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由东翼、西翼和山区迁往珠三角地区。第10题,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工作机会较多,工资待遇较高,故经济因素是影响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答案:9.D 10.B
11.(2016·天津十二区县模拟)木桶定律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该定律适用于某地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测算。下表为我国某城市某时期不同指标下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测算结果。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测,该城市( ) 基于人均 基于人均 基于可供 基于生 人口数值指标 建设用地 居住用地 水资源 态环境 适宜人口(万) 63.80 83.20 72.36 70.18 最大人口(万) 106.20 113.40 210.35 106.33 A.可供水资源最为充足 B.人口合理容量是63.80万 C.环境承载力为210.35万 D.人均居住用地最为短缺
解析:选B。依据木桶定律可知,短板是决定性因素。表中显示适宜人口和最大人口的短板都是人均建设用地,据此可判断人口数量。 二、综合题(共56分)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材料二 下面为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统计图和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1)结合图甲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12分)
(2)结合图乙说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8分)
(3)简述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所带来的积极影响。(8分)
解析:第(1)问,图甲提供了部分省份的人口数量排名变化情况,六次普查的人口性别比、人口总量的信息,因此需要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第(2)问,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积极影响主要是减少了人口数量,而消极影响是导致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第(3)问,适当放宽生育政策会使生育率提高,缓解老龄化问题,也有利于社会和谐。
答案:(1)我国人口基数大,总量增长快;性别比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省区人口数量变化存在差异。
(2)有利影响: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促进了经济发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源和环境。
6
不利影响:使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3)使生育率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减轻基层计划生育工作压力,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内陆地区人口大量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但近年来贵州、安徽等原来所谓的劳务输出大省,人口净流入在大幅增加,这与我国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有关。
材料二 下图示意2013年我国人口迁移数据。
材料三 下图为中国服装产业转移示意图。
(1)试分析江苏吸引安徽人口流入的优势。(8分)
(2)分析安徽由2012年人口净迁出变为2013年人口净迁入的原因。(8分) (3)说明服装产业转移对中西部地区未来人口迁移的影响。(12分)
解析:第(1)问,从经济水平高,医疗、教育、科研条件好,距离安徽近等方面分析即可。第(2)问,原因应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传统观念等方面分析。第(3)问,服装产业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其向中西部转移会带动劳动力的回流,使中西部人口向东部沿海地区的迁移量减小,同时使省内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答案:(1)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医疗、教育、科研等条件好;位于东部沿海,气候适宜居住;与安徽相邻。
(2)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大量转移;安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受传统的家庭和乡土观念的影响。
(3)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能吸引大量就业人口,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会导致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中西部地区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
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优化方案]2017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单元 人口(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