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当主备用光缆线路衰减都比较小,主备光缆色散差别很大的情况下:
4.当主用或备用光缆线路衰减比较大,主备光缆色散差别很大的情况下:
? 光通道动态增益均衡盘(DGE):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对线路光通道功率进行均衡,单方向。该盘配置了OPM 模块,能够在线显示DGE 输入输出光谱,通常约15 个光放大器后配一个单盘。
该盘放置于放大框的任意盘位,也可放置于信道框的任意盘位,占2个盘位。
? 光通道增益平坦滤波盘(GFF):
GFF配置原则:对光线衰减斜率进行补偿,在10G 系统,G.652 线路超过300km ,约每260km 配一个GFF 盘。
在2.5G 和10G(G.655)系统,超过500km 每400km 配置一个单盘。如果该段采用了22 或23dBm 放大器,超过500km 每300km 配置一个GFF 盘。
在超长跨距时,原则上每段配置一个GFF 盘
该盘放置于放大框的任意盘位,也可放置于信道框的任意盘位,占1个盘位
? 网管盘(EMU):
对光对设备进行管理, 具备电源监控告警功能。 该盘放置于放大框的固定盘位,占1个盘位。
? 公务盘(EOW): 对连接网络节点间的公务, 支持四方向公务。 该盘放置于放大框的固定盘位,占1个盘位。
? 集线盘(HUB):
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到网管系统, 有9 个10M/100M 自适应以 太网端口,其中第9 端口为以太网上联口,用于扩展。 该盘放置于放大框的固定盘位,占1个盘位。
? OSC-A盘: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在发送端没有OBA机盘时,完成OSC信道的上路。因此不配置OBA时需配置OSC-A。
? OSC-D盘:
在接收端没有OPA或OLA机盘时,完成OSC信道的下路。因此接收端不配置OPA或OLA时需配置OSC-D。
2 系统配置原则
对于DWDM系统来说,总体上来说,限制光纤系统传输的四个主要因素:衰耗、色散和信噪比、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应该说DWDM系统同时是衰减受限系统、色散受限系统、信噪比受限系统和非线性受限系统。
2.1 DWDM衰减受限传输
DWDM系统的传输介质是光纤,光纤都有一定的衰减,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当传输一定距离之后,信号会慢慢的减弱。特别是在DWDM系统当中,由于同时存在多个波道,要使DWDM系统传输的更远,就必须在信号传输适当距离,就要对信号不断的进行放大。由于DWDM系统,通常用掺饵光纤放大器(EDFA)和拉曼放大器来解决光缆的衰耗问题。在跨度不是很大的时候,常用EDFA来解决。当传输的距离很长或者是单跨距很大的时候,就要应用拉曼放大器来提升系统的信噪比。在DWDM系统中,用的最多也就是普通的EDFA,根据应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OBA、OPA、OLA。
OBA(光功率放大器):在发射机侧用作功率放大器,以提高发射机的功率 OPA(光前置放大器):在接收机之前作前置放大器,以提高光接收机的灵敏度
OLA(光线路放大器):在光纤传输线路中作中继放大器或系统接收端以补偿光纤传输损耗,延长传输距离。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一般各个厂商都用等效增益法来进行工程设计,也就是EDFA的增益大于等于前段的衰减(包括光缆衰减、接头损耗、设计的富余度、DCM或OAD单元的插入损耗等)。如下图所示:每一级EDFA的增益G要大于等于光纤的衰减L。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光纤衰减=LPIN12光放大器增益=GPOUT3系统传输距离D光放大器间跨距Sn-1nPNOISE 图2:用EDFA补偿衰耗示意图 实际上,不管是OPA、OBA、OLA对于工程设计来说,最重要的两个参数就是EDFA的增益和饱和输出功率。从目前技术来说,单个EDFA境益参数不可能做的非常大,所以对于工程中比较大的衰减段落往往采且OPA+0BA组合放大器的方式来补偿。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尽量避免大增益的单个EDFA的单独应用,特别是在OSNR预算比较紧张的时候,因为大增益的放大器会使DWDM系统的OSNR很快劣化。 对于2.5G和10G速率,EDFA的设置也是不尽相同的,2.5G接收端往往采用OPA接收,10G接收端往往采用OLA(OBA)来接收。主要因为目前来说10G的OTU 更多的是采且PIN的接收方式,接收灵敏度终了值-14dbm,而2.5G OTU 的接收灵敏度多采且APD接收方式,接收灵敏度终了值-28dbm,加之OPA的饱和输出功率太低,当应用到10G系统的接收端时,分配到单个波长的功率已经到了10G OTU 的接收灵敏度极限,造成系统的不稳定,所以10G 系统往往用OLA(OBA)来接收,而2.5G OTU系统由于接收灵敏度终了值-28dbm,用OPA接收灵敏度不存在上述问题。 2.2 DWDM色散受限传输 当一个光脉冲从光纤中输入,经过一段长度的光纤传输之后,其输出端的光脉冲会变宽,甚至有了明显的失真,这说明光纤对光脉冲有展宽的作用,即光纤存在色散。在DWDM系统中主要通过两种措施来解决光纤的色散问题:1.通过预啾啁技术提高光源(激光器)的色散容限。2.加入负色散的DCM(色散补偿模块)。对于2.5G速率系统,一般来来说,通过预啾啁技术把色散问题已经解决的非常的完美,现在普遍商用的激光器的色散容限达到12800PS(等效在G.652光纤色散受限距离约为640KM)。对于10G速率,由于其激光器的色散容限不可能做到很大(国标中规定是800ps),所以主要是通过引入DCM的方式来解决色散的问题。对于我公司来说,由于我公司的OTU色散容限为1600ps,通过色散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补偿后,考虑到色散斜率的影响,应该把系统的残余色散控制在0-800ps(G.652光缆色散受限距离约为40km,G.655光缆色散受限距离约为140km,当然还要根据各个厂家10G OTU 的色散容限而定,一般取值为色散容限的一半)以内,以保证1528-1565nm整个C波段所有波长的色散值得到很好的补偿。
对于工程设计来说,鉴于目前国内各大厂商商用的DWDM系统都是基于NRZ编码方式,一般来说应遵循欠补偿优于过补偿的原则(因为过补偿又增加系统的通道代价,严重的时候使脉冲明显失真)。色散补偿模块通常放置于接收端,这样光脉冲通过周期性的展宽和压缩,使系统的色散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范围内。当然,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来说,网络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经常要面临DCM放置在哪个站点比较好,隔多少距离放置DCM比较合适的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很灵活的问题,在一定的网络条件下,会有多种满足系统指标的补偿方式,但总的原则是,分布式色散补偿系统的性能比集中式色散补偿性能优越很多,且考虑到DWDM系统中各个站型,包括(OTM、OADM、OA)站对于色散的敏感度是不一样的,因此通常在上下业务的站点色散要控制在控制在10G OTU 的色散容限的一半,而对于OA站点由于没有业务的上下,系统的残余色散可以适当的放置大一些,但一般以不超过2000ps为宜。此外,由于DCM模块都有比较大的衰耗 ,而且其色散值对值和其本身的衰耗有一定的线性的对应关系,因此要综合考虑系统衰耗、色散、非线性和OSNR因素,把系统的各个指控制在一个最佳的平衡点。 2.3 DWDM信噪比(OSNR)受限传输 信噪比(OSNR)定义为某信道的光功率与该信道波长上的自发辐射噪声(ASE)光功率之间的比值,它是衡量一个DWDM系统传输系统稳定运行一个必要先决条件,因为光信噪比和电层的误码率有一定的关联关系。在不考虑非线性效应以及色散影响的前提下,光层的信噪比直接决定了电层的误码率,OSNR越高,则电层的误码率(BER)则越低。显然,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特别是在DWDM系统中EDFA的引入,虽然解决了信号的衰减受限的问题,但是EDFA在放大光信号的同时,也放大的系统中的噪声,加之EDFA本身存在ASE,因此沿着传输光纤路径,OSNR数值是逐步劣化的。对不同的网络应用,OSNR的要求不太相同。如对2.5Gb/s的系统组网和基于10Gb/s的系统组网在信噪比要求方面有一定的区别。当10G速率无FEC的情况下,国标中要求OSNR》25db,当10G速率普通带外FEC的情况下,国标中要求OSNR》20db, 当10G速率超强FEC的情况下,国标中要求OSNR》18db; 当2.5G速率无FEC的情况下,国标中要求OSNR》22db,当2.5G速率普通带外FEC的情况下,国标中要求OSNR18db。显然,在网络设计时,以上述指标作为衡量DWDM系统中OSNR的标准。
内 部 资 料,严 禁 直 接 提 供 给 客 户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DWDM配置指导书-V1.0-20070801(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