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采矿课程设计实例(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2-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 主井; 2—副井; 3—运输大巷;4—回风大行;5—运输上山; 6—轨道上山;7—中部车场;8—上部车场;9—采区回风石门; 10—区段运输石门;11—区段轨道石门;12—m1区段运输平巷; 12'— m1区段回风平巷;13 — m1区段轨道平巷;14—溜煤眼; 15—m2区段集中运输平巷;16—采区煤仓;17—联络小石门; 18—采区下部车场;19—m2区段轨道平巷

第三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确定

井田范围内煤层厚度m1=3.9m,m2 =2.8m;煤层倾角α=17°,层间距10m,井田内无较大构造,根据我国当前技术情况,以及满足设计年产量,采用走向长璧采煤法并分层同采,处理采空区用自然垮落法。地质条件较简单,采用机械化采煤工艺。

采m1煤层工作面装备以ZY-35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为主的方案,配备MLS-170双滚筒采煤机(配1.6m直径的滚筒),SGW-25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装

Ⅱ型挡板),运输顺槽配以SZQ-75型转载机,SDJ-150型可伸缩皮带运输机,工作面断头支护可用DZ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综合采煤机械。

第二节 采区巷道布置

布置采区巷道是为了把回采工作面、矿井主要开拓巷道联系起来,构成运输、通风、动力供应、材料供应等系统,保证工作面连续不断的生产。 一、 采区基本情况参数 1、 采区走向长度

本设计中有8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987.5m ,倾向长度640m,

2、 区段斜长及区段数目

矿井划分为四个阶段,阶段斜长640m,每个阶段分为4个区段,区段长

度为160m.

3、 区段巷道煤柱尺寸

为了保护采区内各种煤层巷道处于良好状态,目前常留设一定尺寸的煤柱。轨道上山、运输上山、机轨合一大巷保护煤柱尺寸为20m. 4、 采区轨道上山、运输上山位置的确定

根据《设计规范》,当煤层倾角大于16°时不适合下山开采,故每个区段沿煤层顶、底板开掘两条上山,上山在倾斜方向距离8m;斜长为640m,其中,轨道上山采用串车提升运输上山铺设大倾角皮带运输机。运输上山、轨道上山的位置在每个阶段的中部。

5、 区段平巷的布置

m1煤层厚度3.9m,倾角17°,各分层的区段平巷,可采用倾斜内错式布置,m2也一样

6、 联络巷道的布置

采区联络巷道有区段集中巷与区段平巷之间的联络及采区上山与区段

之间的联络巷道,区段集中巷与区段平巷之间联系方式,m1煤层区段平巷水平布置时,采用石门联络,m2亦如此.

7、 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根据在煤层群联合布置时,回风石门较长,为方便与回风石门联系,

m1煤层采区上部车场可采用顺向平车场,中部车场采用绕道式甩车场,采区下部车场采用大巷装车式采区下部车场,m2煤层也可以这样分布。

8、 采区主要断面支护方式

机轨合一大巷采用锚喷支护,其净断面面积为14m2,轨道上山、胶带运输机上山采用砌碹支护,其净断面面积为10 m2 ,区段平巷采用梯形工字钢支护,其净断面面积为9 m2.

9、 采区硐室

采区硐室主要有采区变电所、采区绞车房、支护方式采取砌碹支护。根据采区绞车房应布置在围岩稳定、无淋水、地压小、易维护的地点,应避开较大的地质构造,含水层、将绞车房布置在m1煤层底板中。

采区中央变电所设置在采区上山之间。 二、 采区的各个系统

1、采区运输系统(运煤材料) (1) 运煤系统

回采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输顺槽皮带运输机→运输上山→机轨合一大巷→主井井底煤仓→装载硐室→箕斗→地面 (2)材料、设备运输系统

井下所用材料、设备由副井→井底车场→机轨合一大巷→轨道上山→回风顺槽→工作面

矸石的运输方向与运料方向相反 2、 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经副井→机轨合一大巷→运输上山→运输顺槽→工作面→轨道顺槽→回风石门→集中回风大巷→回风井 3、排水系统

回采工作面→工作面上、下顺槽或掘进工作面→轨道上山→ 机轨合一大巷→水仓,由主排水泵排出地面

三、采区千吨掘进率、采区采出率及掘进出煤率

根据所设计的采区巷道布置,统计煤、岩巷道总长度 表3-1 采区掘进巷道统计表

序 号 1 巷道 名称 轨道 上山 围岩 形式 煤 支护 方式 砌碹 支护 巷道断面 净 10 掘 11 巷道 长度 640 2 运输 上山 煤 砌碹 支护 10 11 640 3 运输 顺槽 煤 梯形 工字钢 9 9.9 987.5×2 4 轨道 顺槽 煤 梯形 工字钢 9 9.9 987.5×2 5 开切眼 煤 梯形 工字钢 9 9.9 160×2 合计

4270 1、采区总出煤量=∑(工作面出煤量+掘进出煤量)

= 987.5×160×6.7×1.35+2×9.9×160×1.35+2×9.9×987.5×1.35×2 =1459782.7 (吨) 2、 采区千吨掘进率

采区千吨掘进率= 采区巷道总掘进长度(m)/采区总出煤量(kt) = 4270/1459.6443 = 2.83 m/kt 3、 采区掘进出煤率

采区掘进出煤率= 采取掘进总出煤量/采区总出煤量×100% =(2×9.9×160×1.35+2×9.9×987.5×1.35×2) ÷1459644.3×100% =5.7% 4、采区采出率

采区采出率= 采区总出煤量/采区工业储量×100% =1459644.3/1486718.6×100%

=96.3%

第三节 回采工艺

一、采煤工作面有关参数

本次设计煤层分层同采,布置上下两个工作面。回采工作面长160m,循环进度为0.6m,日进度为3.6m,一次采全高。工作面生产能力180万吨/年。 二、工作面采装及设备选型

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开采方法,工作面装备以ZYJ-32型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为主的方案,配备MLS-170型双滚筒联合采煤机(配1.6m直径的滚筒),SGZ-730/160型转载机,DSP-1080/1000型可伸缩皮带运输机,工作面端头支护可用LZ-25/110型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的综合采煤机械,配备表如表3-2 表3-2 采区机械配备表

名称 采煤机 支撑掩护式 液压支架 刮板输送机 转载机 皮带运输机 回柱绞车 调度绞车 乳化液泵站 单体液压支架 水泵 探水钻 煤电钻 三、割煤及进刀方式

m1及m2煤层赋存比较稳定,煤层倾角较缓,顶底板比较稳定,采用端部进刀,往返一次割两刀的方式割煤。 四、采煤方法

SGD-730/180 SGZ-730/160 DSP-1080/1000 JH2-14 JD-11.4 FRB200/40 LZ-25/110 ZBA-6 HQ-150 MZ-15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根 台 台 台 4 4 4 8 16 16 700 8 8 12 型号 MLS-170 ZYJ3200/14/32 单位 台 组 数量 2 48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采矿课程设计实例(4)在线全文阅读。

采矿课程设计实例(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919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