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接地电阻测量。测量接地及位置符合规定。 接地电阻的测量方式和电阻值都应符合设计要求,若电阻达不到要求时,需查明原因,采取措施,直到符合设计要求为止。 4.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职业健康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保证措施 1.安全目标 (1) 不发生人身死亡及群伤事故; (2) 不发生特大、重大设备、机械设备事故; (3) 不发生恶性误操作事故; (4) 不发生重大火灾事故; (5) 不发生重大交通责任事故; (6) 不发生特大环境污染事故; 2.施工负责人应持有本工作的“安全工作命令票”。安全工作命令票应由施工负责人填写,兼职安全员审核,施工队长签发,不得持过期、填写内容不全、不详的安全工作命令票。安全、质量活动记录按时填写,定期检查。 3.随时检查基坑的坑壁情况,防止意外塌陷伤人;应随时检查基础坑位的情况,防止坑位偏扭。 4.坑内必须设置爬梯,不得使用绳索代替,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工作方便。 5.基坑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坑口附近的土石,为下一道工序创造有利空间。 6.不用挡土板挖坑时,坑壁应留有适当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视土质特性、地下水位和挖掘深度确定。 7.绑扎主筋时,坑上的人员应与坑底人员密切配合,不得在坑底人员不注意的情况下,抛掷钢筋,防止伤人事故。 8.坑上应设专职安全监护人员。 9.模板应用绳索和木杠滑入坑内。 10.模板支撑应牢固,并应对称布置;高出坑口的加高立柱模板应有防止倾覆的措施。 11.捣固人员不得在模板或撑木上走动。 12.机电设备使用前应全面检查,确认机电装置完整、绝缘良好、接地可靠。 13.施工临时用电设施的安装、维护,应由电工担任,严禁私拉乱接。 14.低压施工用电线路的架设应采用绝缘导线,架设应可靠,绝缘良好,架设高度不低于2.5m。 15.开关电源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 16.使用电气设备及电动工具不得超铭牌使用,外壳必须接地。 17.搅拌机应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基上,装设好后应由前后支架承力,不得以轮胎代替支架。 18.搅拌机在运输时,严禁将工具伸入滚筒内扒料。加料斗升起时,料斗下方不得有人。 19.在施工过程中,由项目部指定的小运路和施工用临时占地,各施工队的施工人员不各随便乱增加占地,禁止砍伐树木,尽量减少对当地老百姓的家作物的损失。要与当地老百姓处理好关系,注意与当地老百姓的言谈举止,维护公司形象。 5.技术和物资供应情况 技术人员和技术设备已经到位,并已对地形和图纸会审完毕。物资已经做完试验,并已到施工现场。 6.施工工期的要求和实现工期的措施 基础施工工期要求为:2016年4月19日至2016年5月03日 7.施工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施工日志必须真实,可信,严禁施工记录后补。 8.降低成本措施 本项目力争降低工程成本0.5%。 (1)设置精干的施工管理机构,备精干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杜绝冗余人员,做到一专多能。现场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加强调度,合理安排工期,减少青苗损失,精心组织,均衡施工,提高工效。 (2)加强调度,精心组织,均衡施工,提高工效;编制先进、可靠、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采用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措施,合理组织人力和机具,提高施工效率。 (3)充分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进行基坑的开挖,实行分散作业,多点施工的组织方式,提高工程效益。 (4)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把关,不发生质量事故,努力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5)加强安全管理和监督,严格执行有关安全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的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提出安全出效益,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思想精神。 (6)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按经济规律办事,合理开支。严格定额管理,控制投入产出比,提高管理水平。 (7)精心安排,尽量避免雨天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 (8)严格控制材料及其质量,不让低劣产品进入现场。按材料表领用材料,降低材料损耗率,并加强机械设备维护、管理,避免意外损耗。 (9)加强对管理体系运行的检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施工记录、台帐记录,作到有据可查,避免资产浪费、流失。 9.项目部要求 本工程业主对于安全、质量以及现场文明施工布置要求都比较高,希望各队都要认真按照项目部的要求具体落实。补充几点注意事项: 1.所有大开挖基础底板不允许以土代模,各层台阶都要捣固均匀。 2.交通安全,所有司机在工作期间不得饮酒,晚上要保证司机的休息时间。司机是专职司机,不得将车辆交给其他无证照人员驾驶。 3.3#基础等通知再动工。 4.测工跟随班组,代表项目部负责现场的质量。浇制完一基基础,马上组织自检。 5.施工现场安全围栏,刀旗布置好。 6.单基基础方量大于150m的,混凝土试块做2组,同条件养护。 7.各队在材料站领料必须提前报计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工。 8.基础根开、对角线的误差按标准减半。 3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属于隐蔽工程,质量缺陷处理起来比较困难,处理完毕后对外观工艺质量影响较大,所以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实施工艺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施工前,各项目经理部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施工人员明确技术要求、工艺标准和工艺方法,特别在施工工艺方法方面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严格按操作工艺要求作业,减少基础工程质量通病。 1 基础工程主要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见图一基础工程质量通病工序控制点) 1.1模板支顶缺陷。 控制点: (1)选用加工质量合格的模板; (2)模板顶木支顶位置合理、牢固。 1.2钢筋接头位置。 控制点: (1)钢筋绑扎时接头位置应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 (2)主筋有接头时,应错开。 1.3混凝土麻面。 控制点: (1)模板表面应平整、光洁; (2)脱模剂涂刷均匀; (3)模板连接牢固,无缝隙; (4)混凝土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1.4混凝土蜂窝。 控制点: (1)模板连接紧密,无缝隙; (2)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投料; (3)控制混凝土搅拌时间,使混凝土搅拌均匀; (4)采用正确的投料方法,防止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 (5)混凝土的振捣符合技术要求。 1.5缺棱掉角 控制点: (1)拆模; (2)成品保护。 1.6基础主柱或承台外露过高或过低 控制点: (1)支模基准点 (2)平整基面 (3)高低腿基础的各腿之间基面高差 2 基础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2.1基础模板支顶缺陷:模板上口不直,模板侧面不在同一个竖直面上,浇制过程中出现炸模现象。浇制完毕后混凝土表面的侧面不横平竖直,影响浇制之后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原因分析: (1)模板不合格,模板存在质量缺陷; (2)立柱模板外侧抱箍安装位置不合理或连接不牢固; (3)模板支顶不合理,支撑连接不牢固,在混凝土浇制过程当中出现顶木脱落、模板移位、炸模等情况。 防治措施: (1)模板使用前认真检查模板的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模板。 (2)选择合理的顶木支顶位置,顶木的坑壁侧应略低于模板侧;采取增大坑壁侧顶木受力面积的措施,顶木支顶牢固。 (3)根据立柱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模板外侧每隔80~120cm应加设牢固的柱箍。立柱模板如在竖直方向连接,应在接头处给予加固。 治理方法: 混凝土浇之前检查模板的安装质量,合格后进行浇制作业。浇制过程中注意观察,发现模板变形、顶木脱落、炸模现象及时处理。 2.2箍筋接头同位置:箍筋接头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原因分析: 施工人员对钢筋的绑扎要求不清或绑扎箍筋疏忽所致。 预防措施: 安装操作时经常互相提醒,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使接头位置分别落在不同的主筋上。 治理方法: 适当解开几个箍筋,转个方向重新绑扎,力争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2.3麻面: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 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造成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 (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 (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4)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预防措施: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外线基础施工方案 - 图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