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可以在法院开庭审判10日以前 D、可以在公安机关侦查阶段 参考答案: 1、ABCD 2、A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6.4.1辩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辩护人的权利主要有:根据事实和法律,独立进行辩护;在审查起诉阶段,辩护人依法可以查阅案件材料,了解案情;辩护律师依法可以收集有关材料;();有拒绝辩护的权利。
A、辩护人依法有权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B、辩护人有参加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的权利 C、有提出上诉的权利
D、有要求司法机关依法解除强制措施的权利
2、 曾担任法官、检察官的律师,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离任后()内,不得担任辩护人。 A、一年 B、两年 C、叁年 D、五年
3、 辩护人不得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 A、威胁、利诱他人提供虚假证据,隐瞒事实 B、妨碍对方当事人合法取得证据 C、不得私自接受委托
D、必须依照国家规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 参考答案: 1、ABD 2、B 3、AB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6.5.1刑事诉讼代理
1、 我国刑事诉讼中委托代理人的种类有: A、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B、自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C、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或被告人的诉讼代理人 D、任刑事申诉人的诉讼代理人
参考答案: 1、ABCD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7.1.1强制措施
1、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逮捕 D、拘留
2、 强制措施与刑罚的主要区别是: A、适用的目的不同 B、适用对象和条件不同 C、适用机关完全不同 D、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
3、 公安司法机关对于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强制方法,被称为: A、取保候审 B、监视居住 C、拘传 D、通缉
4、 取保候审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A、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B、依法应当逮捕,但患有严重疾病,不宜羁押的 C、依法应当逮捕,但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D、依法拘留的人,经过讯问、审查,认为需要逮捕而证据还不充足的 5、 取保候审的保证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A、与本案无牵连 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
C、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制 D、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6、公安司法机关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未经批准不得离开住处或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动加以监视的强制方法是: A、取保候审 B、拘传 C、监视居住 D、拘留
7、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条件: A、实施了危害行为 B、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
C、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D、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有逮捕必要的
8、 有权决定逮捕的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9、 有权批准逮捕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纪律检查委员会
10、 有权执行逮捕的机关是: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税务机关
11、 公安司法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在紧急情况下,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予以羁押,并进行审查的强制方法是: A、行政拘留 B、司法拘留 C、逮捕 D、刑事拘留
12、 下列人员中应被拘留的是:
A、正在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现行犯 B、被害人指认他犯罪的重大嫌疑分子
C、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重大嫌疑分子 D、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人
13、 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在24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A、拘留的原因 B、羁押的处所 C、拘留的条件 D、拘留的时间
14、拘留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形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 A、3天 B、24小时 C、12小时 D、48小时
15、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认为需要逮捕的,可以在拘留后的()以内,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 A、10日 B、30日
C、3日 D、24小时
16、 公安司法机关中,无权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采取拘留措施的是: A、公安机关 B、国家安全机关 C、人民检察院 D、人民法院 参考答案:
1、ABCD 2、ABCD 3、C 4、ABCD 5、ABCD 6、C 7、BCD 8、CD 9、B 10、A 11、D 12、ABCD 13、AB 14、B 15、B 16、D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8.2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是: A、被告人的行为构成犯罪
B、被害人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害
C、被害人的物质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D、刑事诉讼过程中提起 参考答案: 1、ACD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8.3.2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
1、 下列人员中,可以作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的有: A、直接受犯罪行为侵害,遭受物质损失的公民个人 B、被害人的近亲属 C、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
D、受犯罪行为侵害,遭受物质损失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
2、国家、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经营、管理该财产的受损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在检察院提起公诉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A、人民检察院可以公诉人的身份 B、遭受损失的单位可以自诉人的身份
C、遭受损失的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可以自诉人的身份 D、对损失予以赔付的保险公司可以
3、 下列人员中,可能成为附带民事诉讼被告人的是: A、刑事诉讼的被告人
B、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共同加害人
C、未成年刑事被告人的监护人(法定代理人等) D、对被告人的行为负有赔偿责任的机关或企事业单位
4、 有关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上诉、抗诉,对刑事部分()。 A、也有约束力 B、没有约束力
C、有连带上诉的作用 D、有延迟生效作用
5、 关于刑事部分的上诉或抗诉,对附带民事部分有()。 A、连带上诉的作用 B、有延迟生效作用 C、没有约束力 D、有约束力
6、 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应以()为限。 A、家庭共同财产 B、夫妻共同财产 C、被告人本人的财产
D、被告人本人及其单位的合法财产 参考答案: 1、ACD 2、A 3、ABCD 4、B 5、A 6、C
关闭
《刑事诉法》随堂随练 返回目录
9.1刑事诉讼证据制度
1、 刑事诉讼证据具有:()特征。 A、社会性 B、合法性 C、客观性 D、相关性
2、 法定的证据种类,是指法律规定的证据的具体分类,包括()。 A、物证、书证 B、证人证言
C、被害人陈述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 D、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
3、 以其存在的场所及其外部特征和性能等因素对案件起证明作用的证据是: A、证物 B、物证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奥鹏随堂练习答案(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