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层油。
2)透层油沥青的稠度宜通过试验确定,对于表面致密的半刚性基层宜采用渗透性好的稀透层沥青;对级配砂砾、级配碎石等粒料基层宜采用软稠的透层沥青。
3)透层油沥青宜采用慢裂的洒布型乳化石油沥青,或者是中、慢裂液体石油沥青或煤沥青。 4)使用乳化石油沥青时,用于制作乳化沥青的沥青标号应根据基层种类、当地气候等条件确定。
5)透层沥青的品种和用量应根据基层的种类通过试验确定,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的技术要求。
2、1)透层油洒布后应不致流淌,应渗入基层一定深度,不得在表面形成油膜。 2)如遇大风或将下雨时,不能喷洒透层油。 3)气温低于10℃时不宜喷洒透层油。
4)应按设计喷油量一次均匀洒布,当有漏洒时,应人工补洒。 5)喷洒透层油后一定要严格禁止人和车辆通行。
6)在摊铺沥青前,应将局部尚有多余的未渗入基层的沥青清除。
7)透层油布洒后应待充分渗透,一般不少于24h后才能摊铺上层,但也不能在透层油喷洒后很久不做上层施工,应尽早施工。
8)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的半刚性基层喷洒透层油后,如果不能及时铺筑面层时,并还需开放交通,应铺撒适量的石屑或粗砂,此时宜将透层油增加10%的用量
3、可归结为四点:一是封闭某一层起着保水防水作用;二是起基层与沥青表面层之间的过渡和有效联接作用;三是路的某一层表面破坏离析松散处的加固补强;四是基层在沥青面层铺筑前,要临时开放交通,防止基层因天气(如多雨、越冬等)或车辆作用出现损毁。
4、1)当在被磨损的旧路面上铺筑稀浆封层时,施工前应先修补坑槽、整平路面。
2)稀浆封层施工时应在干燥情况下进行。稀浆封层施工气温不得低于10℃。
3)稀浆封层施工应使用稀浆封层铺筑机,其工作速度宜匀速铺筑,应达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的要求。
4)稀浆封层铺筑后,必须待乳液破乳、水分蒸发、干燥成型后方可开放交通。 5、1)洒透油时基层表面要干;
2)洒封层油时,透层油的基面要干; 3)洒第一次主层油时,下封层要干; 4)当在矿料层上再洒油时,矿料层要干;
5)撒矿料遇雨时或矿料潮湿时,待雨过天晴高温时,加强碾压。 六、论述
1、 1、质量标准
整个施工过程必须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和关试验规程进行施工控制,并且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2、质量控制措施
1)严把材料进场关,不合格的材料不进场,进场材料要以醒目标志牌分规格堆放,当材料有变化时,要及时调整配合比。
2)施工要准确控制施工配合比,通过每天检测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3)拌和站应做到没有通知配合比不得开盘,操作人员无权改变配合比,发现问题及时反映或停机,要做好冷料计量、颗料分析验证,保证计量准确;严格掌握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 4)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应与拌合速度匹配,严格按照摊铺碾压工序施工。
5)认真按照要求的质量检测项目、频率进行检查控制。 2、它具有以下六个特点:
1、SMA是一种间断级配的沥青混合料。以SMA-I6为例,4.75mm以上的颗粒的粗集料的颗粒的粗集料比例高达70%~80%其中9.5mm以上的占一半,矿粉用量高达8%~13%,0.075mm筛孔的通过量一般为10%,粉胶比远超出1.2的限制,由此形成的间断级配细集料使用量很小。
2、加入沥青多,一方面增加矿粉用量,同时使用纤维为稳定剂。通常使用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沥青混合料总重量的0.3%,矿物纤维的用量则为混合料总重量的0.4%。
3、沥青结合料用量多,比普通混合料高1%以上,粘结性要求高。要求选用针人度小、软化点高、温度稳定性好的沥青,或者采用改性沥青。
4、SMA的配合比设计不是完全依靠马歇尔配合比设计方法,主要由体积指标确定。马歇尔试验,试件成型是双面各击50次,目标孔隙率为2%~4%稳定度、流值不是主要指标;车辙试验是设计控制的手段,沥青的用量可以参考高温析漏试验确定。
5、SMA对材料要求高。粗集料必须特别坚硬,表面粗糙,针片状含量少,细集料不用天然砂,宜用坚硬的人工砂,矿粉必须使用磨细石灰粉,最好不使用回收矿粉。
6、SMA的施工工艺要求高。特别是拌和时间要适当延长,施工温度要提高,压实时不能采用胶轮压路机碾压。 表面层的优点;1、由于SMA是一种以粗骨料为主骨架嵌挤结构,对高温的抗车辙能力强。 2、表面构造深、粗糙、孔隙大、抗滑能力强。 3、沥青玛蹄脂用量大,低温抗裂和耐疲劳性能高。
4、空隙率小,基本不透水、耐久性好,路面使用寿命长。设计时可以减薄表面层的厚度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第十一章题库
一、填空题:
1、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由适当级配的: 、 、
和 混合,经过水泥的水化作用凝固硬化而成的路面结构。 2、混凝土中使用的 或 称为粗集料。
3、常温施工式填料主要有 、 、 类等。 4、混凝土面板的外观质量可用 、 、 的方法进行检查。 5、摊铺机分为 和 两部分。
6、 滑模摊铺水泥路面施工每天的准备工作包括 、 。 7、决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主要工序是 。 8、送车辆的选型主要根据 和 来确定。 9、 是接缝安装预制橡胶嵌缝条的专用材料剂。
10、凝土板抗滑构造软拉制作完毕后应立即养生。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宜采用 及 的方式养生。
11、常用的填缝材料有三种: 、 、 。
12、抹面修整工作,是保证平整度,提高路面耐磨、抗裂的关键工序。这道工序可以用 、 二种抹面方法。
二、选择题:
1、 养生期禁止通行,养生期达()月后,就可开放交通。
A、一个月 B、两个月 C、半年 D、十五天 2、()是控制断板的关键,一定要按要求及时做好。 A、灌缝 B、填缝 C、切缝 D、清缝
3、根据摊铺列车的生产能力配备拌和站的拌和机,其生产能力用下式计算。Q = H V A 其中的H代表的含义是()
A、摊铺列车的摊铺速度 B、路面板摊铺宽度 C、路面板厚度 4、在施工气温为10-20度时,输允许最长时间为()h. A、2 B、1.5 C、075 D、1 三、判断题
1、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小于3h,终凝时间不小于10h 。( )
2、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不会因气温变化而热胀冷缩,板间的接缝会夏天变窄,冬天变宽( ) 3、水泥混凝土混合料拌和进料次序:先上砂,再上石料,最后上水泥。( )
4、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抗滑功能、耐磨功能的好坏关键在于做面,施工中必须高度重视。( ) 5、灌缝可使用填缝机,不可使用填缝枪 。( ) 四、名词解释
1、压槽 2、胀缝
3、混合料的摊铺 4、留板 5、施工缝
6、混凝土振捣机 五、简答题
1、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对新拌混凝土混合料三点要求? 2、高温季节施工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3、滑模摊铺机对新拌混凝土的要求有哪些方面? 4、混凝土路面的纹理制作的要求? 5、水泥混凝土路面混合料如何拌和? 六、论述题
1、为什么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这样快? 2、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特点及注意事项。
第十一章题库答案
一 、填 空
1、粗细骨料、水泥、外加剂、水 2、碎石、砾石
3、聚氨酯焦油类、聚氨酯类、聚氨酯沥青 4、看、敲、听
5、刮板式、箱式、螺旋式。
6、施工前台准备工作、施工后台准备工作 7、混凝土的摊铺与拌和 8、运送量和运送距离 9、胶条润滑粘结剂 10、喷洒养护剂及覆盖
11、常温施工式填缝料、加热施工式填缝料、预制多孔橡胶条制品 12、抹光机、人工用木抹子、 二、选择题
1、A 2、C 3、C 4、B 三、判断
1、√ 2、х 3、х 4、√ 5、х 四、名词解释
1、压槽是靠压辊自重,在做面后的面板上压出要求的横向槽纹。
2、是与路中心线垂直的缝,它的缝壁必须垂直,缝宽必须一致,缝中不得有砂浆进入,胀缝下部是胀缝板,上部贯胀缝填料,板中设传力杆,要求其位置固定,定向准确。
3、是把倾卸在基层上或摊铺机箱内的混合料,按摊筠松铺厚度均匀地填满模板范围内。
4、在混凝土面板施工过程中,处于胀缝所在位置两侧(或一侧)的板块先不浇筑混凝土,而是待气温达到要求后,再用人工方法浇筑。
5、是在一天施工结束后,或者是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停工而设置的横缝,一般应设在胀缝处或者是缩缝处 6、是紧跟在摊铺机后面,对混凝土进行再一次整平和振捣的机械。 五、简答题
1、①配料精确,滑模施工的混凝土是材料精良准确的精细混凝土;②稳定性高,每盘搅拌出的混凝土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性,波动要尽量的小;否则摊铺机应进行频繁调整与适应,不能进行高质量的摊铺;③大量连续供料,否则将影响平整度和生产效率。如何保证拌和料质量稳定和出料快速是施工的关键。
2、(1)控制拌和混合料温度使之不超过35℃。不使用温度高于55℃的散装水泥。使用低水化热水泥,严禁使用早强型水泥。
(2)对砂石材料搭棚遮阳,洒水降温,尽可能的取料堆内部材料使用。
(3)对使用水降温,避免太阳直射贮水柜和水管,在贮水柜内放冰块,在贮水柜壁周设隔热层等。
(4)掺加缓凝剂,延缓初凝时间,使混合物保证适合的工作性能,并降低拌和稠度,使之易拌和,易出料,易振捣,易做面。
(5)对模板、基层洒水降温,并保证基层湿润状态。
(6)混凝土拌和后尽快运到现场,运时加遮盖,到现场及时摊铺,及时振捣,及时做面,及时养护,做面后及时盖临时敞篷。
(7)必要时设挡风墙
(8)当白天日照强烈,夜间最低温度低于30℃时,应适当采取保温措施防裂。
3、①流动性:有良好的流动性,施工时摊铺的阻力要小,在高频振捣作用下易于液化,便于成型。
②粘聚性:具有抵抗形变保持形状的能力,在运输过程中及摊铺作业中不离析,不分层,摊铺后成型良好,密实无麻面、不塌边、不泌水、不裂纹。
③保坍性:混凝土的坍落度随时间延长和运输振动而减小,采用特殊的外加剂来保持,使混合料在摊铺作业时具有施工要求的坍落度。
4、 1)压纹、拉槽的深度一般纹宽1-2mm,间距为20mm;
2)纹理的走向应与路面前进方向垂直,横向相邻板的纹理互相沟通以利排水;
3)纹理制作应保证平整度的要求。
5、主要有三点要求:①配料精确,滑模施工的混凝土是材料精良准确的精细混凝土;②稳定性高,每盘搅拌出的混凝土有较为稳定的工作性,波动要尽量的小;否则摊铺机应进行频繁调整与适应,不能进行高质量的摊铺;③大量连续供料,否则将影响平整度和生产效率。如何保证拌和料质量稳定和出料快速是施工的关键。
六、论述题
1、 1、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承能力大,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的优点; 2、我国水泥生产量大,分布广,水泥品质能满足道路使用要求; 3、砂石材料遍布全国,容易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4、施工上既可以采用小型配套机具施工,投入小,施工工艺成熟易掌握,施工质量能达到道路使用要求;特别是二、三级以下道路要求,对于高等级道路也可使用滑模、轨模等施工械施工;
5、国家高科技攻关项目的成功,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施工、养护等诸多的技术难题得到解决,为高等级道路的运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铺平了道路;
6、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圆满成功,又解决了使用滑模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成套技术,为机械化施工掀起了高潮,目前全国高等级公路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较为广泛;
7、改革开放使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缓解公路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作用,国家加大了对公路基础设施的超前建设,这也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8、水泥混凝土路面更为适合我国的资源约束条件;我国沥青资源相对不足,而水泥资源很丰富;沥青路面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初期投资对比,有的地方持平,有地方略贵1/3~1/4,但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养护费低的优点,所以近期得到很快发展。
2、1、施工特点
1)轨道模板施工水泥混凝土路面是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施工,比人工摊铺快3~4倍,而且劳动强度比人工施工又有很大降低。
2)轨模施工的路面质量好,但是保证施工质量必须在基层质量、轨模安装质量、混合料拌和运输质量好的前提下,还应及时地、认真地做好有关辅助工作,如压纹、养生、锯缝防裂等。如有那项工作不及时、不到位都会给路面质量带来不良影响。
3)由于轨模施工生产率高,为不使摊铺工作受到影响,应该配足拌和能力和运输能力,必须提供足够基层作业面和周转轨模,否则将不能发挥高效率的施工。
4)轨道模板一般只能进行一种宽度和厚度路面板的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
1)轨模是标高和横坡控制的基准,安装轨模时应严格控制,固定要牢固,接缝要平顺,行走轨道的接头一定要平顺,施工中应及时清扫轨顶撒落物。
2)基层在上料前必须洒水湿润,但水不能过多而成积水,也不能没洒到,而留有干的表面。
3)拌和时材料用量一定要准确,不能超出允许误差,应根据施工的气温调整拌和物坍落度,以保证摊铺修面的需要。
4)自卸汽车卸料,一定不能把一车料卸成大堆,应卸成几小堆,以缩小刮料摊铺后料堆内与料堆外松铺密度差别,也便于刮料摊铺和减少离析。
5)由于拌和物的坍落度小,一般1.5~2.0cm,刮板摊铺的料,料堆下密度大,刮铺范围(靠近模板1.3~1.5m范围内)密度小。因此,配插入式振捣器和人工辅助振捣边部1.3~1.5m,另外,由于振动梁振子在中部,对板边振捣力也有所减弱,边部加配人工辅助振捣是必不可少的。
6)由于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小,斜向移动修面机修面后,会出现局部麻面,应配纵向移动修面机再精光面一次,在没配精光机时应配人工进行修整工作。
7)自卸车卸料的料堆处,松铺密度比其他地方大,混合料的坍落度又小,有可能出现多料现象,振动梁在此处振动困难。也有地方出现缺料现象,需配人工辅助挖料或补料。
8)混凝土的提浆厚度宜控制在3~5mm以内,不应过少或过多。
9)掌握切缝时间,及时切缝,防止断板。如切缝时还未拆模,板缝切不到边,应在拆模后及时补切到边。否则,未切到边的地方板角会开裂。
10)纵缝施工时,先施工的一块,由于轨模顶有一2cm的圆弧,因此,拆模后缝边会留下一块薄弱多余的三角混凝土伸向相邻板内。施工相邻板时应用锯将其切除,保证纵缝顺直,而不致出现不规则的裂缝。 11)拆除带有拉杆的模板时,应严加注意,否则会因拉杆被扰动使受拉处的板产生裂缝。
12)压纹应准确掌握作业时间,过晚压不出纹理,过早压纹会破坏平整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路面工程习题及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