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协议书
本工程场地原为滩涂,后经造纸污泥堆填,场地东侧河道与大海联通。 2.2.3地震条件
本工程所在地基本地震烈度为8度。 2.2.4气象条件
据大丰市气象站(33°12′N,120°29′E,距海边18km)1958~1991年气象资料和大中农场气象站(33°02′N,120°47′E,距海边10km)1971~1990年气象资料统计,当地气象特征如下:
①气温
年平均气温 14.4℃
极端最高气温 38.4℃(1978年) 极端最低气温 -12.7℃(1958年) 日最高气温≥35℃的年平均天数 5.4天 ②降水
多年平均降水量 1087.8mm
年最大降水量 2005.0mm(1965年) 日最大降水量 334.7mm(1965年)
降水大多集中在6~9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62.5%,12月至翌年2月份降水量很少,仅占全年的8%。全年降水量≥25mm的降雨天数平均为13天。
③风况
本区处于东亚季风影响范围,季节变化明显。据大中农场气象站资料统计,常风向为SE,频率为13%;次常风向为N、E和NE向,频率为8%。强风向为N向,最大风速为21.3m/s。平均风速以NNE向最大,其值为4.8m/s。夏季多为东南风,频率占57%,冬季受寒潮影响
3
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协议书
以西、北风为主,频率占53%。据1990~1992年逐时自记风速统计,全年出现≥5级风的天数平均为20天,≥6级风的平均天数为8.5天。
④雾
本区多年平均雾日数为51天,雾况以晨雾和夜雾居多,雾次最长持续时间达15小时。 ⑤相对湿度:年平均相对湿度81%。 ⑥台风
据统计,影响本地区的台风平均每年0.6次。台风多出现在7~9月份,平均风力5~8级,阵风最大风速可达32m/s(1990年8月31日),风向以NE和NNE为主。 2.3 永久性服务设施 2.3.1水源
大丰市境内河流属淮河水系,历史上是里下河地区的排水走廊,水系分为里下河水系和垦区水系,全市水域面积22.5万亩,主要河道有川东港、王港河、四卯酉河、斗龙港、新团河、大丰干河、串场河、通榆运河。其中大丰干河由南往北自大丰港经济区西侧流过,王港河流经大丰市区后,从大丰港经济区南部自西向东流入黄海。
大丰港经济区西靠大丰市,东临黄海,位于连云港至长江900多公里的港口空白海岸线中部,地理位置适中而优越,属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国家环保局唯一批准的生态经济开发区。开发区内河网交织,水塘密布,水资源丰富。
大丰市水资源总量不同年型相差很大,除丰水年外,其它年份大丰市用水主要依靠外来水资源,大丰市本地水资源缺乏。
大丰港经济区内有三条主要通航河道自西向东贯穿开发区,从北往南排列依次为:疏港运河、二卯酉河和王港河。二卯酉河和疏港河往西交汇于大丰干河,王港河从开发区南部流入黄海。河流流速平均为0.3m/s,大丰市区历年最高水位为2.9m,港区近10年最高水位为2.3m,常水位为0.8m,最枯水位为-0.04m。
大丰港经济区内主要河流二卯酉河、疏港航道和王港河均为轻污染级河流,水质符合
4
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协议书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Ⅳ类水质标准。
大丰港经济区潮汐水位最高潮位为5.02m,低潮潮位为1.6m。
大丰市境内地下水系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水文地质区,分界线以新斗龙港为界,以南为长江流域水文地质区,以北至射阳县分界的西潮河为淮河流域水文地质区的南边缘区。大丰港经济区内地下水属长江流域水文地质,现状地下水利用主要为深层地下承压水,共开采四层,第一层埋深为100~200m,为淡水含水层,矿化度0.3~0.7g/L,第二层埋深130~180m左右,为淡水含水层,矿化度0.9~1.3g/L,第三层埋深180~220m,第四层位于340~380m,其矿化度均较高,属微咸水。
大丰市地下水十九项监测指标中,95%达到地下水Ⅲ类水质标准,地下水水质主要受地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影响。
境内外来水资源主要来源于长江及里下河地区过境排弃水,通过通榆河东岸丁溪河、疆界河、王港河、五十里河、三十里河、七灶河、新团河、八灶河、十总河等口门引进。来水量:枯水年8亿m3,丰水年27亿m3,平水年25亿m3。但年内分布不均,汛期来量大,冬春来量小,年际变幅大,洪涝年特别是汛期来势猛,水量大,干旱年则来量小。
本工程的水源:本工程净水站水源为河水,设计规模为2×12万t/d,处理流程为“河水?加药?混合器?絮凝沉淀池?V型过滤池?清水池”。净水站布置在现有电厂内,距离本工程约4km。 2.3.2冷却水
工业冷却水的最高温度为25℃。工业补充水源为厂区进水站。 2.3.3软化水
符合《工业锅炉水质---GB/T1576-2008》 2.3.4电源
交流电源供电电压:10kV;380/220V。 2.4 燃料及燃油 2.4.1燃料
根据业主提供的燃料资料,锅炉设计燃料为神华混煤+木屑+造纸污泥。煤质、木屑、污泥
5
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协议书
分析资料见下表。
煤质成分分析
名称 灰份 碳 收 到 基 氢 氧 氮 硫 氯 全水份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符号 Aar Car Har Oar Nar Sar Clar Mar Qnet,ar Vdaf 木屑、污泥成分分析
名称 灰份 碳 收 到 基 氢 氧 氮 硫 氯 全水份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 符号 Aar Car Har Oar Nar Sar Clar Mar Qnet,ar Vdaf 6
单位 % % % % % % % % Kcal/kg % 煤 19.92 58.3 3.88 6.53 1.07 1.4 / 8.9 5569.89 26 单位 % % % % % % % % Kcal/kg % 木屑 1.72 31.8 3.36 22.92 0.30 0.01 ≤0.1 40 2040 好氧污泥 31.5 14.51 3.85 19.6 0.35 0.28 ≤0.1 30 640 湿法脱硫装置技术协议书
2.4.2燃油
锅炉点火及助燃采用0号轻柴油。油质的特性数据见下表:
油质的特性数据
项 目 运动粘度(20℃) 密度(20℃) 闭口闪点 凝点 碳(残留) 硫 灰份 水份 低位发热量 单 位 210-6m/s 3Kg/m ℃ ℃ % % % % kJ/kg 平均值 3.0~8.0 817 ≥55 不高于0 0.3 <0.2 <0.01 痕迹 41031~41870
3. 设计和运行条件
1) 锅炉型式:HX30/0.98-1型流化床锅炉 2)最大连续蒸发量:35 t/h 3)锅炉保证效率(BMCR):75%
4)锅炉(BMCR)燃煤量:3.5 t/h(设计煤种);
5)锅炉两次大修的间隔时间应达到 4 年,小修间隔达到 8000 运行小时。
6)锅炉运行方式:主要承担基本负荷(BMCR)并具有一定的调峰能力。锅炉最低稳燃负荷(不投油助燃时)为30%B-MCR,锅炉在此负荷下能长期安全稳定运行。 7)引风机型式:静叶可调轴流式 8)引风机安装地点:露天(脱硫塔前) 9)脱硫装置安装地点:露天(引风机后) 10)本期烟气脱硫装置入口烟气参数见下表(暂定) 项 目 烟气成分(标准状态,湿基,实际O2)BMCR O2 Vol% 5.67 6.62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备注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湿法脱硫技术协议书(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