程距新立村约1000m,可租用民房或搭建临时工棚。
7.2 施工材料
1、施工所用水泥、木材、钢材均可在七台镇采购,用汽车拉运至施工现场储存,运距70km。
2、施工所用砂、砾料在距1km处的料厂购买;块石、碎石在距施工现场75km处的七台镇西山料厂采购,质量均满足施工要求。
3、施工所用粘土,项目所在地粘土资源丰富,可从河谷两岸台地取用,用
29
后要做好清理与水保防护工作。
4、输配水管网使用的PE管材,应按设计要求规格进行采购。
5、所有施工用材料和机电设备都必须有生产许可证、出厂合格证及生产厂家或相关的有资质部门的检验报告,并符合国家要求的标准。
6、施工用水可直接提取河水,或用5.5kw水泵抽取灌溉用水。 7、施工用电97%使用网电,其余由30kw柴油发电机组提供。
8、工程建设主要建材集中存放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另外在工地设置施工临时生产区,用于材料的临时堆放及安装,以便于施工。为便于建筑材料的运输和管理,在工程现场要布置施工道路和材料存储场地。
7.3 施工方法
7.3.1 施工部署
7.3.1.1 施工准备
1、熟悉图纸,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进行技术交底,掌握图纸内容。 2、与业主协调,按业主要求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
3、与业主协商临舍搭建计划,布置搭建临舍、施工用水、用电等工作。 4、组织劳动力、材料及施工机械进场。 7.3.1.2 施工过程布置
1、本工程涉及土建、电气等多种专业,结合本工程特点在施工队伍的组织上考虑各种专业队伍分批进场。
2、施工时各施工队按照施工进度计划依次进行,互不干扰,以土建、水源、管道安装的施工顺序为主线。 7.3.2 水源工程
本工程计划建水源井式蓄水池2处,蓄水池深为4.6米(其中地面以上0.8米,地面以下3.8米),池底用砂砾碎石护底,厚度为30cm,蓄水池面积分别为27874米2和46578米2,池壁采用400g/㎡的土工布护底,土工布上铺沙垫层
30
并用干砌石砌筑护坡,沙垫层厚度为30cm,干砌石护坡厚度为40cm,边坡坡度为1:3。
7.3.2.1 蓄水池壁护坡施工
1、由于该区域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位埋深0.5-0.8米,所以施工时要分段筑围堰,采取排水降低地下水位后再砌筑护坡。
2、计划每个蓄水池分5段进行护坡施工,每一段长度为135—175米。 3、施工前需提前做好施工降水和排水准备工作。 7.3.2.2 蓄水池及截伏流集水廊道开挖施工
1、蓄水池及截伏流集水廊道开挖施工前,需提前修筑施工道路,以备蓄水池中挖出的土随时外运,计划用装载机开挖,自卸翻斗汽车外运,运距为3公里。
2、开挖到设计基面预留20—30 cm人工开挖修坡整平。
3、蓄水池开挖施工前,需提前做好施工降水,降低地下水位后,施工机械进场进行施工开挖。
4、集水廊道开挖应分段进行,每50米为一个施工段,由下游到上游依次分段进行施工。
7.3.2.3 抽水井及泵室施工
在蓄水池旁开挖抽水井,井深8米,先一次开挖到设计底面后用∮400预制钢筋砼管叠放安装,管外围填筑50 cm的碎石滤料,逐层叠放逐层填筑,待叠放高度高出设计底面1.8米时,开始埋设∮250PE连通管,当填筑高度距离地表面1.4米时,开始放偏心盖做地堡井室,地堡井室高0.75米,以上再放一个偏心盖,然后变为∮70预制砼管安装叠放到地面。 7.3.3 输水管道工程
1、管道土方开挖采用1m3反铲挖掘开挖,沟道一侧堆放,人工配合机械施工。
2、土方回填利用开挖土料回填,74kw推土机推土,人工配合打夯机夯实。
31
3、管道直线敷设,安装前应将管与管件按施工要求摆放,摆放位置应便于起吊、下管及运送,并应再次进行外观及启闭等复验。管道下入沟槽时,不得与槽内管道碰撞。管道安装时,将管道的中心对正。管线纵坡大于18%时,管道加支镇墩。管道安装因故中断时,用堵头将其敞口封闭。管底与沟槽底面应贴合良好。遇有特殊情况需要利用柔性接口折线敷设时,相邻两节管纵轴线的允许转角一般情况不得大于20°,当管道穿越道路路堤等障碍物时,应设置钢筋砼、铸铁等材料制作的保护套管。
管道基础的埋深低于建(构)筑物基础底面时,管道不得敷设在建(构)筑物基础下地基扩散角受压区范围内。
4、PE管道采用热熔连接的方式。
5、管道的试水:管道安装后,土料回填前要对管道进行输水检查,查看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试水前,在每节管子中部填垫土料固定管道。试水开泵前,先打开管道最远端给水栓,待远端给水栓出水后,依次打开给水栓出水保持1~2小时,其间检查管路各接口、管道、管件、阀门等,查看有无渗水、漏水现象。如有漏水时用防水胶带或专用胶粘补,发现裂缝漏水严重无法修补则应更换。修补后再次试水,直到管网无渗漏。
7、管沟回填时,回填土略高于地面,夯实不得对管道造成损坏。 8、附属构筑物:阀门井的施工应遵守设计的有关规定,采用∮400沉陷井管、偏盖和∮700预制砼管装配而成,阀门井砌筑至规定高程后,应及时安装井圈,盖好井盖。 7.3.4 配电室工程
7.3.4.1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搅拌
1、根据测定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2、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等,分别固定好水泥、砂石各个磅秤的数量。磅秤应定期校验维护以保护计量的准确。搅拌机上应设置砼配合比的标志牌。
3、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
4、砂、石、水泥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5、加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6、搅拌第一盘可以在装料时适当少装一些石子或适当增加水泥或水。 7、混凝土搅拌时间,400L自落式搅拌机一般不应少于1.5 min。 8、混凝土坍落度一般控制在5-7cm,每台班应做两次试验。 (2)混凝土运输
1、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用翻斗车、手推车等运至浇灌地点。运送混凝土时,应防止水泥浆流失。若有离析现象应在浇灌前进行人工拌合。
2、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后到浇灌完毕的延续时间,当砼强度为C30及其以下时,气温高于25度时不得大于90 min。
(3)混凝土浇筑、振捣
1、施工缝在浇筑前,宜先铺5cm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素混凝土。
2、浇筑方法:对柱浇时应先将振捣棒插入柱底根部,使其振动,再灌入混凝土。应分层浇灌振捣,每层厚度不超过60cm,边下料边振捣,连续作业浇灌到顶。
3、混凝土振捣:振捣柱子时,振捣棒尽量靠近内墙插。
4、浇灌混凝土时应注意保护钢筋位置,随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位移,螺栓、吊杆是否松动、脱落以及漏浆现象,并派专人修理。
5、表面抹平:对振捣完毕的混凝土,应用木抹子将表面压实、抹平,表面不得有松散混凝工。
(4)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浇完12h以内,应对混凝土加强养护。常温时每日浇水二次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昼夜。
(5)混凝土检验
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制作混凝土试块,用以检验混凝土28d强度。 7.3.4.2 砌筑工程 (1)砖浇水
3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商都县八股地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实施方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