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1 h
图7 炮 孔 装 药 结 构 示 意 图
钻孔方式一般分为垂直钻孔和倾斜钻孔。
垂直钻孔时,钻孔深度L为台阶高度H加上超深值h。倾斜钻孔时,如钻孔倾角(钻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L?H?h Sin?钻孔深度为:
本工程大多数情况下采用垂直钻孔方式。其炮孔的剖面及装药结构见示意图7。
六、装药、填塞和起爆网路设计
1、装药 1) 2) 塞长度。
3) 以校核。
4) 5)
深孔装药出现堵塞时,在未装入雷管等敏感爆破器材前,应采用对于不同的地域,由于岩性状况的差异,单孔装药量可能需要改
竹木制长杆处理。
变,应通过几次爆破后作适当调整,以确保爆破效果和爆破的安全。
2、填塞
确定合理的填塞长度和保证填塞质量,对改善爆破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安全上,对控制飞石有明显效果,同时能较大地降低爆破噪声。
1)填塞长度一般取30D。对110 mm钻头,即取4.0m可达到理想效果。对90 mm钻头,填塞长度不应低于2.8m。
10 第 页
装药前,要对炮孔进行清理和验收。
装药要用竹、木质炮棍。装药时应边装边测量,并保证相应的填炮孔内装制式柱状药。装药时,先将雷管插入药柱底部,放入炮
孔。然后依次装入药柱,用炮棍推进到位。最后还可用单耗0.40 kg/ m3予
2)填塞一般采用泥土或湿砂等,严禁使用石块或易燃材料填塞炮孔。同时应注意保证填塞质量,要达到一定的密实度,注意避免中间有架空等缺陷。
3)填塞时要小心,不得损坏起爆网路。
4)禁止捣固直接接触药包的填塞材料,或用填塞材料冲击起爆药包。 3、起爆网路设计 1)微差时间间隔:
在微差起爆中,合理的时间间隔对改善爆破效果及降低地震波影响有重要作用。时间间隔一般根据下式确定:
△t = KP W1(24 - f) 其中:△t — 微差间隔时间(毫秒);
KP — 岩石裂隙系数,对裂隙发育的岩石,取KP 为0.9; f — 岩石坚固性系数,对于本工程的岩石性质,取f 为 8 -10。
将各值代入上式,得△t = 37.8 - 43.2毫秒。实际上,我们通常采用间隔时间为50毫秒的间隔实施微差爆破,大量实践证明可以达到理想爆破效果。
2)起爆网路,布孔及起爆方式:
本工程全部采用非电导爆系统,炮孔内全部用导爆管雷管,并采用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相结合的毫秒延期起爆网络。这样可以做到不受雷管本身段别多少的限制,达到较多段数的延期。另外,采用复式网络,既安全又可靠,且不受雷电及杂散电流的影响。
在本工程中,作业地区距被保护建筑物较远。其起爆方案可采用图8(A)所示的排间微差起爆方案,也可采用图8(B)所示的对角微差起爆方案。
○ ○ ○ ○ ○ ○ ○ ○ ○ 3
○ ○ ○ ○ ○ ○ ○ ○ ○ ○ 2
○ ○ ○ ○ ○ ○ ○ ○ ○ ○ 1
第 11 页
图8(A) 三角形布孔,排间微差起爆
3 4 5 6 7 8
○ ○ ○ ○ ○ ○ ○
2 ○ ○ ○ ○ ○ ○ ○
1○ ○ ○ ○ ○ ○ ○
8(B) 三角形布孔,对角微差起爆
现画出典型的起爆网络图,见示意图9、图10。
传爆方向
〇 〇 ms13 〇 〇 〇 ms15 〇 〇 〇ms17 〇 〇 〇 ms7 〇 〇 〇 ms9 〇 〇 〇 ms11 〇 〇 〇 ms1 〇 〇 〇 ms3 〇 〇 〇 ms5 〇 传爆方向 传爆元件 击发器
图9 全部采用孔内延期的起爆网络(三角形布孔,三孔一响微差起爆)
12 第 页
传爆方向
〇 〇 ms7 〇 〇 〇 ms9 〇 〇 〇 ms11 〇 ms3 ms3 〇 〇 ms7 〇 〇 〇 ms9 〇 〇 〇 ms11 〇 ms3 ms3 〇 〇 ms7 〇 〇 〇 ms9 〇 〇 〇 ms11 〇 传爆方向 传爆元件 击发器 图10 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相结合的起爆网络
(三角形布孔,三孔一响微差起爆)
图9给出的是全部采用孔内延期的起爆网络,三角形布孔方案,三孔一响的对角微差起爆。图10给出的是孔内延期和孔外延期相结合的起爆网络,三角形布孔方案,三孔一响的对角微差起爆。
排间微差起爆时的网络更简单,只要将各排孔依此装上不同段别的雷管即可,故不再画出。
3)起爆网路连接技术要点
① 导爆管网路中不得有死结,孔内不得有接头。用于同一工作面的导爆管必须是同厂同批号产品。
② 地表导爆管起爆网路连结应在全部装药充填工作结束后,从爆区一端逐步进行。
③ 用雷管起爆导爆管网路时,雷管端部(聚能穴)禁止朝向导爆管传
13 第 页
爆方向连接。连接时,可采用连接块或胶布。
④ 设好的起爆网路,要仔细检查,并把地表起爆雷管用细渣埋好。
七、爆破有害效应校核及安全距离计算
本工程均为炮孔装药,填塞要求高,所以冲击波影响范围较小,可不予考虑。故爆破安全距离主要考虑爆破振动的安全距离及个别飞石的飞行距离。
1、爆破振动:
对于爆破振动对安全的影响,一般通过建筑物所能承受的安全允许质点振速来计算。在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中,对几种主要类型的建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允许质点振速作如下规定:
一般民用建筑物 2.0 - 2.5 cm/s
为保证爆破作业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必须根据建筑物所能承受的安全允许质点振速,确定一次齐爆允许的装药量。现根据爆破安全规程推荐的公式计算:
Q?RVK333a ( kg )
a式中: R — 爆破振动安全允许距离,m;
Q — 炸药量,齐发爆破为总药量,延时爆破为最大单段药量,
kg;
V — 保护对象所在地安全允许质点振速,cm/s;
K,a — 与爆破点至保护对象间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关的系数和衰减指数。
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K取150,a取1.5。
为安全起见, V值就取2.0cm/s,安全距离就取150 m。代入计算得到:
14 第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路基石方爆破施工方案(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