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4-13 7#换刀区域示意图
横剖面图 纵剖面图 图3.4-14 地质断面图
3.4.8 第八处换刀点
8#换刀点加固区域设臵在中心里程改DK5+500处。场地高程起伏不大,但出于义井站内,需尽早协调场地占用问题,对轨道进行拆除,方可施工。
19
图3.4-15 8#换刀区域示意图
图3.4-12 地质纵断面图
20
第四章 加固方案概述
4.1换刀区加固范围
区间盾构施工采用直径为12.14m盾构机开挖,换刀区加固范围为横向盾构隧道及隧道上下3m,左右3m,具体范围见换刀区横剖面加固图4.1-1;纵向为18m,既盾构进入加固区前后6m,具体范围见图4.1-2换刀区纵剖面图。加固示意图如下:
:
图4.1-1 换刀区加固横剖面图
21
图4.1-2 换刀区加固纵剖面图 4.2加固方案比对
4.2.1各加固方案对比
表4.2-1 加固方案对比表
方案项 目 优 点 缺 点 1.冒浆太多,需要外排,对旋喷桩 1.加固土体比较均匀。 2.施工速度较快 环境影响大。 2.浪费水泥 3.在硬土地层中桩径容易适用条件 1.对泥浆外排比较方便的地方。 2.土层均匀稳定。 3.地层为软粘土、砂土较软变小,在软土中容易变大。 地层。 1.加固体强度低,容易漏水、漏泥。 1.场地面积大,同时可以施工搅拌桩和旋喷桩。 旋喷桩和搅拌桩联合 施工速度较快 成本相对较低 2.对全风化岩加固效果差。 2.地层为粘性土。 1.水平孔施工困度,操作不安全。 2.钻孔与车站结构施工不能平行作业,影响总工期 3.集配液圈安装难度大。 1.全深冻结,制冷量大,成本高。 2.场地大,影响地面建筑物1.冻结长度短,所需制冷量水平冻结 小、成本低。 2.冻土帷幕厚度均匀,止水效果好。 垂 直 冻 1.对上部所有土层全部加固,施工安全可靠。 2.安装工艺简单 1.洞门扰动小 2.地基土的含水量>10% 3.地基为砂性土、粘性土及强风化基岩。 全深 冻结 1.地面无建筑物和管线。 2.浅井冻结。 22
结 3.节省供液管,缩短工期 4.冻土帷幕均匀性好,强度高。 1.节省制冷量,成本相对局部 冻结 低。 2.非冻结冻胀小,地面影响小。 3.冻土帷幕均匀性好,强度高。 1.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总工期短。 2.对周围环境挤土作用较和地下管线。 1.冻结器安装工艺复杂。 2.供液用量多,管材成本大。 1.地面附近有管线和建筑物的,对地面沉降及冻能要求较严的地段。 2.适用深基坑冻结。 1.施工场地较大,影响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 2.对于硬土效果差。 1.适用于软土地层。 SMW工法 小,抗渗能力较强。 3.墙体的抗弯与抗剪能力强。 4.H型钢可以回收,成本较低。 1.适用于各种地层 钻孔桩与搅拌桩联合体 2.墙体的抗弯与抗剪能力较强。 3.施工简单,设备要求低。 4.盾构机始发破除车站的围护结构后能保持开挖面的稳定。 1.深孔注浆法使用设备占地面积小,工法方便; 2.深孔管注浆法具有分序、分段、定深、定量、间歇、重复灌注的特点; 3.深孔注浆法可控制在不施工场地。 2.需要专门的泥浆处理设备。 1.适用于各种地层,包括软土、硬岩。 2.施工场地大。 对松散,成分以粉质粘土、一般用于50m以内的地表注浆; 浆液扩散范围不定,主要根据地质情况和注浆压力判断。 建筑垃圾为主,含少量碎石及块石片的杂填土层或砂层、卵石层等松散地层的土体加固。 弥补旋喷桩、搅拌桩局部没有咬合或成桩效果不好所产生的空隙。 深孔注浆 同地层的注浆量,无论是在注浆效果还是子经济效益上都称得上是比较理想的注浆方法; 4.深孔注浆法可实现多方位、多角度注浆。 1.一般用于50m以内的地表注浆,垂直和水平注浆均可; 袖阀管注浆 2.具有上下两个阻塞器,能将浆液限定任何区段内进行注浆,可达到分段注浆的目的; 23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盾构换刀区加固方案 - 图文(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