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有关单位建立雨水情预报沟通机制的得3分;抗旱用水、排涝、污染事故排放等能及时告知相关地区的得4分,没有及时告知出现问题的一次减2分、直至0分。
3、水情调度(30分)
市县防办均应严格服从上级调度指令(满分20分,执行延误一次减3分,执行不到位一次减6分,拒不执行一次减20分,直至0分);应按照上级用水分配计划编制当地用水计划、落实当地水量分配方案(满分10分,其中编制有用水计划及区域用水分配方案的得4分,建立合理可行有效的用水管理与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的得4分,用水计划、水量分配方案能报上级防办备案的得2分)。
四、制度规范
制度规范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县防办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预案的制订和执行、洪水风险管理覆盖等情况,满分为100分,考核内容说明及赋分办法如下:
1、制度建设及执行(40分):
市县防办按照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地区防汛防旱目标任务,制订、完善并落实各项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汛前汛后检查制度、防汛防旱岗位责任制度、防汛防旱值班管理制度、会商及预警制度、防汛巡查制度、水旱灾害统计及信息报送管理制度、防汛抗旱物资储备管理制度、防汛防旱评估制度、防汛抗旱督察和责任奖惩制度,制度应以文件形式印发或上墙公示。(该项满分30分,其中制度建设10分,每缺一项制度减1分;制度执行20分,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每次减1分,直至
- 6 -
0分)。
2、预案建设与执行(50分)
预案种类应覆盖境内可能出现的所有灾害和各类工程(包括:江河湖库、滞洪区、江心洲、防御台风、抗旱、城市、应急调水等)(满分15分,实际需要而没有的每少一项减3分,直至0分);预案延伸至市、县、乡三级,灾害严重的还必须把撤退转移预案落实到村、组和工矿企业(满分10分,得分=已编制有关预案的乡镇数÷总乡镇数×10);预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根据水情、工情等的变化及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满分10分,得分=已修订预案数÷需修订的预案总数×10)。各级各相关部门能根据启动预案的级别执行相应的应急响应行动,并按照相关预案的要求落实各项职责(满分15分,预案应急响应行动执行不到位,每次减3分,直至0分)。
3、洪水风险管理(10分)
通过洪水图编制对辖区内洪水影响范围进行洪水风险区划分,主要考核已进行洪水风险区划分面积占洪水影响范围面积的比例。目前该项工作仍处于起步试点阶段,覆盖率目标值暂定为20%。
得分=洪水风险区划面积÷洪水影响范围面积÷20%×10 五、部署规范
部署规范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县防办在遇到汛情旱情或台风时的工作部署、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及发布和防汛防旱信息宣传等情况,满分为100分,考核内容说明及赋分办法如下:
1、汛情旱情台风期工作部署(50分)
- 7 -
在遭受洪涝、干旱或台风期间,市县防办应及时进行会商研究(满分15分,不及时或未进行会商研究,每次减3分,直至0分);汛情、旱情、水情通报及时准确发布(满分10分,不及时发布或应当发布而未发布,每次减2分,直至0分);采取发文、电报等方式进行及时部署(满分15分,不及时或应当进行部署而未进行,每次减3分,直至0分);采取的防汛排涝、抗旱翻水、人员转移安臵和船只回港避风等措施得当、及时有效(满分10分,措施不当、措施不及时,每次减2分,直至0分)。
2、险情灾情信息报送及发布(35分)
根据国家防总险情、灾情统计报送的相关要求,市县防办应及时准确向上级防办报送险情和灾情统计信息,重大水旱灾害的险情和灾情信息应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
该项指标满分35分,超过规定时间未统计报送的、每次减1分,经上级确认需要修改的、每次减1分,重大水旱灾害的灾情信息不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的、每次减1分,直至0分。重要信息漏报、瞒报的市县,本指标值得0分。
3、防汛防旱信息宣传(15分)
防汛防旱信息宣传的主要内容包括:防汛防旱工作的落实到位情况,党委、政府对防汛防旱工作的决策、部署,防指的重要会议、演练、检查、抵御灾害行动和创新工作的好做法,以及发布的汛情旱情灾情等动态信息,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情况,军民抗洪抢险救灾的具体行动等。
信息能否及时进行宣传和报送(满分5分,信息应做到当
- 8 -
天信息当天宣传和报送,每不及时1次减0.5分),宣传和报送信息是否准确(满分2分,每不准确1次减0.2分),报送信息格式是否规范(满分1分,每不规范一次减0.1分),报送信息被上级的采用率(满分4分,当年被上级采用率超过10%得满分,否则每低1%减0.4分);领导对信息宣传和报送的重视程度(1分),是否落实有专门人员(1分),信息宣传与报送的规章制度是否健全(1分)。
六、处置规范
处臵规范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县防汛检查和巡查开展情况、险情处臵情况等,满分为100分,考核内容说明及赋分办法如下:
1、防汛检查及巡查(70分)
汛前汛后按照“查全、查细、查实”要求及时开展检查,防汛检查规范,包括:落实检查责任、检查工作正常开展(所有项目均进行检查、检查全面详细、检查结果有记录等)(满分25分,每一处不符合要求减1分,直至0分);汛前汛后检查发现险工隐患情况(包括位臵、险情描述等)(满分25分,抽查中每新发现一处险工隐患减1分,直至0分);有防洪任务的水利工程(包括河道堤防、涵闸站、水库大坝等)在汛期和非汛期特殊情况时落实防汛巡查责任、人员,巡查记录规范(满分20分,每一处不符合要求减1分,直至0分)。
2、险情处臵(30分)
对汛前汛后检查以及巡查发现的险情,应进行原因分析(满分10分,每一次不符合要求减2分,直至0分);险情应急处
- 9 -
臵措施正确、合理(满分20分,每一次不符合要求减5分,直至0分)。
对突发险情处臵不当造成灾害的,本指标值得0分。 七、物资储备管理
物资储备管理主要考核内容包括:市、县存储的防汛抗旱物资占测算的比例、防汛抗旱物资的仓储和管理等情况,满分为100分,考核内容说明及赋分办法如下:
1、防汛抗旱物资储备(60分)
2004年水利部颁布的《防汛物资储备定额编制规程》(SL298-2004),规定了需要编制储备定额的常用基本物资种类。鉴于按照水利部测算的数额与目前我省实际储备水平差距巨大,因此目标值暂定为水利部定额测算数额的50%。现有物资储备数量应与自储为主,块石、铅丝、桩木、钢管(材)等应全部自储;袋类和土工织物可委托储备或社会号料,但数量不得超过50%(超过50%的不纳入计算数量)。
得分=∑(现有各类物资储备数量÷按水利部定额测算数值÷50%×各类物资的权重系数)×60
现有各类物资主要包括:块石、袋类、土工织物、桩木(钢管)、铅丝等,其权重系数分别如下:块石0.5、袋类0.25、土工织物0.15、桩木(或钢管(材))0.05、铅丝等其他0.05。
2、防汛抗旱物资仓储及管理(40分)
防汛抗旱物资仓储及管理主要考核防汛抗旱物资的仓储化率(A)、是否有专人管理(B)、管理是否规范(C)等指标。
得分=A+B+C
- 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江苏省防汛防旱应急管理现代化指标说明及评分办法(5.15)(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