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设计中,由于OSNR进行厂验测试是工程最终的验收指标之一,国标对于10G速率使用超级FEC的标准卡在18dB,在标准修改之前,谁也不敢自己带头把这个值降下来-万一将来出了问题谁负责。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一结果不一定对目前的技术未必适用,而BER值的每通道测试又费时费力。
2.4 DWDM非线性受限传输
DWDM是密集的多波长光信道复用技术,光纤的非线性效应是影响DWDM传输系统性能的非常重要的因素,特别是在10G及其以上速率时,非线性效应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主要与系统的光功率密度、信道间隔大小和所用光纤的色散等因素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光功率密度越大、信道间隔越小,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就越严重。此外,色散与各种非线性效应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其中四波混频随色散接近零而显著增加。随着DWDM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越来越多,信道间距越来越小,传输功率越来越大,从而使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对DWDM传输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在工程设计中,目前来看,还没有非常有效的手段对非线性效应来根本的改善(虽然有相关的报道,但大多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只能通过选用优质光纤、控制入纤功率、减小光功率密度,在工作波段保留一定量的色、使用SFEC技术来缓解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同时,还应尽量减小光纤的偏振模色散,以及在减小四波混频效应的基础上尽量减小光纤工作波段上的色散,以适应单信道速率的不断提高。目前10G速率的DWDM工程已经相当普通,从工程应用来看,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对于10G速率的DWDM是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 而当单波速率提高到40G速率的时候,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就非常大了。
3 2.5G WDM 系统的配置说明
考虑平坦度和系统余量,一般情况下要求系统的OSNR≥22dB,利用FEC技术时OSNR≥15.5dB,利用SFEC技术时OSNR≥12dB。
3.1 光终端站(OTM)放大器的配置原则
发送端OTM/OADM站OBA的配置方法:
一般来说,发送端都要配20dbm OBA (当其后段传输距离只有几公里时,可不配光功放盘,需配OSC-A盘)。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对于2.5G速率的DWDM系统,当OSNR计算值小于22Db,通常采用配置+20dBm的OBA/OLA+FEC OTU,由于利用FEC技术时OSNR≥15.5Db,利用SFEC技术时OSNR≥12dB。
对于2.5G速率的DWDM系统,当OSNR计算值小于15.5Db,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1)在某些大衰耗段配置+23dBm的OBA(或整复用段配置成23dBm饱和输出的EDFA,但23dBm饱和输出的EDFA成本很高),用于提高OSNR;(2)采用在某些大衰耗段采且拉曼放大器配置+20dBm的OBA/OLA+FEC OTU。
接收端OTM/OADM站OPA的配置方法: 一般来说,接收端都要配OPA ,当其前段传输距离只有几公里时,可不配光前放盘,需配OSC-D盘)。 什么时候接收端可以不配置OPA? 2.5G OTU的最差接收灵敏度一般为-28dBm,实际配置中将RxOTU接收光功率控制在Rn点光功率控制在-18±3dBm 左右,以保护系统的运行于最佳状态。在配置了20dBmOBA的40波系统中,经EDFA放大后单波道功率为4dBm,经过ODU衰减6db, 由4-6-(-18)=16dB,即衰减小于16dB时,无OPA也能满足OTU接收端光功率的要求。 发端不配置OBA的情况以此类推,其他情况类推。 3.2 线放站(OA)光放大盘配置原则 线放盘的增益视前段线路衰减选配,可按下面原则确定: 1. 当前段线路衰减小于18dB时选用18dB增益的 OLA; 2.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18dB和20dB时,选用20dB增益的 OLA; 3.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20dB和23dB时,选用23dB增益的 OLA; 4.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23dB和25dB时,选用25dB增益的 OLA; 5.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25dB和27dB时,选用27dB增益的 OLA; 6.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27dB和30dB时,选用30dB增益的 OLA; 7. 当前段线路衰减介于30dB和33dB时,选用33dB增益的 OLA;
8. 若前段线路衰减大于33dB,则选用光前放盘(OPA)+光功放盘(OBA)的方式。 另外,由于放大器的增益和OSNR是一个关联作用,一般来说,在OSNR预算比较紧张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单个大增益的OLA应用,多用OPA+OBA组合来代替单个OLA,而且在实际工程中,OLA的类型不能太多,否则备件会很麻烦。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3.3 分插复用站(OADM)光放大盘配置原则
OADM站光放大器的配置除要考虑线路损耗外,还需考虑OAD模块的插入损耗。一般地说,4波以下OAD插损可按4dB,8波以下OAD插损可按6dB来计算。配置原则是:
一般来说,OADM多采用OPA+OBA的组合来配置(单方向),OPA+OBA组合的增益之和应大于线路衰耗和OAD模块的插入损耗之和,所以通常的OADM站都是两个OPA+两个OBA。当距离很短时,可考虑不配置OPA或OBA,具体分析可参考前段OTM站中不配置OPA和OBA的情况。
3.4 喇曼放大盘(RAU)配置原则:
在2.5G系统中,如果系统OSNR的值在15.5dB以下,又不考虑加入中继站时,可以配置喇曼放大器。
喇曼放大器的参数:输入光功率-40~4dBm(泵浦关时进入喇曼模块的光功率),对G.652光纤,开关增益典型值11.5dB,有效增益>10dB。实际上,根据线路需要,喇曼放大器的有效增益可以在0~10dB范围内调整,增益平坦度也可以进行微调从而补偿EDFA的增益不平坦性。等效噪声指数NFeff:<0dB。
喇曼放大器可以与前放盘配合使用,构成高增益、低噪声的混合放大器,这样的混合放大器仍作前放使用,注意,喇曼放大盘只能放在前放盘之前。 3.5 其它说明问题
1. 此外,考虑到EDFA的接收灵敏度和过饱和的问题,当配置OPA+OBA组合来补偿前
段衰耗时,应严格按照下述标准:
当前段衰减小于27db时,应配置14/13的前放。
当前段衰减介于27db和33db之间时,应配置20/13的前放。 当前段衰减大于33db时,应配置25/12的前放。
2. 考虑到在2.5G速率时7200ps/nm和12800ps/nm的OTU价格已十分接近,因此对于
配置表中不出现7200ps/nm的OTU,统一按照12800ps/nm的OTU进行配置(相当的色散受限距离在G.652光缆上为640km)。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4 10G WDM 系统的配置说明
一般情况下要求利用FEC时OSNR≥22dB,SFEC时OSNR≥18dB,10G WDM目前主推FEC/SFEC;但由于我公司OSNR软件计算现是波道的典型值,因此要求OSNR如下:
无FEC:OSNR≥28 dB 普通带外FEC:OSNR≥22dB 超强FEC(SFEC):OSNR≥18dB
4.1 光终端站(OTM)的配置原则:
一般来说,发送端都要配20dbm OBA (当其后段传输距离只有几公里时,可不配光功放盘,需配OSC-A盘)。
对于10G速率的DWDM系统,当OSNR计算值小于28db,通常采用配置+20dBm的OBA/OLA+FEC(SFEC) OTU,由于利用FEC技术时OSNR≥22dB, SFEC时OSNR≥18dB。
对于10G速率的DWDM系统,当OSNR计算值小于18dB,通常有两种解决方案(1)在某些大衰耗段配置+23dBm的OBA(或整复用段配置成23dBm饱和输出的EDFA,但23dBm饱和输出的EDFA成本很高),用于提高OSNR;(2)采用在某些大衰耗段采用拉曼放大器配置+20dBm的OBA/OLA+SFEC OTU。 一般来说,接收端都要配OLA或OPA+OBA的组合 ,当其前段衰减很少时,可不配光线放盘,需配OSC-D盘)。
一般来说,在OSNR预算比较紧张的前提下,尽量避免单个大增益的OLA应用,特别是引入DCF的时候,多用OPA+OBA组合来代替单个OLA,而且在实际工程中,OLA的类型不能太多,否则备件会很麻烦。
4.2 10G OADM站光放大盘配置原则:
OADM站光放大器的配置除要考虑线路损耗外,还需考虑OAD模块的插入损耗和DCF的插入损耗。一般地说,4波以下OAD插损可按4.5dB,8波以下OAD插损可按6dB来计算。16波的OAD8波以下OAD插损可按6dB来计算。按10G OADM的一般配置原则是采用OPA+DCF+OBA+OAD+OBA或者是OLA+DCF+OBA+OAD+OBA。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4.3 线放站(OA)光放大盘配置原则:
OA主要功能为补偿前段线路衰耗,在10G波分系统中与线路衰减和DCF单元的插损密切相关,应在进行衰耗计算后根据实际衰耗值来配置OA。
一般来说,线放盘OLA有增益为18dB 、20dB、 23dB、25dB、 27dB、30dB、33dB三种,视前段线路衰减选配,可按下面原则确定:当前段线路衰减小于23dB(线路实际衰减+DCF的插入损耗+DCF与光纤的接头损耗)配置23dB OLA;当前段线路衰减小于27dB(线路实际衰减+DCF的插入损耗+DCF与光纤的接头损耗)配置27dB OLA;当前段衰减介于27与30dB之间时(线路实际衰减+DCF的插入损耗+DCF与光纤的接头损耗),配置30dB OLA;当前段线路介于30dB和33dB时(线路实际衰减+DCF的插入损耗+DCF与光纤的接头损耗),配置33dB OLA;对于前段线路衰减大于33dB(线路实际衰减+DCF的插入损耗+DCF与光纤的接头损耗)时,则用光前放盘(OPA)+光功放盘(OBA)放大;超长段(使用FEC仍不满足OSNR要求),可以考虑加RAMAN放大器实现。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复用段越来越长,OSNR问题更为突出,而大增益的EDFA会造成OSNR很快劣化,且考虑到10G系统的DCF引入,因此多用于OPA+OBA组合的方式来配置。 4.4 DCF(色散补偿单元)及其配置原则: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鉴于目前国内各大厂商商用的DWDM系统都是基于NRZ编码方式,一般来说应遵循欠补偿优于过补偿的原则,色散补偿模块通常放置于接收端,这样光脉冲通过周期性的展宽和压缩,使系统的色散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内。总体上来说,分布式色散补偿系统的性能比集中式色散补偿性能优越很多,但成本比较高,对于集中式色散补偿,考虑到DWDM系统中各个站型,包括(OTM、OADM、OA)站对于色散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通常在上下业务的站点色散要控制在200-800ps为宜,而对于OA站点由于没有业务的上下,系统的残余色散可以适当的放置大一些,但一般以不超过2000ps为宜。此外,由于DCM模块都有比较大的衰耗 ,而且其色散值对值和其本身的衰耗有一定的线性的对应关系,因此要综合考虑系统衰耗、色散、非线性和OSNR因素,把系统的各个值控制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表3 DCM插损对照表 型号 DCM20-G.652 DCM40-G.652 DCM60-G.652 DCM80-G.652 插损(dB) 型号 4 5 6.5 8 DCM40-G.655 DCM80- G.655 插损(dB) 3.9 5.3 DCM120- G.655 6.8 DCM160-G.655 8.2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DWDM配置指导书-V1.0-2007080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