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经济师考试之中级财政税收精讲笔记
(1-4章第5节)
前 言
一、《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的整体框架结构 《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分为四部分内容:
· 第一部分 财政基础知识——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 第二部分 财政支出——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和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 第三部分 财政收入——第四章~十章的内容。
· 第四部分 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第十一章~十四章的内容。 二、考试题型及复习建议
三种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和案例分析题。其中单选题60道,每题1分,共计60分;多选题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从历年考题来看,考试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复习要求: (1)复习要尽可能全面。
(2)抓住重点。考试最重要的内容是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 (3)注意答题技巧。没有把握,宁可少选,不要多选 三、试卷分析
2009~2011年试题内容及题型分布。
2009年 单选题 多选题 案例 2010年 单百分比 选多选2011年 单案例 百分比 选多选案例 百分比 题 题 3 3 1 2 3.6% 5% 题 题 3 3 1 1 3.6% 3.6%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 3 3 1 3.6% 1 3.6% 第三章 财政支出的内容 6 第四章 税收理论 第五章 商品课税制度 第六章 所得税制度 第七章 其他税收制度 第八章 税务管理 第九章 纳税检查 第十章 国债 第十一章 政府预算管理理论 第十二章 政府预算管理制度 第十三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第十四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5 7 4 4 5 6 4 2 2 7.1% 2 6.4% 6 5 1 2 3 1 1 2 2 1 1 7 4 4 5 5.7% 6.4% 6 6 2 2 2 2 1 2 2 1 1 5 5 5 0 5 7.1% 7.1% 14.3% 13.6% 11.4% 6.4% 14.3% 3.6% 3.6%% 2 4 13.6% 7 1 7 14.3% 4 1 6 12.9% 4 2 3 10.7% 5 2 7.1% 6 4 19.3% 6 10% 10% 5 4 13.6% 5 7.1% 4.3% 6 3 1 4.3% 1 2.9%% 2 2.9%% 3 3 1 3.6% 3 1 3.6% 2 1 2.9% 4 2 5.7% 4 1 4.3% 4 1 4.3% 4 1 4.3% 4 1 4.3% 4 1 4.3% 第4~9章占65%以上。 第一章 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公共财政理论
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一、公共产品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纯公共产品是指这样的产品——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如国防,新生儿同全体国民一样享受国防保护。 掌握公共产品的特征:
公共产品具有共同受益与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成员所共同享有,不能分割,如国防。 依据受益范围的大小,可以将公共产品区分为全国性和地区性的公共产品。 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如航海中的灯塔。 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排斥和妨碍其他人或集团同时享用。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长,即增加一个消费者,其边际成本等于零。如国防,航海中的灯(一)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二)受益的非排他性 (三)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塔。 (四)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提供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社会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注意\混合产品\的概念,比如教育。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就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来加以区别的,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例题:
1.(单选题)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与( )相比较得出的。 A.非公有产品 B.私人产品 C.集体产品 D.私有制产品 【答案】B
【解析】公共产品的特征是与私人产品相比较得出的。 2.(2010年)公共产品的特征包括(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取得方式的竞争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提供主体的市场性 E.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AE
【解析】公共产品的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3.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受益的排他性 D.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E.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BD
【解析】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4.(2011年)关于公共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共产品效用可以分割
B.居民不付费便不能享用公共产品
C.增加一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 D.公共产品的提供应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产品的特征。公共产品的特征包括: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增加一个消费者,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属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掌握)
“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市场失灵的表现:(掌握,容易出多选题) (一)公共产品缺失 (二)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的存在,决定了带有外部效应的产品在市场上只能是过多或者过少。 (三)不完全竞争 (四)收入分配不公 (五)经济波动与失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例题:
1.(2007、2008年)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决定财政职能范围的依据是( )。 A.政府意志 B.价值观念 C.市场失灵 D.经济状况 【答案】C
【解析】\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就决定了财政的职能范围。 2.(2008年)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等方面。 A.公共产品的提供 B.外部效应 C.充分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与失衡 【答案】ABDE
【解析】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缺失;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
3.(2010年)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他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称为( )。
A.成本收益不协凋 B.不完全竞争 C.外部效应 D.经济失衡 【答案】C
【解析】外部效应是指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他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
4.(2004年)某些具有正外部效应的产品,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在市场上的数量是( )。 A.供过于求 B.供不应求 C.供求平衡 D.时多时少 【答案】B
【解析】外部效应分为正的外部效应和负的外部效应。当存在正的外部效应时,政府不干预会造成供不应求。
三、构建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熟悉)
(一)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财政是公共部门经济或者公共经济。其任务是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因此,财政不只是个分配问题,而且还涉及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在内的整个经济过程。 (二)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财政需要解决的是通过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不能解决得令人满意的事项。
(三)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
第二章 财政支出理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2经济师考试之中级财政税收精讲笔记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