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整理版)0318(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2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诗词中,风格可以形容为“肝肠似火,色貌如花”的是 辛弃疾《摸鱼儿》 《雨巷》中,最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是x3 丁香姑娘

《雨巷》中,象征等待、希望和追求的意象是 默默彳亍 P208 《雨巷》的主要艺术特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45-207 《雨巷》一诗所使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象征 45-207 《雨巷》中,“雨的哀曲”所象征的是 环境凄苦、遭际不幸 《雨巷》中,“雨巷”的象征意义是 坎坷而迷茫的人生道路 从抽象的角度看,《雨巷》中的“丁香姑娘”象征着 理想 诗作中,最具音乐美的是 《雨巷》 45-208 作者 戴望舒 《雨巷》中,“独自彷徨”的象征意义是 迷茫之中的寻求45-208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诗句,象征贫穷落后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46-21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意象中,“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的是 破旧的老水车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四个章节的关系是 逐层递进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艺术表现的主要特点是 新颖传神的意象运用 45-21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破旧的老水车”的象征意义是 历史中国负重缓行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感叹祖祖辈辈美好希望一再失落的诗句是 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的象征意义是 祖祖辈辈的美好希望一再失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意象中,展现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象征古老中国沉重负载)给予祖国沉重负载的是 淤滩上的驳船 1979年在《诗刊》发表的处女作是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作者舒婷 《金鲤鱼的百裥裙》的整体构思特点是以小见大

小说作品中运用倒叙手法安排故事结构的是 《金鲤鱼的百裥裙》 53-270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先写孙女发现百裥裙,接着叙写百裥裙的来历,这种叙述 .倒叙53-270 方式是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对金鲤鱼的悲惨命运起到了侧面烘托作用的情节是 振丰出国留学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开头和结尾都写到孙女要穿百裥裙的情景,这对表现金鲤鱼悲惨命运的作用是 对比反衬 《金鲤鱼的百裥裙》中最能突显主题的情节是金鲤鱼 穿一次百裥裙梦想的破灭 《种树郭橐驼传》中阐述种树的原理和方法时采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对比

《种树郭橐驼传》一文中,与“长人者”形成类比的人物是(与郭橐驼形成直接对比关系的人是) 他植者 P80 《种树郭橐驼传》的文体是人物传记 15-80 作者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其中“养人”指的是治民 15-80 《种树郭橐驼传》用种树的“其置也若弃”类比治民要 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种树郭橐驼传》所表达的根本思想是 顺民之天”以治国 15-80

《种树郭橐驼传》中,用“长安豪富人”“皆争迎取养”写郭橐驼种树技艺高超,这种表 现手法是 侧面烘托 《爱尔克的灯光》中,引发作者对人生道路进行思索的是 故居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

《爱尔克的灯光》:“这就是‘家’!‘甜蜜的家’!”作者连用两个引号的用意是 控诉封建家庭摧残年轻的生命 《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回忆姐姐的悲剧,所要表达的是批判封建家庭、封建礼教窒息青春和生命 在巴金的笔下,“爱尔克的灯光”所象征的是 希望的破灭

散文中,熔叙事、抒情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的是 《爱尔克的灯光》 文章中,多次使用插叙以表现作者联翩思绪的是 《爱尔克的灯光》 23-111

《爱尔克的灯光》所写的“灯光”中,象征着作者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线光,一个亮,这还是我常常看见的灯光”23-113

《爱尔克的灯光》中,“照壁上‘长宜子孙’四个字却是原样地嵌在那里,似乎连颜色也不曾被风雨剥蚀”一句话表达了对旧礼教阴魂不散的感慨23-114

《纪念傅雷》深情地赞颂了傅雷的 性格刚直

《纪念傅雷》一文记叙了作者与傅雷的两次争执,争执的内容是 学术问题 P119

《纪念傅雷》所写到的事例中,最充分地展现了傅雷性格的是 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24-119

《纪念傅雷》一文称赞傅雷为“儒家之刚者”,是因为他 坚持真理

据《纪念傅雷》,下列外国作家中,其作品在五十年代初被傅雷翻译的是 巴尔扎克

《纪念傅雷》的句子中,体现了作者的机趣和幽默的一句是 后来知道他的别号就叫“怒庵”,也就不以为奇 24-116 出现于《纪念傅雷》中的词语,用以表现傅雷性情刚直的是 干柴烈火

词语中,在《纪念傅雷》一文中两次出现,并在场景描写中发挥独特效用的是 鸦雀无声 24-116、117 《纪念傅雷》一文中,作者写傅雷的昆明之怒是为了为其后“一怒而死”作铺垫 《纪念傅雷》一文所歌颂的傅雷的精神品格是 坚持真理,刚直不屈 《陌上桑》中见了罗敷后“下担捋髭须”的是 行者 《陌上桑》的情节和语言都体现出 喜剧色彩

《陌上桑》情节中,展现了罗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是 极夸“夫婿”

《陌上桑》写罗敷美貌的诗句中,采用了侧面描写手法的是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陌上桑》夸夫一节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铺陈夸饰 《陌上桑》行文笔调的主要特色是 幽默诙谐

《陌上桑》中,罗敷拒绝使君“共载”的要求所表现的性格特征是 坚贞 《陌上桑》诗句中,描写“少年”的是 脱帽著帩头 32-162

《陌上桑》诗句中,描写那位居心叵测的太守的是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 32-162 《陌上桑》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形象是 罗敷

《行路难》(其一)中借人物举止抒情的诗句是(显示英雄失意抑郁悲愤心情的诗句是)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行路难》中,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与信念的诗句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4-170 《行路难》(其一)的诗句中,运用了吕尚典故的是 闲来垂钓碧溪上 34-170 《行路难》诗句中,暗用伊尹典故的是 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是一首 旧题乐府诗,作者李白

《行路难》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两句的象征意义是 仕途受阻 34-170 《宝黛吵架》中,说“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是 贾母

《宝黛吵架》中写宝黛二人内心后悔,一个临风洒泪,一个对月长吁,与之相对应的话语是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直接起因是 张道士提亲 《宝黛吵架》中负气砸玉的人是 宝玉

宝黛吵架后,宝玉“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这里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心理描写 《红楼梦》中,《宝黛吵架》与其他篇章所用人物描写方法不同之处是:比较多地运用了 心理描写 《宝黛吵架》中“宝玉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句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

“宝玉见了这般,又自己后悔:‘方才不该和他较证,这会子他这样光景,我又替不了他。’ ”这段文字所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心理描写 50-236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五代史伶官传序》主要的写作特点是 欲抑先扬

《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满招损,谦得益”的名言来证明后唐庄宗因骄傲而亡国的道理(说明国家兴衰),这种论证方法是 演绎 P11 《五代史伶官传序》使用的论证方法是对比、演绎 3-12

《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来说明盛衰之理,这种论证方法是 对比法3-9 对比词语中,三次出现、贯穿《五代史伶官传序》全文的一组是 盛与衰 3-9 下列四组词语中,最能体现《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心旨意的一组是 天命与人事 3-9 《马伶传》中写马伶在第一次技艺较量失败后“易衣遁矣”,这种人物描写方法属于 行为描写

《马伶传》中,马伶“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的目的是 深入生活 19-97 《马伶传》一文的叙事特点是 倒叙

马伶传》:“两肆皆奏《鸣凤》,所谓椒山先生者。”其中的“椒山先生”是 因弹劾严嵩被害致死的杨继盛19-96 《马伶传》一文具有时政讽刺意味,所讽刺的对象是 顾秉谦

《马伶传》:“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心理描写和行为描写19-94

文章中,赞叹主人公能“自得师”的是 《马伶传》 文章中,“传其事以为官戒”的是 《马伶传》

《马伶传》的语句中,属于场面描写的是 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坐更进之,首不复东 记叙文中,作者的创作意图中包含有讥刺当朝权奸的有 《马伶传》 《马伶传》的语句中,暗含讽刺当朝权奸之意的是 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马伶在《鸣风记》中扮演的是 严嵩

《西湖七月半》中作者所写真正赏月的“吾辈”指的是 文人雅士

《西湖七月半》:“如沸如撼,如魔如吃,如聋如哑。”这句所形容的声音是人声鼓吹

《西湖七月半》以“避月如仇”四字来表达对杭州人赏月的看法。下列成语中,与文章作者意图相近的是 叶公好龙 20-99 《西湖七月半》语句中,兼用了比拟、对偶和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额面 作品中,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是 《西湖七月半》 20-100 文章中,虽然不加议论,但语句多含褒贬之意的是《西湖七月半》 《西湖七月半》文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20-99 《我与地坛》:“春天应该是小号,夏天是定音鼓”。这里所用的表现手法是 类比 《我与地坛》既描写了地坛,又描写了母亲,这里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类比 27-143 《我与地坛》中反复提到“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那条路”的含义是 平安幸福 P143 《我与地坛》中,作者以种种事物类比四季,是为了表现 对人生的各种体验 27-143 《我与地坛》第三部分中四季描写的表现手法是 象征

《我与地坛》中,“我”十五年总是到地坛古园去的主要目的是 去窥看自己的心魂

《我与地坛》:“当我不在家里的那些漫长的时间,她是怎样心神不定坐卧难宁,兼着痛苦与惊恐与一个母亲最低限度的祈求。”这里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是 心理描写 27-143

《我与地坛》作者将母亲与地坛并列来写是为了表达地坛和母亲都是作者抚平创伤、焕发新生的源泉 《再别康桥》中诗人用以自喻的事物是 水草

《再别康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彩虹似的梦 44-204 《再别康桥》诗意含蓄蕴藉的主要原因是 情景交融的意象美

《再别康桥》诗句中,隐喻美好理想的是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再别康桥》中,暗示西方文明的意象是 西天的云彩 44-204 《再别康桥》的写作特点之一是 首尾呼应

《再别康桥》章节整齐,句式匀称,体现了诗歌的 建筑美 44-204 《再别康桥》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借景抒情

徐志摩《再别康桥》节奏流畅,音节顿挫,韵律和谐,体现了诗歌体式的 对称美 《再别康桥》诗句中,诗人以物自喻的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44-204 《再别康桥》中,“夕阳中的新娘”比喻的是 河畔的金柳

《饮酒》(其五)中,包含“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心远地自偏 33-167 从《饮酒》(其五)的内容看,它的创作时间是在陶渊明 归隐田园之后33-167

《饮酒》(其五)中,上下句之间有转折关系的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3-166 《饮酒》(其五)中,体现诗人鄙弃世俗功名心态的诗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所表现的诗人心态是 忘世 《饮酒》(其五)的诗句中,表现了“无我之境”的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诗句中,体现诗人陶醉于自然景物的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歌,属于田园诗的是 《饮酒》(其五)-陶渊明

《一句话》中,“青天霹雳”的隐喻意义是 民众革命运动的声威和力量 43-200 诗句中,出自闻一多《一句话》的是 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 《一句话》中,象征民众革命声威的意象是 霹雳43-200

闻一多《一句话》中,暗示反动统治者残酷镇压民众反抗的诗句是 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 闻一多《一句话》的创作年代是 1925年作者海外归来后 《一句话》的意象中,喻指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的是 火山 《苦恼》中,车夫姚纳的主要苦恼是 诉说苦恼无人肯听 54-277 《苦恼》中,能够倾听老车夫姚纳诉说的是 小母马 54-277 《苦恼》中不听姚纳倾诉并谩骂姚纳的人是 驼背乘客 契诃夫《苦恼》在整体构思上的特点是 以小见大 《苦恼》的主要情节是 苦恼无处诉,只能对马说 《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国风

《蒹葭》诗句中,描述抒情主人公逆流而上追寻意中人的是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30-156 《蒹葭》属于《诗经》中的 风30-155 《诗经》中收录各地民歌最多的部分是 《风》 《蒹葭》的中心意象是伊人 30-156 《诗经·秦风·蒹葭》是一首 爱情诗30-156

被王国维评为“最得风人深致”的诗歌是《蒹葭》30-157 诗歌,整体描绘“可望难即”情境的是 《蒹葭》 《蒹葭》的主要抒情方法是 借象征抒情 《麦琪的礼物》的语言特点是 诙谐幽默

《麦琪的礼物》中,能够使“示巴女皇”的珠宝、首饰相形见绌的是 德拉的美发 作品中,讲述了一个浸染着悲剧色彩的喜剧故事的是 《麦琪的礼物》 55-285 《麦琪的礼物》的主旨是 歌颂小人物的善良心性、真挚爱情55-285 《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行为和表情显现

小说中,巧妙地运用了“一虚一实,双线并行”构思方式的是 《麦琪的礼物》 55-285

人们以“含泪的微笑”评价《麦琪的礼物》的独特风格,此“含泪的微笑”的意思是 喜剧中浸染着悲剧色彩 55-285 《论毅力》的成文时间是 百日维新失败后

《论毅力》一文引用了《论语·子罕)的一段论述,据此概括而成的成语是 功亏一赞

梁启超《论毅力》反驳“旁观者”说:“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这里反驳的是论点 56

《论毅力》引用孟子的话说:“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这是为了强调 有毅力就成功,无毅力就失败

《论毅力》中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运用的论证方法类比法与对比法 《论毅力》所提到的事例中,引自《孟子》的是 掘井 贯穿《论毅力》全文的论证方法是对比法 《蚂蚁大战》中场面描写的特点是 以点带面

《蚂蚁大战》中,以人的心理特征塑造蚂蚁形象的语句是 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它看来斗志正盛 《蚂蚁大战》的语句中,兼用了比喻与比拟手法的是 在小山谷顶上出现了一个荷戟独彷徨的红蚂蚁 28-145

《蚂蚁大战》最后说:“至于我目睹的这场大决战,发生于总统波尔克任内,时间在韦伯斯特制订的逃亡奴隶法案通过前5年。”这句话的深层用意在于D.以蚂蚁大战“微言”社会和历史 28-147

《蚂蚁大战》采取以点带面的表现手法,这个“点”主要指的是 红黑三位武士的混战 28-147

《蚂蚁大战》末尾分别记载了胡贝尔?玛格纳斯和作者所描述的三次蚂蚁大战的具体时间,其真正的用意在于标示其记载的真实性 《蚂蚁大战》的主题是 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蚂蚁大战》语句中使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在一束阳光照射下的木片“小山谷”中,一对武士相互死死抱住对方 《蚂蚁大战》中的语句,采用拟人手法的是 威武雄壮地高奏国歌,以振奋前仆后继的前线战士 《哦,香雪》的整体结构特点是 全景描述中突出中心画面

就全文而言,《哦,香雪》中写香雪在中学被同学再三盘问的情节所运用的叙述方式是 插叙 P254 《哦,香雪》中热情地劝香雪留在话山口站自己亲戚家住一夜再回台儿沟的人是 “北京话” 52-255 《哦,香雪》作者对香雪的主要情感倾向是 赞美 52-258

《哦,香雪》中所描写的中心情节是 香雪爬上火车换取铅笔盒

《哦,香雪》写香雪为了小小的“铅笔盒”心愿,不计后果地冲上火车,所体现的人物形象特征是性格执着 《长恨歌》所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秘誓今生来世两情相守的地方是长生殿 36-181 《长恨歌》中“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的主角是 杨贵妃

《长恨歌》诗句中,表现了杨贵妃在仙境听说使者到来内心急切的是云鬓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长恨歌》“昭阳殿里恩爱绝”一句所用典故的主人公是 赵飞燕P180 《长恨歌》中最具浪漫色彩的内容是 太真女仙山寄情 36-181

《长恨歌》诗句中,属于移情于景的是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长恨歌》诗句中,借比喻抒情的是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36-177 《长恨歌》诗句中,移情于景的是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长恨歌》诗句中,具有讽刺意味的是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36-181 《长恨歌》诗句中,写唐玄宗还京路上哀思杨妃的是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长恨歌》的诗句中,妙用比喻手法,从而使所喻人物形神兼备的是梨花一枝春带雨 作品中,具有浓郁抒情色彩的叙事诗是 《长恨歌》 36-181

《寡人之于国也》中,通过类比法阐明论点的论据是 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语句中,被用作比喻的是 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认为,为了使“民加多”,而且“天下之民至焉”,君王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王无罪岁 1-2 在《寡人之于国也》中,孟子认为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的措施是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2 贯穿《寡人之于国也》始终的论题是民何以才能够加多1-3

《婴宁》人物中,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 “少教训”到成为“全人”的是 鬼母 《婴宁》的人物中,导演一幕幕喜剧的是 鬼母 49-233 《婴宁》中,使婴宁“反笑为哭”的情节是移葬鬼母 49-229 《婴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脉络是 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 婴宁“爱笑”的性格特点主要源于 自然天性 49-232

《婴宁》所提到的行为方式中,体现了婴宁反抗礼法束缚的是 笑处嫣然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词句中,暗喻江山易主的是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所写景物中,作者借以喻愁的是 一江春水38-187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借景抒情的特点是 以乐景写哀,愈显其哀 李煜《虞美人》的情感内容是抒写 故国之思、亡国之痛

诗词作品中,抒写了亡国之痛的是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运用反衬手法的是 《香市》

散文中,主要采取今昔对比方法来表现主旨的是 《香市》

《香市》“庙里的主人公是百草梨青糖,花纸,各式各样泥的纸的金属的玩具,灿如繁星的‘烛山’,熏得眼睛流泪的植香烟,木拜垫上成排的破头者。”这段文字所运用的描写手法是 场面描写

《香市》使用了反衬手法来表明当前香市的冷落,能体现这一手法的句子是: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 P109

在《香市》的情景描写中,反衬重兴香市结果很冷落的是“南洋武术班”的表演 22-107

《香市》:“‘革命’以后,据说为的要‘破除迷信’,接连有两年不准举行‘香市’”。 其中“革命”是指 北伐战争 22-108 《香市》一文主要采用的写作方法是今昔对比 22-109 《香市》的作者是 茅盾 22-106

《香市》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着重写了“南洋武术班”,其手法是 对比反衬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文明国家的这种罪恶的渊薮”指的是 战争妖魔 9-44 《我的世界观》语句中,表达了作者“人生基本理念”的是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爱因斯坦在《我的世界观》中所说的“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指的是 客观世界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整理版)0318(2)在线全文阅读。

全国自学考试《大学语文》历年真题及答案汇总(整理版)0318(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463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