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广州市水资源形势 前列;在农业用水方面,主要灌区仍以漫灌为主,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一般在0.4-0.7,有相当数量的水通过渗透漏损失掉;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工业万元产值耗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许多;供水管网的跑、冒、滴、漏浪费严重。
四是水资源管理体制没有理顺,对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和合理调度,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目前广州市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多龙管水,政出多门,涉及水资源管理的部门有水电局、公用事业局、环保局、环卫局、园林局、航道局、港务局、市政局等多个部门;尽管各职能部门尽力作好本职工作,但由于职能交叉、权属不清和利益冲突,难以协调,导致各自为政,造成水资源管理的混乱,无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
五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没有根据境内水资源的特点和用水户需求进行合理配置。境内水资源在量和质上具有显著特点,北部本地径流的水资源量少但水质较好,南部过境客水和潮流水丰富但水质较差,且受咸潮影响。目前北部以农业用水为主,南部以城市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为主,如何按照来水的特点,选择地表水和地下水、主水和客水、污水回用,根据城市生活、农业、工业和环境用水等用水户对水量水质的不同要求,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是目前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六是水价格长期偏低,不利于节水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受计划经济体制和福利性用水政策的影响,广州市目前按不同的用水行业收取不同的水资源费,最低的只有1厘钱,长期的低价,无法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是不断提高的用水需求和水环境质量要求,另一方面是水资源保护、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12 · ·
3 供需平衡预测
2 规划的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
2.1 规划的任务、指导思想和目标
2.1.1 规划任务
本次水资源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计算分析广州市的水资源总量、可供水量,进行水质现状评价;找出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预测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供需关系;对广州市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保护规划,重点保障供水水源;提出广州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的措施;同时,在计算机上建立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支持系统,以便用数据和模型支持用户进行动态规划及跟踪管理,不断修正数据以适应形势的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管理的自动化和现代化水平。
2.1.2 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按照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要求,全面贯彻国家新时期的治水方针,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主线进行广州市水资源规划;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治污并重,通过水资源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综合治理和科学管理,实现广州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生态的协调发展,以保证广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次水资源规划的基本原则是:
(1)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 (2)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的原则;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
·13·
3 供需平衡预测 (4)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 (5)依法科学治水的原则。
2.1.3 规划目标
(1)2005年,立足于本地水资源开发,通过本地水资源挖潜利用,保障广州市各部门用水需求,重点保障供水水源,进一步改善用水水质;适当增加环境用水,使城区河涌水质优于Ⅴ类水,基本消除黑臭现象,改善城区水体景观;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2010年,实施开源节流,建立节水型城市;实现广州市水资源配置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各类水体水质优于Ⅳ类水,达到景观用水要求;建立合理的水资源价格体制。
(3)2020年,保障广州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初步实现水环境生态的良性循环;实现广州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 规划依据和采用标准
2.2.1 主要法律、法规性文件
本规划依据的主要法律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
(7)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国发[1998]5号,水利部职能配置); (8)《水利产业政策》;
(9)《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
14 · ·
3 供需平衡预测 (10)《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 (11)《广州市饮用水源污染防治条例》; (12)其它地方有关法规、条例和文件。
2.2.2 主要规划依据
规划按照《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广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拟订规划目标,并与省、市的有关规划相衔接与协调,主要规划依据有:
(1)《广东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 (2)《广东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试行)》; (3)《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 (4)《广州城市总体规划》; (5)《广州市国土总体规划》;
(6)《广州市环境保护规划(1996-2010)》; (7)《广州市水中长期供求计划》;
(8)《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 (9)《广州市供水水源规划》; (10)《广州21世纪议程》;
(11)《广州市青山碧水蓝天工程计划》; (12)《广州市“三年一中变”规划》等。
2.2.3 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
规划编制依据的规程规范主要有《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SL 201-97)》、《水资源评价导则(SL/T238-1999)》等,同时参考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大纲(讨论稿)。
技术标准主要有:
(1)《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 (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15·
3 供需平衡预测 (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 (4)《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5)《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12941-91)》 (6)《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2.3 规划基准年和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为1998年。
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05年,中期为2010年,远期2020年。
16 ·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广州市水资源规划报告 - 图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