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管制的具体要求如下:
① 交通管制的范围为距离爆破作业点200米。
② 爆破作业总指挥在准备工作就绪后,发出指令开始阻断交通,待已进入管制范围的车流完全通过后,通知爆破作业总指挥可以起爆。
③ 放炮后,经爆后检查确认安全,总指挥发出口令后,解除交通管制。 十四、应急救援预案
(一)爆破器材丢失、被盗抢事故应急预案
1、应急反应:
爆破器材保管人员(含作业现场临时保管员及作业中临时涉及爆破器材的人员)发现爆破器材丢失或被盗抢事故时,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应急反应:
1)第一发现人要通过技术手段或声响、目视等手段尽量准确地判断事故发生的部位。
2)第一发现人应以最快的速度告知当班负责人。
3)当班负责人应尽可能汇聚足够的人员,如有可能应带好自卫器具、报警电话(手机)等,尽快赶赴事故现场。
4)赶赴现场途中,负责人应自己或安排一名持电话、手机的人员接通电话,向当地派出所等公安机关报警。
5)通报初步情况后,要尽量与接警部门保持随时沟通的热线,以便到达现场、情况紧急时能以最快速度发出警情报告。
2、应急措施的具体要求:
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除在报警电话中明确呼叫邀警支援外,当班负责人应立即采取以下应急措施:
1)组织人员作出应对行动以制止对方的非法行为,如指挥警犬堵截对方;用石灰粉伤害对方的视觉;用棍棒打击对方,特别是打击对方的下肢等等。
25 第 页
2)同时,当班负责人应尽量避免我方工作人员的伤亡。
3)封锁、保护现场,等待公安机关到现场勘察。在此期间,任何人员不得进入,以免破坏痕迹,造成破案的困难。
3、应急善后工作:
1)应尽可能地将详细情况如实报告公司领导及当地公安机关。 2)当班负责人、第一发现人及其他目击者等牵涉到的相关人员暂时不得离开,等待公安机关的侦查讯问,配合破案。
3)待公安机关侦查讯问结束,针对事件的不同情况,尽快采取相应的善后或补救措施,杜绝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二)爆破器材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预案
1、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的原则和方法
1) 封闭事故现场。发生事故后人们往往到现场围观,导致现场混乱,极易造成二次事故。因此,对于火灾、爆炸事故,除必要的紧急处置人员外,无关人员必须迅速撤离;并且要封闭现场,立即报告主管单位和公安部门。
2)以人为本。先抢救伤员,力争将人员伤亡及物质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3)沉着应对。根据事故具体情况采取果断措施,关闭或减弱危险源。切记慌乱失措,草率处理,再酿新的事故。
4)抢险人员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相对保护措施,避免慌乱中深入危区,自陷于难。
2、应急救援的程序
1)发生事故后,现场负责人(药库负责人、项目经理或安全负责人)应在第一时间向有关方面发出紧急报告:
① 立即向直接领导者报告;
② 用电话或其它快速方法将事故简况报告公司应急救援组(或公司安
26 第 页
全管理机构、主管经理)及当地公安机关等主管部门;
2)应急救援组接到事故报告后,应根据事故性质、事故地点、救援组成员所处位置等,迅速指定事故现场救援负责人。救援负责人必须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采取措施组织抢救。根据需要和可能,其他救援组成员及可以参与的人员应统一协调,配合救援工作。
3)现场医疗急救
① 医疗救护组在事故初起阶段就应与最近医院联系,说明事故情况及人员伤亡情况,做好紧急救护的准备。
② 医疗救护组必须尽快对伤员进行现场处理急救,急救时按先重后轻的原则治疗。
③ 经现场处理后,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④ 送医院时做好伤员的交接,防止危重病人的多次转院。 3、应急救援措施的具体要求:
在应急救援组赶到现场之前,要采取可能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尽量减小人员的伤亡程度,减少财产的损失。如紧急疏散人员,关闭或减弱危险源,向就近医疗救援机构求援,拨打119或120等救援电话。
对于火灾及爆炸等事故,可视具体情形分别采取如下措施: 1) 火灾事故
① 视现场环境及燃烧介质的不同,立即就地组织采取灭火措施; ② 针对火灾类型,采取正确的措施,关闭或减弱危险源,防止危险源的扩大和蔓延。如切断电源、火源、毒气源;
③ 可能发生的各类火灾处置方法:
A、 危险爆炸物品(火炸药半成品、炸药成品)处置:可用干粉灭火器、水扑救,不能用沙子、泥土覆盖灭火。
B、 油类火灾处置:可用干粉灭火器,或用沙子、泥土及湿麻袋覆盖灭火。严禁使用水扑救。
27 第 页
C、 电气火灾处置:严禁使用水扑救。
D、 其它火灾(木制品、纸张等)处置: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水进行灭火。
④ 对危险区实行警戒隔离,以避免现场混乱导致伤害程度的进一步加剧。
⑤ 当火势较大,难以灭熄或可能迅速波及周围物品造成更大的损失时,应立即打火警电话,请求消防部门救援。在消防车未赶到前,应尽力组织扑救,控制火势。
⑥ 扑灭明火后,要对现场进行清理检查,确认无复燃危险后,救援人员方可撤离。
2) 爆炸事故:
① 项目部接报后,在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并以最快的速度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院抢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好事故现场和控制事故扩大。
② 将事故情况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大致原因、伤者情况等。
③ 若事故严重,抢救困难,应立即报告上级领导,请求施援。 (三)爆破作业引发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应急的原则和方法,应急救援的程序
“应急的原则和方法”及“应急救援的程序”与本应急预案《三、爆破器材火灾、爆炸等事故应急预案》中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可参照执行。
2、 应急救援措施的具体要求:
对于在事故中受到人身伤害的人员。其一般紧急处置方法如下: 1)发生转动部位绞伤事故,人员身体卡在机械内,必须立即关闭电源停止设备运行,再采取相应措施救援。
2)创伤急救
① 创伤急救原则上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
28 第 页
伤势加重或伤口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
②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躺平,判定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
③ 外部出血时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死亡。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不醒者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④ 移动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要防止伤员从担架上摔下,平地移动时应使伤员头部在后,上下楼、上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⑤ 伤口渗血用比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伤口有较多渗血,可再加弸带适当加压止血。
⑥ 高处坠落、机械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冰冷、烦燥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应迅速躺平,抬高下肢、保持温暖,速送医院救治。若送医院途中时间较长,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
3) 骨折急救
① 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棒等将断骨上、下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拌有大量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
② 疑有颈椎损伤,在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用权颈部固定不动。必须进行口对口呼吸时,只能采用抬颈使气道通畅,不能在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瘫痪或死亡。
③ 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躺在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搬运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29 第 页
4) 烫伤的处置
① 如被温度较高的水、蒸气、物料等烫伤,迅速用剪刀剪开被烫伤部位的衣裤。
② 保持伤口清洁,伤口用清洁布片覆盖,防止感染。 ③ 烫伤部位不得乱涂擦除烫伤药以外的其它任何药物。
④ 烫伤面积较大时,应及时送医院处理。途中可多次少量给伤员喂食糖水或盐水。
30 第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石方爆破施工方案(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