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第一要务,就能不断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一个志在伟大复兴的民族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一个坚持改革开放的大国理当对世界有新贡献。从2006年开始,我们迈入了不同寻常的“十一五”时期。“十一五”时期,我们将实施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实施中央作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部署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这五年我们能否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步入科学发展轨道上取得显著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否承前启后地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决定着到2020年我们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到本世纪中叶能否基本实现现代化。
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开局之年,“十一五”的壮丽画卷将由此铺展,下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将由此开启。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将在这一年开始破题,一些发展瓶颈和体制障碍将在这一年有新突破,一些重要领域的改革将在这一年逐步启动,一些历史性任务将在这一年深入推进。这将是一个深化改革之年、科学发展之年、促进和谐之年,也将是一个希望之年、奋斗之年、前进之年,是站在新起点、肩负新使命的开局之年。
做好“十一五”开局之年的各项工作,关键是要进一步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头脑,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要紧密联系实际,准确认识国际国内的发展环境,准确
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准确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今年必须迈出实质性步伐。这就需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着力加快改革开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要稳定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一步做好“三农”工作;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继续推动东中西良性互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积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全党全国要团结一心、埋头苦干,切实抓好这些主要任务,为顺利实施“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坚强领导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着力提高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处理利益
关系的能力和务实创新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要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更好地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
历史召唤我们,时代激励我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的一年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胜利。
科学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2007年)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新年的钟声送别了2006年的最后一天,迎来了新的一年。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科学发展大潮涌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识上有了新提高,政策上有了新举措,实践上有了新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继续上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我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同心同德,努力奋斗的结果。
奋进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征程上的亿万中国人民,正处在一个大变化、大发展的历史潮流中,处在一个逐步走上科学发展道路的胜利航程中。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胜去年。憧憬新的一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力量,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全党全国人民对科学发展的高度共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理论创新,也正在成为亿万中国人民的思想共识,成为我们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一个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复兴,是代代相传的伟大事业。世界的发展趋势,历史的经验教训,我国的阶段性特征,使全党全国人民坚信,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绘就了以科学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的宏伟蓝图,全国各族人民精神振奋,信心倍增。这是我们应对挑战、战胜困难的根本保证。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十一五”开局奠定的良好基础。2006年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推进改革开放,发展条件进一步改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速度较快、经济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实现了“十一五”良好开局。事实证明,只要我们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就能够充分发挥出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能够夺取新的胜利。
这种信心和力量来自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认识、新部署、新要求。必须深刻认识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把“三农”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位臵,必须在优化结构中促进总量平衡,必须把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作为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强化企业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六个必须,深化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完善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体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对于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任务和总体战略。方向指明,目标确定,重点明确,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扎实工作,就一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民日报元旦社论(2001年至今)(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